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体形态的空间变化

2016-07-06孙可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视角体验空间

孙可

摘 要:本文是关于字体形态空间变化的实验性研究,是字体设计突破二维的空间扩展与探索。本文以字体形态作为基础要素,关注空间、体积、光影等视觉形式与材质搭配处理,论述空间变化带来的多视角流动体验,并利用教学实际案例解析可能性与方法。

关键词:空间;视角;体验

1 字体二维形态的突破

言为心声,字为言表。文字在众多视觉符号中是最具记录与传达功能的工具。人类在获取文字之后,对它的情感寄托于再生创造已经植根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喝的文字,民间“福”字形酒器,把酒言欢时喝下祝福的祥瑞之气;可以穿的文字,衣襟上装饰着“寿”字形纽扣,丰收时穿戴着好运的愿望之美;可以挂的文字,带有稻穗装饰的立体“春”字形挂件,佳节时对来年的祝福之情。文字的力量从二维形态的笔画、结构、书写运势、重量等字形规律当中激发出来,突破并扩展到三维的空间、体积、材质的制作上,强调体积结构、空间层次以及物理体量原理等空间思维。

2 空间变化的多视角流动体验

空间变化的流动体验是一种多视角下差异化、变化性的视觉体验。根据观察者位置移动,视角随着立体形态的角度的变换而变化。以往二维字形有着稳定的轮廓与线性阅读方式,但是突破之后的立体形态不再具有稳定的轮廓,而是具有空间体量的物质感。如同建筑与雕塑一般,不同视角有着不同的风景。随着观看角度的变换,完整与打破的差异中产生流动体验。图1是“喷发”为主题的课程创作,Paint、液体以及漆桶三个的形态元素,以半浮雕的空间立体形式展示。当视角处于作品正前方时,得到完成的字体识别,出现了重合的错视现象;当视角往两侧或上下移动时,逐步呈现出字体的空间打散;观看的过程从完整稳定的轮廓逐步过渡到空间变化的层次性上。

3 字体形态的空间变化法

在综合构成课程中尝试引入字体形态,一方面利于训练主题传达;另一方面拓展字体设计的空间思维。字体形态的空间变化具有体积结构、空间层次以及物理体量原理等特性,并且兼顾字体的基本特征。其外观呈现的识别效果可以分为单一角度以及多角度字形识别。所以,对选择的基础字形有一定要求,平面字形变化适当会利于空间变化。

3.1 解构:字的打散、连接与重组

解构是对分解、打散之后的元素进行重新整合。它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解构主义,出现在毕加索、格里斯等为主要代表的油画作品中。其主张客观物像状态的变化;以新视觉对原形进行拆解;追求非固定的,变化发展的形。

字体形态的空间解构。首先,对有体积物料的字体按照结构打散。常用打散方法以字的笔画与笔势连接的接口为突破点直接打开,也可以在笔画的书写中段强制切开。其次,考虑打散字体碎块的连接与安置问题。最后,重组所有的局部元素。打散的字块、连接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配合主题的元素与材料在空间造型中共建主题表达。图1在字母连接的转折与书写中段进行打散。液体以三层平面造型的归纳与弯曲来实现,加上模型棍的物理支撑,作为连接字块的安置平台。各部分的要素瞬间凝固,油漆从漆桶中喷发的状态,字体的空间打散支撑了概念表达。由此可见,空间解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段,需要满足空间位移与空间对齐的基本条件。字形的空间打散逐步过渡到字形的完整识别,重合的立体错视现象是由侧面字体前后位置的安放,并在正面观看形成的。

3.2 提升:字的切割、重叠与增加

提升是对二维形态直接增加厚度,加入体量感。指用特定形状的物料堆积重叠成空间体,是一种方便操作且容易实现的基础手段。如同沉积岩石的构造,书本纸张的重叠厚度,折扇中段的累积厚度等,自然与生活中都有许多类似的层积造型,其基本原理是将二维平面累积成三维立体。

字体形态的空间提升:先对物料进行切割,得到理想的字形块材;再从水平或垂直的同一方向进行字形块材的重叠与累积厚度,其关键在厚度中进行大小、高低、错落、错接、偏移、重复、挖孔、透叠等多样化的变化选择。英国设计师创作的字母城市:在透明亚克力板上切割字母的字形;在重叠过程中,上下字母面积的差异还原城市建筑的身体与顶部的关系。此外,在叠加过程中加入管道的连接,便于拆卸与组装。作品利用厚度上的切割与大小变化产生立体错视:顶部俯视完整的字形,侧视城市建筑印象。字的正形提升为空间实体,构成建筑本体;而字的负形提升为空间虚体,成为建筑之间的虚空间。最终作品安置在有色泽关系的灯光之上,展现出透明的字母城市。观者的视觉体验在字母与城市之间进行反复切换。

3.3 共建:字的拆解、转换与配合

共建,指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的相互支撑与共同营造,是一种相对混合的手法。它来自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尝试,也可以理解为转化过程中的“半产品”。一种未完成的空间体,恰如其分地衔接二维与三维,产生出具有双方视觉特征以及體量差异的混合体。

字体形态的空间共建:首先确定基础文字信息的拆解,解构中的打散方法也适用于这里;拆解之后,有计划地选择一部分作空间体积的转化,而另一部分则保留平面之用;最终在一个主题系统下,结合转化与保留的双方,共同构建完整作品。例如,品牌CUT的形象展示墙设计:LED的运用增强品牌文字的体感与光效,成为展示墙的中心主角;木板切割拆分的多块文字与图形从两侧延伸出去,或平面或空间的组织在视觉流程上。整体上,黑白灰相间分部展现出从左往右由浅到深的效果;局部上,镂空手法与构成图案的配合展现空间层次。平面与立体的文字图形相互辉映,混合体验倍增。总之,共建法的关键在于想法巧妙地配合,主体与部分的搭配。作品执行需要有整体的前期预想与空间规划,需要把一片一片的局部拼接到整体关系上。

4 结语

当代生活中文字的再造演绎出新的面貌:文字与人、与环境的互动,与其他艺术门类、媒体技术的不断碰撞与推陈出新。字体形态的空间变化与探索,本质上是二维到三维,稳定到变化的转换。即保留二维视角上字的基础识别性,又拓展出三维流动视角过程中的多种变化,丰富参与者的观看体验。字形与字意在空间体积上的链接,引发强烈的情景化与场景化实体感受。

参考文献:

[1] 杉浦康平.文字的力与美[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 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3] 朝仓直巳.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视角体验空间
创享空间
真实世界的寓言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