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

2016-07-06陈思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闽台民间美术

陈思

摘 要:闽台地区的区域文化和民间美术是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的关系,也是研究民俗美术现象的新视角,我们通过研究闽台地区艺术文化的领域、文化层次、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详细研究,对区域文化和闽台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希望能对以后的闽台地区文化领域层面的研究提供帮助。关键词:区域文化;闽台民间美术;艺术文化福建与台湾两省隔海相望,社会的文化传播和交融使其逐渐在区域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与此同时,通过了解区域社会中一些民俗和民间美术的意识形态和交流,可以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最真实、最鲜明的民间艺术的写照,在讨论和研究闽台文化的民间美术和区域文化中,可以让两地的人民更加亲切,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构建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1

区域文化、民间美术概述1.1

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指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致使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区域文化是在特殊人文地带上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替而产生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的综合体, 它是人类思想、行为与活动产品的总和, 也是人们研究和理解地球表面各种人文现象的前提。闽台区域文化是世界众多区域文化中的典型, 带有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1.2

民间美术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匀称、光洁、锋利的工具用起来既方便又顺手,因此各种工具的制作都按着这种标准发展,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并在实用造物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需求。民间美术通过特有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历史传统遣型的重新建构,实现了创作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的要求,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表达了创作者真挚,朴素的情感,并使这种艺术形式最终实现了大众化。1.3

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移民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移民及其文体传播是闽台区域文化形成的基础, 那么岛内社会历史的演变以及两岸文化之交流与互动则是最终形成闽台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闽台区域文化是一个联系古今的概念。它的形成是在两岸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实现的,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文化传播,可以说为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两岸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台湾进入定居社会以后出现的两岸宗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内在机制上形成了无数的血缘纽带,把闽台两地业已形成并在内部各自演进的文化连为一体,成为具有共同地方特色、同质性很高的区域文化。闽台区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血缘文化,它是伴随着以闽南人为主体的移民开发而实现的。闽台区域文化区形成以后,由于它所具有的与血缘纽带相结合的文化特质。2

闽台区域文化的特性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其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广东,台湾与福建在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闽台地区的区域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两地文化不断的交融、两地人民不断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沟通的过程中,也同样呈现出文化的同一性,历史的促进和在民俗民间艺术中的体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差异性和统一性是并存的,这是相辅相成不可忽视的事实。2.1

差异性从我国的版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和福建两个省份是处于不同的地域中的,它们隔海相望一个依山望海一个却是四面环海,而早先在福建聚居的民族是闽越族并且在经历了被迫的搬迁后消融在后来的南迁移民中,而台湾早先是包括了排湾族在内的九个少数民族聚居,在经历了明清两代的移民后,一部分送入在汉族移民中一部分则避居起来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这其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无疑是两个地域的文化差异。2.2

同一性明清时期,一些福建人民向台湾进行移民活动,这就使异质的文化对台湾的本土文化产生干扰,这种文化不仅长居台湾并且在日据的特殊时期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也同样使台湾的人民对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接受和崇拜的一面,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台湾的歌仔戏和漳州的之芗戏之间的渊源,起初它是由清代时期漳州的津歌这种表现形式进入到台湾,后来经过台湾曲艺界的一些表演艺人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入京剧等具有特色的表演形式,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歌仔戏,又从台湾传入厦门、漳州等地才完整的演化为如今的表演形式。我们只是列举了多种经过两地融合的艺术形式其中的一种,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虽然两地不属于同一个地域,但是其生活习俗和观念等都是相通的,所以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之间占据主导位置的仍然是同一性。3

閩台民间美术的融合福建文化和台湾文化具有同源性。两种文化的圆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闽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土著民的本土文化,同时还吸纳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在多种文化交融过程中使闽南民间美术具备浓郁的传统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独特的海洋文化风格。台湾民间美术的根源是中国内地,台湾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延长与移植。台湾的文化历史同样是多元化兼容并序发展。随着大量中原移民涌入台湾,对台湾的文化艺术影响深远,尤其是闽南地区文化的流入,使得中国书画和民间绘画成为台湾美术的主流,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笔墨情趣、脱略形似、神韵逼真等在台湾美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闽台文化以及民间美术地融合在近现代的美术作品中呈现出来。4

