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跨越120年的电影情缘

2016-07-07许晓青吴霞孙丽萍

中国名牌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上海

本刊记者/许晓青 吴霞 孙丽萍



上海:跨越120年的电影情缘

本刊记者/许晓青 吴霞 孙丽萍

嘉宾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典礼上为博物馆揭幕

1896年夏,当电影这项新发明在法国诞生还不到1年,它就漂洋过海来到上海,在苏州河北岸的徐园放映。这是中国与电影工业文明的第一次相遇。

120年来,上海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这里的观众无比热爱电影,这座城市不遗余力培育电影,电影梦想已融入上海的血脉,成为特质和符号。

2016年6月,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如约而至,11日“亚洲电影第一红毯”再度铺开,“电影的节日”佳片云集、高潮迭起,人们可与伊恩·麦克莱恩、库斯图里卡、李安、成龙等相遇,分享全球最新的文化创意。电影节举办20多年来生生不息,推动这座城市迈向“电影之巅”。

演员邓超(中)、段奕宏(右)、郭涛凭借影片《烈日灼心》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

电影人:光影事业融入城市血液

2016年6月初,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内一批“80后”“90后”学员正在认真完成毕业作品的最后拍摄。“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美妙的细节都收进镜头。”从黑龙江富锦市到上海寻找电影梦想的丁宇说。这所学院培养的学员,尚未毕业就被知名中外影视企业纷纷“预定”。

“只要电影需要,我会随叫随到。”95岁的秦怡在电影节开幕前夕接受采访时说,她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演到老”,自编、自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2015年电影节上熠熠生辉。

上海,曾经是我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中外电影人集结的大码头,上世纪30年代大师卓别林两次到访上海,秀兰·邓波儿的影片几乎可以与美国同步上映;改革开放后,1993年上海首次举办电影节,美国导演奥立佛·斯通、日本导演大岛渚、意大利演员索菲亚·罗兰等共襄盛举。到2016年,电影节在20多年间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互动交流的重要文化平台之一。

上海不仅孕育了徐桑楚、汤晓丹、谢晋、吴贻弓等著名电影人,也孵化了大量影迷。追溯到早期,鲁迅先生就喜欢在他居住的四川路附近看电影。

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440.7亿元,观影人次12.6亿人次,上海始终位居最活跃票房市场前列,上影联和院线贡献了全国约1/10的票房。上海的观众为电影痴狂,而今青年影迷会在网上“秒杀”电影节热门场次,迫不及待分享电影盛宴。

电影城:“海莱坞”崛起

多年前,上海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

2016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群,要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引领,并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

美国有好莱坞、印度有宝莱坞,都是全球领先的“电影工厂”,正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上海也充满雄心。专家分析,“海莱坞”的提法,预示着上海将努力成为集聚全球电影创新元素和创新人才的高地,努力攀登孕育出品精品力作的高峰。“海莱坞”也是英语“High Level”的谐音,代表高水准。

每天清晨,慢跑者在黄浦江畔徐汇滨江驻足流连,这里已经成为中外影视作品的取景胜地,也是《功夫熊猫3》出品方东方梦工厂的所在地。夜幕降临,家喻户晓的“米老鼠”驾着虚拟蝴蝶,“飞”落在位于上海浦东的迪士尼乐园,电影音乐响起,烟花点亮夜空……

“从文创产业视角看,上海有能力成为具备电影全产业链功能的‘全球城市’。”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说。

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文创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302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1%。《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今后3年,上海文创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力争高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上图:导演陈凯歌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讲述自己的电影情缘

下图:市民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内的售票台购票

电影梦:拥抱科技创新的神奇未来

上海电影博物馆一楼陈列着一盏神奇的闪电灯,它“傲视群芳”,留下无限遐想。早在1996年,中国电影人已荣获了奥斯卡技术奖。上海电影制片厂照明工程师晏仲芳因发明电影特效闪电灯系统,获得第68届美国奥斯卡技术成就奖。这是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技术奖的中国影人。

今天,当初使用闪电灯的《侏罗纪公园》等影片,可以接受4K修复技术提升画质,与此同时,更先进的VR虚拟现实技术也开始“改变”电影。

2016年电影电视节上,“VR主题展”首次举办,一批著名企业宣布VR技术战略。观众通过穿戴设备,感知虚拟环境,达到前所未有的娱乐体验。电影节前夕,全球领先的VR技术源头——章特公司,通过中外合作宣告其中国公司将落户上海。业内预测,电影及视觉技术将成为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之一。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主席、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说,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了电影节和电影产业。上海将对标国际标杆,将电影电视节打造成国际文化交流、技术创新的大平台。

展开新版上海地图,迪士尼即将开园,梦工厂在徐汇滨江开设工作室及“梦中心”。向南——上海文化的发源地松江,已拥有多处国内一流的拍摄基地及影视乐园,上影集团还将进一步“南进”开拓影视乐园二期;向北——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正在苏州河北岸构筑起新的影视技术生态圈。边学习、边实践,第一批中外联合培养的学员已很快进入各自的“电影角色”,遍布产业链的方方面面。街头巷尾,电影主题工作坊、衍生品店、VR技术体验店等蓬勃生长。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执行副主席、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说:“上海电影的高度,不能满足于一两部大片的拍摄,我们希望打造全产业链,构筑起更完整的、属于‘全球城市’的电影生态系统。”

ShangHai: Across the 120 years of movie love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
第四届CWIEME上海展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