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古希腊柱式与尼采哲学

2016-07-06孟晨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尼采哲学

摘 要:本文试从尼采的哲学思想出发,揭示古希腊三种典型柱式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及精神文明,并指出其對现代艺术具有的深远影响,也为尼采酒神精神及延伸的哲学体系提供一定的根据。

关键词:古希腊柱式;尼采;哲学

0 前言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柱式”,不仅作为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更是古希腊建筑风格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其中,最辉煌、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

古希腊艺术历来会引起美学家的极大兴趣。尼采之前的德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等人均以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并且温克尔曼将古希腊艺术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因此,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通常被归结为和谐、完美、崇高。而尼采从古希腊哲学和艺术中发现了酒神的艺术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永恒轮回说,建立了强力意志和超人的哲学体系,也将悲剧延伸为一种最为纯粹的生命乐观主义。尼采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缘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缘于他们的内心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尼采是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开始关注古希腊悲观主义和悲剧艺术的,并完成了预示其哲学立场的代表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书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这一神秘现象的极端重视,把它当作理解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从中提升出一定的哲学理念。尼采以悲观主义和对悲观主义的反抗解释了希腊人的天性和希腊文化的本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把自己的悲观心理移情到了古希腊人身上。也正因为从悲观主义的内在经验出发,他才会特别注意到酒神秘密仪式现象,从密议中人的纵欲自弃状态中看出了希腊人对于生存痛苦的深刻感悟。但是在《悲剧的诞生》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反抗和超越。正是因为尼采另辟蹊径,关注的重心是希腊人如何利用艺术战胜生存痛苦,才由此形成“艺术形而上学思想”。以尼采的哲学思想加以建筑科学研究,重新反思古希腊艺术“柱式”,将会发现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支撑建筑的石柱,还凝聚了古希腊人的精神信仰与智慧结晶。

这些柱式,不仅在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公元前1世纪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揭示了古代希腊神殿三种柱式的由来。他当时富有创建性地揭示出,虽然这些柱式遵循的规则是从古希腊建筑的真实比例中得出来的,但它们却具备自然界某些生物种类的特征。维特鲁威注意到,古希腊柱式的美不是任何一位建筑师想象力的产物,相反它包含了自然界,尤其是人体的对称和比例。这些比例与规范,与这些柱式的外在形体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对人体的描绘后来被称为“维特鲁威人体”。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1 多立克柱式与酒神精神

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根据《建筑十书》记载,传说海伦和仙女奥尔塞斯的儿子多鲁斯统治了阿哈依亚和伯罗奔尼撒全境。多鲁斯在古城阿尔格斯的朱诺圣地建立了多立克柱式的神庙,当他们想要在这座神庙中设置柱子时,就探索用什么方法能使它可以承受负荷并具备公认美观的外形。为了寻找范本,他们转向人体自身。他们试着测量男子的脚长,把它和身长来比较,结果发现男子的脚长是身长的六分之一,于是就把同样的原则搬到柱子上来。从此,多立克柱式就在建筑物上开始显示男子身体比例的刚劲和张力。因此多立克柱式又被称为男性柱,典型概括了男性体态与性格。

多立克柱式从造型上看是一种直接插入地面,没有柱础的圆柱,柱子上只有平淡的柱头,上面平放着一块支撑屋顶结构的木块和带凹槽的柱身,无其它装饰,柱身呈自上到下渐粗的造型,造成一种石柱似乎受到神庙顶部重量挤压导致变形的视觉效果,重心的下移无论从视觉上还是结构上皆带来了更强的抗性和稳定感。如同因负荷了头顶某种向下的神秘力量而痛苦挣扎着岔开双脚,不顾一切奋力支撑的勇士。这种力量正是试图解除一切束缚,敬畏自然并与自然不断抗争的古希腊人酒神精神的映射,也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依赖和渴求。尼采认为酒神状态是“整个情绪系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酒神情绪并非一般情绪,而是一种深度的悲剧性情绪,是古希腊人为了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对于个体来说,个体的解体是最高级别的痛苦,然而这种痛苦却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级别的欢乐。多立克柱式便承载着古希腊人内心的痛苦与冲突,崇敬与畏惧之感所突出的悲剧力量,而酒神的悲剧快感便在于强大的生命力敢于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一种胜利感。多立克柱式所体现出的更多是酒神状态下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力量美。

2 爱奥尼亚柱式与日神精神

在男性柱多立克之后,当他们想要建筑一座不是给男神阿波罗,而是献给优雅的狄安娜的神殿时,脚长便改为窈窕女子的尺寸。为了显得更高一些,首次把柱子的厚度做成高度的八分之一。他们在柱头上放上盘蜗饰,像卷发一样从左右两侧垂下。正面则是以水果垂花式。柱头与连接蜗卷之间呈曲线形,柱子上的凹槽贯穿整个柱身,像主妇长袍的皱褶一样下垂,尽显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这就变成了第二种柱式,即爱奥尼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又被称为女性柱,典型概括了女性柔美的体态与含蓄内敛的性格。