闽台民间美术共同特性4.1

海洋文化同为两地的创作源泉所谓海洋文化就是由海洋而产生的以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的范畴,它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经济法制等各个领域,海洋文化崇尚力量、解放人们追究自由的天性,在闽台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充分地体现出其从大陆的“黄色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过渡阶段,由于大陆居民被生活所迫为了生存迁移到闽台地区生活,但是不仅带到闽台地区人口上的迁移还有大陆的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文化不断交融并且逐渐形成海洋文化的特性,中原文化在闽台地区不断受到本土化的改变而且逐渐吸收海洋文化呈现出独特海洋文化特性,并且对闽台地区的民间美术创作和形态产生影响,其中海洋文化对社会形态的影响无所不在,比如闽台地区的居民建筑风格多以三合天井和四合中庭两种类型为主,在建筑的材料上是以红砖白石作为主要的原料,并且配以木构的材料作为辅助,这种区别于底层建筑的建筑风格是起到对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居民避免受海洋季风活动影响的防御型的措施,除了在建筑方面有所体现以外,在生活中的一些民间的雕刻艺术、绘画艺术、皮影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海洋生活特性的影响,在绘画题材上对描绘山水等方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像“妈祖传说”等深受海洋文化影响的民间美术作品。4.2

外来文化侵袭由于闽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的首要地区,通过传教士、商旅和非法的掠夺等形式在闽台地区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交汇的形式,这就使其在文化领域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例如在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国宗教派系的石刻作品二百多方,其中有一方名为“莲花天使图”的石刻作品,是基督徒所刻的墓碑,在雕刻的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人的装饰特点,有蒙古人的耳环、络腮胡子,但是却经过工匠的雕刻,成为圣经中天使的形象,身披彩带和罩袍飞舞在十字架和华盖的两侧,面对这样一个雕刻的形象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塔波尔波特·奈斯教授解释道“图像的模式来源于波斯,这种遨游的天使完全是波斯式的。”我们可以发现,外国的文化逐渐呈现出中国本土化的形态,在日据时期,天皇政府提出同化政策,一些台湾青年更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出要改革传统的服饰,提倡穿着和服和西服,但是面对这样不公平的同化政策,虽然台湾人民并没有屈服,却避免不了地出现了民族服饰西化的现象发生,外来文化的侵袭对闽台地区的民间美术创作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5

闽台民间美术的三大思维方式5.1

艺术文化领域艺术文化域所指的是艺术同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交互结合。将闽台民间美术同台海整个的社会背景有利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双向的观察视点,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不仅只看到其自身的艺术风格和美术特性的变化,同时也要对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给予关注和重视,要立足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大的文化背景下入探讨区域文化的特性,从闽台民间美术的外部影响和内部的发展两个方面反映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5.2

艺术文化层面对于闽台民间美术的研究不能仅仅要对表面上的艺术现象的描述和浅析上,更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对于生活中富有活力并且生动形象的艺术现象固然不能忽视日存在的表象,但是更要集中关注对较为复杂的民间美术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这就使得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到复杂的艺术现象的文化内涵,并且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对村落中各种民间美术的变动和偶然给予客观的解释和审视。5.3

艺术文化历史有個词叫做“时移世异”,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变迁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变化,在文化艺术领域这个词也依然受用,对闽台民间美术的探索我们不能只关注现在,更要考虑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时间链条,通过对历史发展的研究,可以把闽台民间美术的模糊的艺术现象同绵延的文化历史进程结合在一起,探求其发源和变化的过程。6

结语从闽台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中找寻闽台两地的文化渊源, 又从区域社会的民俗事象观照民间美术形态与流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所折射出的是最为真切的、鲜活的、生动的社会文化心理。 我们对于闽台地区的民间美术和区域文化的探索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地开拓文化视野,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其发展的过程才能取得本质上的收获,闽台文化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但是在方言和民间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性呈现出了很强的同一性,处于海洋文化感染下的闽台艺术文化吸引着我们去不断地深入探索。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研究、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提高闽台两地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进而对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 郑俊晖,李豫闽,黄忠杰.筚路蓝缕登高峰 自强不息铸辉煌——福建师范大学艺术(音乐、美术)学科百年学术发展概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06):32-37.[2] 李豫闽.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38-41.[3] 祖群英.当前闽台文化交流的机制创新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04):90-94.[4] 汪威毅.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和而不同”的融合[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5).[5] 王晓文.闽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地缘环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猜你喜欢

闽台民间美术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创意美术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