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知情权与隐私权
2016-07-07贾璐
贾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和广大受众对新闻的更高要求,新闻传播中的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近年来,在诸多的新闻报道的纠纷案中,关于隐私权和知情权的案例是最多的。如何既控制侵犯个人隐私又满足公众获得尽可能多信息的欲望,实现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则是当下值得深刻探究的话题!
知情权它既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由公法体现;也是公民的民事权利,由司法体现。公民知情权是受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是公民参与社会事物的前提条件,假如公民连了解真相的权利也没有了,又还谈什么去行使监督权、参与权等其它权利呢?因此,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保障公民的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谈到隐私,一般认为就是私人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非法收集、刺探和公开等。法律规定中隐私权的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保密权。
在中国,近十年才开始重视公民的隐私权。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这种观点已被不少学者所认可,并被许多论文和著作所引用。
然而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一些涉及到隐私权和知情权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比如最近热炒 的“00后”少女生孩子,如果此事属实,这两个孩子的所谓“结婚”当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可引申开来,媒体以此大作文章,横加指责,这样做是否侵害了他们的隐私权呢,这两个孩子的“婚姻”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他们的隐私权却受法律保护,作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使他们自主在网络上爆出此类事件,但作为媒体是否应该正面引导多一些,而不是不断挖掘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反复苛责呢。除此之外,在新闻报道中未经当事人同意,公开其不光彩的经历,或者对其的个人财产、家庭婚姻生活和生理缺陷、疾病的报道等,也无一例外的侵犯着被采访者的隐私权。特别是在隐性采访,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和真实目的,用偷拍偷录和亲身感受的方式对事件进行采访,而被采访的对象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采访,这也很容易侵犯到被采访者的隐私权。由此可以看出隐私权和知情权在新闻报道中的矛盾是从来就有的。
而早在1997年台湾的“白晓燕事件”其恶劣影响足以让所有媒体蒙羞。1997年4月14日,台湾著名女影星白冰冰的独生女白晓燕遭遇绑架。由于案件涉及知名艺人,于是台湾各大媒体纷纷闻风而动、见缝插针,相互之间为了争得“独家报道”,机关算尽!正是由于媒体的直接介入,绑匪在多次向白冰冰所要赎金未果的情况下,气急败坏,疯狂撕票!当事人白冰冰悲愤的质问新闻媒体:“不知这些记者究竟是在救我女儿还是在逼绑匪对我女儿下毒手!”
这样一个悲剧的发生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见的,但是却真实的发生了,我们不禁要思考在新闻报道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在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更要慎重衡量孰轻孰重,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不仅仅发生在中国, 在美国东部也有这样一桩案件。原告:詹姆斯·希尔,被告:《生活》杂志。1952年,希尔及其家属在费城郊区家中,被3名逃犯软禁19小时。事后希尔称逃犯“很有礼貌”。1955年,剧作家海斯以此为蓝本写成剧本《绝望的时刻》,主人公的名字成了希利尔德,内中有逃犯殴打希利尔德,猥亵、凌辱其女儿的情节。该剧在费城上演时,《生活》杂志未征得希尔家人的同意即在其原住屋中拍摄现场镜头,并以《真正的罪案,激起紧张的戏剧表演》为题进行报道。为此,原告以被告侵害其隐私权为由向纽约州法院起诉。纽约州法院以被告“至少有所忽略,甚至轻率或故意的不细心”,判决希尔胜诉。《生活》杂志提起上诉,联邦最高法院则认为上诉人的行为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即牵联着一个戏剧和一件真实事情,是一件合乎公众兴趣的事件,判决《生活》杂志胜诉。
知情权就是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隐私权则是公民对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权利。在上述案例中,纽约州法院强调保护隐私权,联邦最高法院则强调保护知情权。两权之冲突,在这里表现得十分充分。
我们看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隐私权和知情权保护的今天,隐私权、知情权受保护程度的高低从某种程度来说,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程度及文明程度。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在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要以法律精神、法制原则及自己的良知把握好“揭秘”的尺度,不要侵害别人隐私权。把知情权与隐私权做到最好的调和。
(作者单位:旅顺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