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黎族元素在《黎族故事》舞美设计上的应用
2016-07-06周生力
周生力
摘 要:海南黎族艺术精华在《黎族故事》舞美设计上呈现出了它独具魅力的表现特点,本文通过黎族元素船形屋、树皮衣、黎锦等为代表的构成,从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对《黎族故事》中舞美设计的应用和表现意义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黎族元素;《黎族故事》;舞美设计;应用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團挖掘创作的大型原创舞蹈诗,是一部追溯海南黎族祖先发源、发展的故事传奇。该剧以海南岛上黎族祖先传说为线,以四千多年前黎族先民渡海迁徙海南岛的情、景、梦为魂,通过歌、舞、诗、画等艺术形式,表现了黎族先民开天辟地,生息繁衍的发展历程,抒写了一曲黎族儿女勤劳、智慧、团结奋斗、开创家园的生命赞歌。全剧由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黎之美》等篇章组成,以歌舞艺术形式以及黎族独特的船形屋、树皮衣、黎锦等舞美设计诠释了黎族古老的文化传统,重点描述黎族的先祖来源、刀耕火种、黎锦纺织、图腾崇拜以及奔放的爱情等原生态文化元素。
1 《黎族故事》舞美设计中黎族元素的构成
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运用黎族独特的船形屋、树皮衣、黎锦等元素,展示了峥嵘的黎族历史和原汁原味的黎族人文风情,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地感受着黎族元素的浓郁风情,整台晚会让观众对黎族人的热情、友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1.1 船形屋承载着黎族的族源
船形屋,这是黎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也是黎族最古老的居屋。相传在三千年前的殷周,黎族的祖先乘木船漂流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避风挡雨的屋舍。后代为了纪念祖先并崇拜祖先,木船形的草屋便代代相传,而且取名叫“船形屋”。
船形屋又可称船形茅屋,因状似倒扣船只而得名的船形屋,是黎族的传统住房。黎族称其为“竿”者“布隆篝峦”,意为“竹架棚房子”。船形屋的造型演变历经了从最初的高架船形屋、低架船形屋、落地船形屋、半船形屋到金字塔茅草屋等几个阶段,这种演变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湿热多雨、台风繁多、蚊蝇滋生的海南岛环境,也是向周边汉族住房学习而创新的结果。船形屋,就地取材,砍树劈竹,采藤割茅;以竹木扎架构成半圆形轮廓,以藤条捆牢,沿屋檐向屋顶盖以一层层编成片的茅草,传统的船形屋不设檐墙,屋顶与檐墙合为一,屋檐一直垂向地面前高后低状如船篷,用藤条或竹片编成离开地面的地板。黎族的船形屋不仅记录着海南黎族生存与发展轨迹,更记录着黎族历史与文明传承的脉络。
1.2 树皮衣承载着黎族的智慧
树皮衣是黎族服饰的始祖,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最初,树皮衣是用一种叫做“见血封喉”树的树皮制作而成,这种树制作的树皮布,经久耐用,而且汁液具有毒性,黎族人便借助它的毒性来达到防虫的目的。
树皮衣可谓是中国乃至世界纺织服装史上的第一。智慧的黎族祖先从大陆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岛,为解决穿衣问题,他们采用原始森林里见血封喉树的树皮,经过修整、脱胶、鞣制等一系列工艺方法制成树皮布,然后缝制成衣服。树皮布和树皮衣是人类纺织服装史上的活化石,它的发明是黎族祖先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其特殊地位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是不可替代的。黎族树皮布树皮衣的不是野蛮落后的体现,反而较好的证明了当时人类的文明程度,因为只有黎族的树皮衣才可证明,人类服装的发展是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创造发明过程。
1.3 黎族织锦承载着黎族的文化
黎族织锦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承载着黎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黎族人由于没有文字,为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将生产劳动中对大自然的认知,通过歌舞、雕刻、编织及织锦等形式浓缩成不同的符号元素,并在织锦服饰及生活用品中体现出来以便代代相传。
黎族织锦图案是黎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自然风貌、艺术审美、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崇拜的综合体现。黎族织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纹和动物纹为主,花草树木和几何图形为辅,体现在妇女服饰上的各种织锦纹样;另一类是以人纹、蛙纹、龙纹和凤纹为主,花卉为辅,体现在龙被、壁挂等大型物品上的织锦纹样。黎族织锦的色彩运用非常讲究,色调主要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底,纹样则用红、黄、白等色,多样统一的纹样和色彩使织锦艳丽多彩。黎锦纹样共有160多种,这些纹样大体可分人形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汉字纹样、自然纹样六大类,其中,黎族妇女最常用的是第一、二、三类纹样。黎族织锦的纹样造型稚拙夸张,构图设计大胆巧妙,通常是主体纹样处在中心位置,整个主体纹样占幅面积较大,辅助纹样多采用二方连续等形式作为装饰或衬托来丰满画面,这种主次分明,结构严整,松紧有度的构图不仅符合一般的美学原理,也反映了黎族人民超然的美感和创造才能。常见的黎族织锦,主体纹样多以人形纹为主,动物、植物等其他纹样只是作为装饰或衬托,这一重人轻物的构图形式,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拜之心。
2 《黎族故事》舞美设计中黎族元素的应用
黎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有着多种的属性。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传承性、社会性、时代性、多样性、相对的独立性等等。黎族由于方言、地域、风俗、服饰等方面的差异,内部又分为“侾”、“杞”、“润”(也称“本地”)、“美孚”、“赛”等五个支系。每个支系都有其特色的艺术, 民族特色元素十分丰富, 《黎族故事》舞美设计中黎族元素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
2.1 黎族造型元素的应用
黎族造型元素有其自身鲜明的民族特征,其造型不仅符合当地人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同时兼具海南热带滨海地域特色元素,当这些地域性优势转化为设计元素并体现在《黎族故事》的舞台上时,势必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最典型的应用如舞台设计中将黎锦图案造型的夸张表现、船形屋线条的简洁粗狂、独木鼓雕刻的概括表现、树皮衣的重新组合等等。另外一些抽象的黎族元素在舞美设计中也得到较好应用。
