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2016-07-07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刘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刘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徐方方,曾慧梅,李宝,廖康生,陈燕芬,刘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目的】建立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扶正抑瘤口服液中的人参、黄芪,养血止痒片中的熟地黄、当归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各药材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且无阴性干扰。【结论】该方法可用在展开剂条件下同时定性鉴别处方中的2种药材,有效控制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的质量。

关键词:扶正抑瘤口服液;养血止痒片;TLC法;质量控制

扶正抑瘤口服液和养血止痒片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其中扶正抑瘤口服液由黄芪、人参、鳖甲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扶正解毒、散结抑瘤之功效[1]。临床上用于治疗中晚期消化道癌、乳腺癌及肺癌等;有研究表明:扶正抑瘤口服液能够提高恶性肿瘤放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且无毒副作用[2];扶正抑瘤口服液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能有效治疗晚期大肠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3]。养血止痒片是由熟地黄、当归、白芍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养血止痒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研究还表明养血止痒片可明显抑制2,4-二硝基氟苯(DNFB)引起的小鼠Ⅳ型变态反应,对治疗湿疹具有良好的前景[4-6]。

薄层色谱法(TLC)常用于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这种技术所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比较简便,可行性较高,应用广泛[7]。为有效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扶正抑瘤口服液处方中黄芪、人参,养血止痒片处方中熟地黄、当归进行鉴别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Linomat 5型薄层点样展开及成像系统(瑞士Camag公司);微量定容毛细管(美国Drummond公司);TG-328A(S)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厂);硅胶G(薄层层析用,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Delta 320型pH计(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R10型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公司)。

1.2试药黄芪甲苷(批号:110781-200613)、黄芪标准药材(批号:120974-201311)、人参标准药材(批号:120917-201110),熟地黄标准药材(批号:121196-201105)、当归标准药材(批号:120927-201315)的标准品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扶正抑瘤口服液(本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130815、20121109、20130316);养血止痒片(本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130121、20130902、20120822);阴性对照品(不含黄芪或者人参的扶正抑瘤口服液,不含熟地黄或者当归的养血止痒片)按照制剂的制备方法同法制成。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

2.1扶正抑瘤口服液鉴定方法

2.1.1扶正抑瘤口服液样品的制备取扶正抑瘤口服液30 mL,加于已预处理好的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5 mm,柱高15 cm),依次用水、2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60%乙醇各100 mL洗脱,收集60%乙醇洗脱液,水浴挥去乙醇,加水至20 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 mL,弃去氨试液。水浴蒸干正丁醇,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1.2阴性溶液的制备取阴性对照30 mL(缺黄芪,自制),阴性对照30 mL(缺人参,自制)按照2.1.1项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2.1.3黄芪的鉴别取黄芪对照药材3 g,按2.1.1项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0 mg/mL的黄芪甲苷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8]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对照品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稀氨(1→10)(体积比4∶1∶5,下同)放置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体积分数为1%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果见图1。

2.1.4人参的鉴别取人参对照药材3 g,按照2.1.1项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8]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对照品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稀氨(1→10)(4∶1∶5)放置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体积分数为1%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果见图2。

图1 黄芪层鉴别色谱图Figure 1 TLC chromatograms of Radix Astragali

2.2养血止痒片鉴定方法

2.2.1熟地黄的鉴别取本品5 g,研细,加水30 mL,回流提取30 min,过滤,滤液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30 mL,合并乙酸乙酯溶液,回收溶剂,残渣加1 mL甲醇溶解,作为供试样品。另取熟地黄对照药材1 g,按以上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8]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体积分数为10%二硝基苯肼试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果见图3。

2.2.2当归的鉴别取本品粉末5 g,加10 g/L碳酸氢钠溶液50 mL,超声处理10 min,离心,取上清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 g,按照以上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8]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果见图4。