尼采认为日神是光明之神,它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日神精神象征着形式、节制与对称。爱奥尼亚柱式无论从外观还是形式的对称都体现着日神精神的美感。

日神的美感是把生命力的丰盈投射到事物上的结果。然而爱奥尼亚柱式所体现的日神精神同多立克柱式体现的酒神精神并不是割裂的,日神艺术本质上也是酒神艺术,是世界本体情绪的表露,正如爱奥尼亚柱式是从多立克柱式发展而来。“一切存在的基础,世界的酒神根基,它们侵入人类个体意识中的成分,恰好能够被日神美化力量重新加以克服。所以这两种艺术冲动,必定按照严格的相互比率,遵循永恒公正的法则,发挥它们的威力。”

3 科林斯柱式与强力意志

科林斯柱式是爱奥尼亚柱式的变体,流行于希腊化时期。在其爱奥尼亚基础上通过对少女窈窕體态的模仿和装饰形成了更漂亮的效果。维特鲁威在他的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科林斯的一位少女病逝后,悲伤的乳母将少女生前喜爱的物品装进篮子放在她的坟墓上,为了使它尽可能地保存下来,便在篮子上盖了一块瓦片。偶然中篮子压在了一株忍冬草的根上,到了春天忍冬草重新发芽,由于瓦片阻止了主茎向上生长,茎叶便向外弯曲,叶端被迫长成涡卷形。当雕塑家卡利马科斯路过看到这一幕时,他从中获得了灵感,把这只篮子和茂密卷曲的叶子当成了科林斯柱式的范本。由此便确定了这一风格,并运用它自身恰当的少女般的对称性确定了科林斯柱式其他部分的比例。

同时在尼采哲学中,“强力意志”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强力意志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实际上就是酒神精神改造过的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故事中的少女虽然病逝了,忍冬草却在春天到来之际默默地突破她生前对人世的留恋,以另一种涡卷形态在少女的坟墓上重生,并愈发茂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故事中这一现象标志着少女顽强的生命以另一种形态延续。卡利马科斯将篮子和忍冬草置于柱头位置的设计,即是受到了忍冬草这种以强力意志支撑起生命重量的震撼。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强力意志,创造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强力意志强调自然界中生命的丰盈、过剩,世界不是一个万物求生存的消极过程,而是一个万物求生命力扩展的积极过程。尽管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它体现的科林斯柱式中崇尚自然力量和生命顽强延续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强力意志。

4 结语

这三种柱式之所以都具有一种生机盎然的崇高美,正是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悲剧力量与高贵。而以这三种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或其他建筑,往往就成为了古希腊艺术乃至人类建筑艺术的典范,如以多立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以爱奥尼亚柱式为构图原则的伊端克先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以科林斯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典型作品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等。正因为这三种柱式如此美妙绝伦而意义重大,所以古代希腊建筑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特征可以归结为这三种古典柱式,直至如今我们仍然可以从世界各地的建筑中看到这三种柱式的变形应用。

本文试图从三种柱式分别同尼采哲学的三个理念相联系,并非三种柱式分别同三个理念呈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它们之间呈现相互包含相互提升的复杂关系,分类论述仅仅从三种柱式较为突出的特点来分析。例如,多立克柱式所表现的被挤压的张力正是由强力意志作用形成的;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虽然造型上不具备受到挤压的张力感,却依然继承着多立克柱式的酒神精神,几乎支撑着神庙建筑所有的重量;科林斯柱式所表现的纤细、匀称、秀美亦是日神精神的美感。

正如尼采所说,日神和酒神精神在彼此衔接的不断新生中相互提高,支配了希腊人的本质。作为希腊悲剧之起源和本质的二元性本身,是日神和酒神这两种彼此交织的艺术本能的表现。引用《悲剧的诞生》中最后一段话作为结尾:“任何人只要一度哪怕在梦中感觉自己回到古希腊生活方式,他就一定能凭直觉对这种效果的必要性发生同感。漫步在伊奥尼亚的宏伟柱廊下,仰望轮廓分明的天际,身旁辉煌的大理石雕像映现着他的美化的形象,周围是步态庄严举止文雅的人们,有着和谐的嗓音和优美的姿势——美如此源源涌来,……幸福的希腊民族啊!你们的酒神必定是多么伟大,……这个民族一定受过多少苦难,才能变得如此美丽!但是,现在且随我去看悲剧,和我一起在两位神灵的庙宇里献祭吧!”

参考文献:

[1] 罗俊丽.尼采的酒神精神研究[J].兰州学刊,2009(11).

[2] 周国平.《悲剧的诞生》:尼采哲学的诞生[J].云南大学学报,2005(01).

[3] 刘舒婷.中外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马月兰.希腊神殿三种设计风格的由来[J].世界文化,2004 (05):17-18.

[5] 朱亚红,王育亮.浅析希腊古典建筑柱式语言[J].山西建筑,2011(10):6-7.

[6] 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8-108.

作者简介:孟晨(1990—),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4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

猜你喜欢

尼采哲学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读懂哲学书是件很酷的事
不再羞于自己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哲学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