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6-07-07黄英龙张国平胡文丽刘伟伟葛娟
黄英龙 张国平 胡文丽 刘伟伟 葛娟
摘要: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北文化产业;京津冀一体化
一、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河北的文化产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消除了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制基本完成,基本形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放新格局”。文化产业发展的硬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自然文化遗产地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保证,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二、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产业发展过分依赖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文化产业匮乏。当前,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并用于生产制造,形成优势,从而拉动文化产品的出口;一些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专门出台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文件,使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但这两种都属于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和外围层,产业增加值主要依靠本地丰富文化资源创造,入市门槛较低,风险较小,技术要求低,成为许多地方青睐的对象。这样,科技含量较高,思想内涵和价值承载较丰富,竞争力较强的核心文化产业显得匮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低,文化产业结构畸形发展严重。
第二,混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概念,造成现实发展中的文化产业乱象。创意产业相对文化产业来说,范围更广,门类更多,既包括属于文化产业的门类,又包括家居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等非文化产业的门类。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文化产业的外延发展,把创意产业当作文化产业对待,不顾实际一涌而起建了许多以创意产业为名的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园区突破了文化的范围,过分重视硬件建设,忽视配套服务,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造成了现实发展中的混乱;还有一些投资主体利用政府优惠政策转嫁自身行业风险,将园区进行招租和寻租,将其变成什么都有的大杂烩,改变了创意产业的本意,导致现实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总之,“河北文化产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基本还处在‘河北制造和‘河北仿造阶段”。应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创意产业链,避免文化乱想的出现,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文化地产乱象。文化地产模式是文化业与商业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将文化融入地产项目中,增强了企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内涵,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一些文化内涵较低的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以文化为幌子,攫取大片的优惠土地,使文化成为地产的陪衬物,或者机械地模仿复制文化,制造大量低俗肤浅的文化垃圾,毒害百姓的心灵,使城市变成一个失去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的空壳。对此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引导文化地产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河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改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
1.把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第一,加快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科技创新改变对资源型文化产业的依赖,驱动核心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宽它的领域和活动空间延长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大力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物联网等高科技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向高附加值文化产业转化;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不能急功近利,防止出现人工复制方法刻意打造毫无生命力的文化景点的现象。第二,以创意为先导,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打造高端创意平台。鼓励条件较优越的城市优先发展创意产业,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强化文化内容生产,借助科技手段和媒介载体宣传文化属性丰富的文化产品,如动漫、游戏、卡通、手机内容等,加快文化内容产业的市场化,克服文化内容生产的瓶颈。
2.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拓展融资渠。创新是文化产业内涵发展的核心和源泉。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结合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文化产业管理结构进行精简合并重组,完善体制创新,进而理顺政府、企业、个人的关系;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动向,创新文化产业消费的形式,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要健全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培育多元投资主体,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入股,兴办文化中介机构,沟通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加大在股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力度,进一步弥补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笔者认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根本原因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欠缺,造成现实发展的困惑和理论政策引导的偏差,甚至是发展方向的错误。解决这一问题要把高校基础理论研究,企业现实反馈,政府政策制定有机结合起来,避免政府追求政绩,不顾现实,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急功近利,高校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状况。注重理论研究与现实的高度结合,通过理论研究科学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河北文化产业新格局。
(三)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文化产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京津冀一体化,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构建以人才为核心,基地为依托,项目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更为迫切。
1.发挥高校优势,构建文教结合的培养平台。建立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办紧缺人才培训班;开展动漫,戏曲,网络游戏,手机内容等核心文化产业人才的现状调研,进行大量开创性试验,与高校合作举办相关人才培养的特培班;调整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科目设置,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力求内容搭配系统性与深度的有机结合,鼓励拥有文化品牌,创作成果,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特殊人才作价入股,并给予职称评聘破格优惠。
2.规范用人标准,构建文化产业人才认证平台,拓宽专业人才的输送渠道。统一规范人才职业资质标准,建立人才准入和退出机制,为引进业务精,素质高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3.构建高层次人才开发平台。以政府资助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各种社会资本为补充多元化机制,设立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开发专项资金,实现项目开发与高层次人才开发有机结合;打造行业评价功能,创业就业服务功能,强化高层次人才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最终形成人才,资金,项目,政策有机融合的文化产业良性互动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为“沧州市社科联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 201601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惠琳.我国文化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出版社,2010.
2.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华夏出版社:2006, 58-76.
3.张婷.民间艺术自发地转型创意产业园[J].凤凰周刊,2006(11).
4.朱晓清.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探讨[J].新视野,2006(3).
5.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153.
(作者单位: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沧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