图2 人参薄层鉴别色谱图Figure 2 TLC chromatograms of Radix Ginseng

图3 熟地黄薄层鉴别色谱图Figure 3 TLC chromatograms of Radix Rehmanniae Praeparata

图4 当归薄层鉴别色谱图Figure 4 TLC chromatograms of Radix Angekicae Sinensis

2.2.3阴性溶液的制备同时取阴性对照5 g(缺熟地黄,自制)按照2.2.1项方法,阴性对照5 g(缺当归,自制)按照2.2.2项方法分别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3 讨论

3.1人参、黄芪的鉴别人参、黄芪的指标性成分分别为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和环阿屯型三萜皂苷,均属于四环三萜,其结构类似度高[9-11],对TLC鉴别提出了较高要求。选用多种展开剂,如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5∶44∶22∶10)的下层溶液、二氯甲烷—丙酮(15∶1)、氯仿—甲醇(10∶1)、氯仿—甲醇—水(13∶7∶2)、氯正丁醇—乙酸乙酯—稀氨(1→10)(4∶1∶5)放置的上层液等[8],发现以正丁醇—乙酸乙酯—稀氨(1→10)(4∶1∶5)放置的上层液作为展开剂可以同时鉴别人参、黄芪中不同类型的皂苷,且特征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

3.2熟地黄、当归的鉴别选用多种的展开剂,如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6∶0.5∶2),正己烷—乙酸乙酯(4∶1),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8],结果发现,以中国药典(2010版)中当归的鉴别条件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作为展开剂,能够同时将熟地黄、当归鉴别,且特征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

3.3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同时考察了温度(4℃和常温)、湿度(32%和88%)和手铺板及硅胶G板对薄层鉴别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湿度和硅胶板类型的影响较小,能满足鉴别的要求。

本研究成功建立TLC法用于鉴别扶正抑瘤口服液中的黄芪和人参,以及养血止痒片中的熟地黄和当归。该方法在1种展开剂条件下用于2种不同药材的鉴别,能够简化鉴别工作,缩短鉴别时间,提高鉴别效率。黄芪、人参、熟地黄和当归属于常用中药材,本研究工作也为其他中药制剂的TLC检测提供了参考条件。

参考文献:

[1]朝光,陈丽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止痒片中丹皮酚的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6.

[2]钟毅,周红.扶正抑瘤口服液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60例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19.

[3]何春霞,李柳宁,刘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6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8):602.

[4]梁瑞.养血止痒片及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5]谢文平.养血止痒片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6]李伟英,谢文平,邓时贵,等.养血止痒片对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3,22(12):838.

[7]孙庆春.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5,28(2):290.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9]匡学海.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19.

[10]张玉婷.人参提取物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D].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13.

[11]马振平.黄芪叶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责任编辑:黄玲】

Identification of Fuzheng Yiliu Oral Solution and Yangxue Zhiyang Tablets with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XU Fangfang,ZENG Huimei,LI Bao,LIAO Kangsheng,CHEN Yanfen,LIU B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uzheng Yiliu Oral Solution and Yangxue Zhiyang Tablets.Methods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TLC was carried out for Radix Ginseng and Radix Astragali from Fuzheng Yiliu Oral Solution,and for Radix Rehmanniae Praeparata and Radix Angekicae Sinensis from Yangxue Zhiyang Tablets.Results The chromatograms of the samples ha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having no negative interference.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Fuzheng Yiliu Oral Solution and Yangxue Zhiyang Tablets.

Key words:Fuzheng Yiliu Oral Solution;Yangxue Zhiyang Tablets;thin-layer chromatography;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13(2016)03 - 0377 - 04

DOI:10.13359/j.cnki.gzxbtcm.2016.03.022

收稿日期:2015-07-13

作者简介:徐方方(1986-),女,研究实习员,在读博士研究生;E-mail:xudubfang@163.com

通讯作者:刘博(1979-),男,研究员;E-mail:doctliu@263.ne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202398);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专项(编号:YN2014ZHR20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B010102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编号:JDZX2012010)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