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2016-07-07曹信荣

采写编 2016年2期
关键词:蚁族他者新闻报道

曹信荣

新闻报道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它是新闻生产者按照商业和政治的标准对新闻中的形象进行塑造,新闻生产由新闻素材采取、新闻制作、新闻编排等部分组成,本文分析了日常新闻报道过程中形象再现的他者化倾向产生的机制和表现,从而理解新闻报道的他者神话。

一、新闻价值预设的他者化

“他者”是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西方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与自我所不同的文化观念,之后“他者”的概念被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所采用。新闻报道中的他者是指与自己的价值观念所不同者,或者是某些特定的社会行为与主流的社会价值观相悖。很多记者在采编的过程中,将自己定位于话语的主导者,以自己预设的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即新闻记者并未参与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却想以全能全知的视角,对新闻素材就进行平面化的建构,致使报道对象的他者地位更加的凸显和强化。以刚刚毕业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为例,新闻报道中将群居的收入较低的大学生称为“蚁族”, 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经常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遇到了一个竞争残酷的年代,他们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在国内城市有过百万之众,在对这个群体的塑造过程中,新闻报道一味的强调“蚁族”的差异性,将“蚁族”划分为需要庇护的弱势群体,以第三者身份对蚁族生存生活状况、奋斗历程进行大肆的报道,这样无形中就将蚁族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使得社会各界以俯视的态度来对待蚁族。又如在农民工的新闻报道中,农民工出场的几率是很小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的出场代替农民工的出场,本应作为叙述主角的农民工成为被叙述者。换句话说,在大部分农民工报道中,农民工处于缺席的地位,而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的在场使得这种差异凸显。

二、新闻话语组织的他者化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和导语是整个新闻话语的摘要,是整个新闻话语文本的眼睛,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正确把握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驾驭语言的能力选择恰当的语言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传播者为了扩大差异性,刻意的使用少数民族、蚁族、农民工、下岗职工、本国、外国等词汇用以强化他者的印象。当前我国新闻对少数民族的报道呈现严重不足的状况,以《人民日报》为例,2010年人民日报的总发稿量为26572篇,而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报道仅有117篇,而在这有限的新闻报道中超过一半以上的报道中少数民族以受动一方的角色出现,报道的范围多为少数民族在经济上被扶持、教育上被资助、生活上被照顾等等。如2015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的《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文章,新闻标题使少数民族他者化为贫穷、痛苦的底层群众,为少数民族贴上了被庇护者的标签。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也在极力的寻找差异化,报道的焦点集中在了弱势群体权益保障问题、政府部门有关涉及弱势群体问题的会议和政策、企业欠薪造成弱势群体尤其是民工讨薪难、弱势群体与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等相关问题,对弱势群体艰苦生活进行煽情化报道,常常以怜悯的姿态叙述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的不幸遭遇。有的媒体以车祸、疾病引发的个体困境为对象,走煽情路线,刺探报道对象隐私。这些新闻报道中常以政府和好心人作为主角,弱势群体成为需要关爱、需要“拯救”的特殊人群,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被报道成了高-低、强-弱、主-客的差异关系,使该群体与主流社会形成语境上的分层和隔阂。又如在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中,刻意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丑化的语言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描述,将精神病人称为“疯子” “暴徒”,而作为“弱者”、“弱势群体”形象出现精神病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遭到屏蔽和忽视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由媒体报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中,精神病患者们残暴、危险、好斗、不可理喻,即使是作为“弱者”和“受害者”,他们也被渲染为智力低下、思想混乱和缺乏理性的行为主体。通过这些表述,精神病人被严重地“他者化”,成为扰乱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病态因子。

三、新闻编排的他者化

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面对同等新闻价值的事件,新闻记者会选择一些事件而排除另外一些事件纳入其报道范围。这不但与媒介报道的框架有关,同时又与新闻的议程设置有关。新闻是建构出来的现实,新闻报道中对特定群体的“他者化”事实上在日常的新闻操作中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客观中立是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新闻理念,但完全的客观和中立是很难实现的,这是因为新闻报道者“永远不能离开自身的条件从事工作。无论自觉与否,他的感情和意见必然要渗入他对事实和事件的看法。何况没有一个记者能够看到全部情况。在我们的复杂世界中,事物变得越来越复杂,记者只能看到较小的一部分事实。”这就意味着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新闻时会受到了社会共识的影响,不自觉地将他者化的意识呈现出来。绝大多数来自社会中上层的记者如果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参与了其与报道对象之间的关系建构,而且通常把自己视为主体,那么报道对象的他者的地位往往会得到凸显和强化。如在对苦难群体的新闻报道中,不知不觉中塑造出贫困人群的“偏差人群”的形象,经常用“污名化”和“责难”的方式,把贫穷者塑造成他者,新闻主题方面倾向于选择他们滥用药品、偷懒、缺乏教育、缺乏道德等;新闻中有意地忽略社会情境,较少让贫困者发声,使他们成为“隐身人”, 客观上起到了“他者化”的效果。

为了追求感官效果,有些电视台还不惜“包裹”(packaging)新闻,即以音乐、音效、慢动作、转场、记者夸张的旁白、摄影手法与剪接后制技巧来呈现新闻,如2014年4月9日《中国日报》报道了《太原六旬环卫工带着孙女扫大街》,为了吸引观众同情,记者用大量近景和特写镜头展现了祖孙俩的生活窘况:先用近景镜头对准祖孙俩碗中的食物,展现碗中剩余的咸菜和冷馒头,然后将镜头摇至祖母碗中颜色浑浊不清的稀饭进行特写;同时解说道:“祖孙俩的早饭非常简单,就是一点馒头,一点剩菜,一碗稀饭……云云现在还不饿,李显梅都是自己先吃,到街上再给云云买。”使用悲情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随着背景音乐进入高潮阶段,新闻传递的悲伤情绪也愈形强大,悲伤澎湃的乐曲搭配新闻人物流泪哭喊的画面,让阅听众感受新闻强烈的悲伤情绪,使贫穷者被他者化为一种痛苦、悲伤、迷茫的社会底层群体。新闻生产中对新闻的处理手段事实上强化了对报道对象的他者化处理。

新闻报道中的他者化表现为一种受众解读,又因意义的建构是具有高度的主观性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闻报道文本中符号隐含义则是被受众挖掘出来的。从这方面来说,新闻报道中的他者形象的建构便取决于受众解读文本时的预设。这是一种积极的受众观,并且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者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权力对立关系。我族与他族,我群与(对)他群之间的他者化也可以说是对自我群体的身份认同过程。反过来讲,新闻报道中他者化又是对主体(或主流群体)权力的合法化。话语的缺失正是丧失权力的表现。

新闻本身就是媒介框架运作的结果,同时媒介的框架运作也显示了新闻的建构性特征。这同时也说明新闻是社会的产物,不一定能够真正反映客观的社会现实。“他者化”不仅指身份/认同的问题,更是一个形象建构的问题。他者化的形象归根属于新闻生产对社会现实进行制造和简化的结果。他者为主体制造一个又一个幻象,试图告诉主体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身份认同危机逐渐显现。现代社会的人们,无法拒绝接受社会这个大的他者制造的幻象,只好都按照这个幻象去塑造自我。新闻传播者要清晰且平等面对 “他者”的心态,直视“他者”, 积极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卢龙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蚁族他者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零余者”的告白及现实意义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我国当代大学生“蚁族焦虑”的现状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