2.2 黎族色彩元素的运用
黎族色彩元素比较有特点,对色彩的运用也十分讲究,多用明暗间色构成,注重色调的对比调和。黎族色彩主要体现在织锦纹样上,基本色调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底,纹样主色以红、黄、绿、白相间,辅助色多为深色或浅色的紫、棕、粉红、咖啡,形成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在《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中体现时,主要采用单个运用和综合应用相结合的表达形式。在舞台服装的制作上,黎锦服饰色彩的运用,不仅让舞台契合了热带地域与热带植物多变的纯色组合,其鲜明的色彩冲击力,也极大地突出了所处地域的特殊性,成为地域符号的最佳代言。
2.3 黎锦纹饰元素的再现
黎锦纹饰是黎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自然风貌、艺术审美、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崇拜的综合体现。传统黎锦纹样共有160多种,这些纹 样大体可分人形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汉字纹样、自然 纹样六大类。其中,人形纹样、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为黎锦常用纹样。在《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纹样与灯光的结合,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创作手法再现了黎锦纹饰的构成,使黎锦传统纹饰元素在现代舞美设计中延伸发展,形成较为强烈的组织性和构成感。
3 《黎族故事》舞美设计中黎族元素的表现意义
舞蹈诗《黎族故事》的编创,重点选取最能呈现黎族发展历程和富于民族文化象征的内容,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干净而写意的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真实而饱满的艺术情感和丰富的民族意象,伴随着优美而欢快的歌舞,透过晚会的舞美设计,将黎族人自强不息、明朗健康的一曲赞歌书写在舞台之上。始终贯穿舞台脉络的各种黎族元素,不仅增强了舞台的表现力、也间接地传承并保护了黎族文化遗产等特点。
3.1 黎族元素使《黎族故事》更具本土气息
《黎族故事》作为一部追溯海南黎族祖先发源、发展的故事传奇,其本身就是具有黎族特色的舞美设计,黎族元素的运用不仅让《黎族故事》的舞台效果氛围更浓,其中舞台表演的亲和力和本土气息也无形中得到提升。如晚会的舞美设计中黎锦的应用,伴着《织月亮》的优美歌曲,一群身穿艳丽服装的黎族妇女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向观众展示了黎族历史悠久、手法多样的织锦绝技。巨大黎锦造型从天幕直坠地面,色彩鲜艳夺目,蔚为壮观。这是黎之情的《黎锦》场面,于古朴厚重中不失时尚气息,令人耳目一新,集中展现了海南黎族艺术精华。
3.2 黎族元素始终贯穿舞台表演脉络
《黎族故事》是海南黎族文化发展的缩影。黎族元素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黎族故事》的主题框架都是由黎族特色元素组成。进而形成了贯穿舞台表演的主要脉络之一。虽然近几年舞台上现代化艺术的奢华演绎对传统艺术的淳朴演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舞美设计中黎族元素为整个节目服务的意识没有缺失,而且逐渐成为主题的视觉与意识的支撑者贯穿《黎族故事》舞台表演的始终。
3.3 间接传承与保护了黎族文化遗产
海南黎族人民创造的黎族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我国少数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黎族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黎族人日趋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黎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在传承与保护中陷入困境。《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中,黎族元素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黎族的特色艺术,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黎族元素。同时舞台作为媒介,也间接地告诉世界黎族文化遗产的魅力,使黎族元素在传播中为世人所熟知,使黎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得到间接的传承与保护。
4 结语
黎族人通过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黎族元素,其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当代艺术设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也同样面临着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境域。在黎族元素被外来文化介入的今天,舞美设计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缺少民族的元素与现代技术的光影结合。总之,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民族元素在舞台上一起呈现出来,使本没有联系的几个物体由此获得新的相互关系和意义,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舞台场景,能体现出一种别样的情怀。黎族元素在《黎族故事》的舞美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为舞美设计增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表现形式、也符合海南黎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符桂花.黎族传统织锦[M].每口:海南出版社,2005.
[2] 黄学魁.黎族织绣图识[J].装饰,2004.
[3] 熊红丽.黎锦艺术与现代设计[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0.
[4] 刘超强.黎锦织造工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5] 沈尧定.舞台美术设计实践与技巧[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
[6] 周菁葆.古代黎族的服饰文化[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7] 曹春楠.浅析黎族织锦艺术中的动物纹样[J].大众文艺,2010(04).
[8] 赵全鹏.历史上海南岛内的族群流动及成因[J].贵州民族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