关于社区警务与网络平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6-07-08杜启超
杜启超
关于社区警务与网络平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杜启超
摘要: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工作中最基层、最基础的一部分,在公安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的同时,社区警务的网络平台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社区警务工作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和社区警务机制的完善。本文就社区警务与网络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关键点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建设;调查;思考
一、社区警务与网络平台建设现状
从目前社区警务的网络平台建设情况来看,各地区开展的时间都不算长,有些地方是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开展的工作,也有一些地区的社区民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的开展了网络平台建设工作。之所以要进行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建设目的就在于警务公开和警务执行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也能够全面的搜集社区信息,及时掌握社区的治安情况并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安的维护当中。
这些社区警务的网络平台建设大多是由市局指挥中心统一进行维护和更新的,社区民警和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直接的交流。根据北京市提供的数据显示,社区民警发布的信息日平均点击率达45%,通过社区居民在网上的留言获取的有价值线索可达到24.8%。还有一些社区警务对群众提出的业务咨询,会在两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对于群众提出的民生诉求,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回访。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警民互动,各地区的社区警务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地倾听社区居民的意见与建议,针对社区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密切警民关系
网络平台的建设为社区的民警和居民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这种“全天候、零距离、多方面”的便捷沟通在无形中拉近了警民之间的关系。社区警务利用了网络这一快速的、便捷的优势,能够让社区居民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想法或者建议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传递给社区民警,民警也可以在网上随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并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回复或者为群众解决问题。社区民警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微博或者建立一个QQ群,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警民之间讨论的内容除了警务问题之外,还可以交流一些关于生活、工作、学习还有情感方面等诸多话题,这些交流都使警民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在拉近关系的同时社区居民也对民警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支持,社区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需要群众的高度配合和认可,所以,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密切警民关系奠定了基础。
(二)提高警务回应力
社区民警通过与群众在网络上的频繁沟通,会逐步形成责任感,明确责任意识,而且在对于群众需求的反应速度和办事能力上都在得到提升。衡量政府治理行为是否良好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责任感和回应力,也就是说作为社区民警要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必须坚持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对于群众的求助、咨询、诉求都要快速的、主动的给予回应,减少甚至是避免拖延现象的产生,要明确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的网络平台上的沟通,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民警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宣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还可以反映和回应群众的呼声和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社会回应力。相反,如果没有对群众的网络参与给予及时的回应,长此以往,群众的意愿就无法落到实处,就会使得政府机关失信于民,那么社区警务战略实施所依靠的群众基础也会被动摇。由此可见,提升回应力对社区警务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三)警务信息公开
网络平台的建设有利于警务信息的公开,提高社区警务的透明度。也就是说每一位公民都有权利获得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和信息,社区警务的相关信息更要第一时间通过媒介的传播让群众知晓,这是对社区群众的尊重,也是让于社区公民能偶有效的参与社区警务的决策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对社区警务管理实施有效监督。警务部门要构建服务型理念,警务公开就是其具体表现之一。公开的警务信息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预算开支,这些信息的公开是公民参与社区警务的前提。如果缺乏这种信息公开的社区警务建设,那么就会使警民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这就会减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不利于警务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社区警务与网络平台建设的发展途径
(一)完善社区警务网络平台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都逐渐的发生了改变,这种变革也影响着警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网络是信息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而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建设就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所以,在新时代下,要以新的角度来看待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在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社区警务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不论是网络信息发布、线上咨询留言、业务办理流程、诉求申报受理、警民沟通等一系列功能,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将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提升社区警务回应度和民警责任感,来拉近警民关系,培养社区群众的参与精神。完善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过程,也是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安维护、管理积极性的过程。
(二)加强宣传畅通网络渠道
社区警务信息化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想让社区居民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功能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意识到社区警务网络平台是和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居民的安全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量做到“宣传进户”,让社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功能性和重要性,以此提升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知名度和使用率。另外,社区民警对于社区群众在网络平台上提出的咨询、帮助要及时的主动的给予回应,增强社区警务的回应率,以此提升社区居民对网络平台的接受度和信任度。群众在信任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同时,就会认可并接受这种现代化的警务信息管理模式,从而参与其中。在公众期望值不断增长的同时,其网络参与的积极性就会不断高涨。由此可见,增强宣传力度畅通网络渠道,是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建设必不可少的发展途径。
(三)落实制度规范网络建设
社区警务网络平台要规范化合理化建设,就必须制定和完善社区警务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把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运行情况作为对社区民警季度或年终考核的一项基础内容。对社区民警在网上留言回复率、信息收集量、提供服务量、网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升社区民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对社区民警也要定期组织培训,民警不仅仅要具备基础的警务工作能力,还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使用互联网熟练开展警务工作的技能。而且对于互联网的使用要规范化,规范警务工作流程,明确民警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为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建设提供规范化、合理化的组织保障。
四、总结
社区警务网络平台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新开端,社区民警在网络上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就能够了解掌握社区的治安情况。警民网络互动的实时化、常态化既密切了警民关系,也提高了社区民警的工作效率。随着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逐渐完善,社区警务网络平台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社区警务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学会创新,各个地区可根据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网络平台建设,使社区警务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尹智毅;刘海霞;祖国良.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2):56-60.
[2]谢新涛.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电子测试,2013(13):34-39.
作者简介:杜启超(1981.03-),男,汉族,山东人,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