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厦门话作闽南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2016-07-06赖文盼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声调

摘 要:传统的声调研究主要是采用耳听笔录的方法对声调进行描写,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对厦门话声调进行研究,通过提取分析厦门话7个调类的基频值、音强值和时长数据,得出该方言调类的调值,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52、阴去31、阳去33、阴入32和阳入4,并对声调的声学特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调;基频值;音强;时长

1 绪论

1.1 前人研究概述

闽南语在台湾亦称为台湾话、台语、河洛语等,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前人对闽南方言的研究是多角度的、全方位的。从目前对闽南语声调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调类与调值的划分存在差异。以下列举一些前人对闽南语声调的描写:翟时雨[1]:阴平55、阳平24、上声51、阴去11、阳去33、阴入32、阳入5;周长楫[2]:阴平44、阳平24、上声53、阴去21、阳去22、阴入32、阳入4;林宝卿[3]:阴平44、阳平24、上声33、阴去21、阳去22、阴入32、阳入4。可见,对于闽南语声调的描写,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七个调类。对厦门、泉州、漳州等不同地区闽南语调值的描写,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对同一地区闽南语调值的描写,也存在差异。

1.2 本文研究意义

传统的听音记音方法很难对调值相近或相似的两个调类进行区分与描写,如同为降调的53与31就较难通过耳听的方式进行区分。通过实验手段研究方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主观性带来的偏差,使研究结果更科学可靠。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和praat软件,基于厦门话,对闽南方言的声调进行声学研究,并对该方言的声调进行描写与阐释,一定程度上填补用语音实验方法研究闽南方言的空白。

2 声调实验研究

2.1 发音人

赖文盼,男,23岁,在读研究生,福建泉州人。祖籍三代为闽南人,平时交流均使用闽南语,曾长期在厦门生活,习得厦门话。

2.2 實验材料

尽可能选取不送气清塞音声母,并选择可以与之相拼的单元音韵母,一般是常见的i、o、u、a,在语图上容易把声母与韵母区分开,同时又可以避免介音与韵尾带来的影响。本人选取了常见的单元音韵尾i、a、o。在入声韵母方面,选择了常见的韵尾-p、-k、-t。同时为了使实验更科学,在选择声母时,还选择了本方言中的不送气塞音p、擦音s以及浊音l。每个调类选择3个字,每个字读6遍,即每个调类都有18个样本。实验例字:阴平:巴[pa]、丝[si]、啰[lo];阳平:爬[pa]、时[si]、锣[lo];上声:饱[pa]、死[si]、脑[lo];阴去:坝[pa]、四[si]、落[lo];阳去:罢[pa]、寺[si]、烙[lo];阴入:百[pik]、息[sit]、鸭[ap];阳入:白[pik]、实[sit]、盒[ap]。

2.3 实验数据的提取

使用praat4.4.30进行录音,并用其提取基频、音强及时长数据。因各个调类的调长有所不同,甚至同一调类的不同音节的调长不同,且发音人的发音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同一绝对时刻相对应的各个调类的F0值不具有可比意义。所以,取相对时刻的基频值,即把各调类相对百分时刻的F0值放在统一横轴点上进行比较,这样就使F0值有了可比性。文中提取了0、10、20、30、40、50、60、70、80、90、100时刻点的基频F0值,单位为(Hz)。[4]提取音强时,则在提取基频数据时确定声调段的时间范围进行提取即可,也提取了每个调0~100十个时刻点的音强值。而对于时长的提取较为简单,直接提取每个调类0~100的时间即可。

3 实验数据的处理

3.1 基频值的处理

提取出来的基频数据反映的是音高变化,并不是直接的声调的调类和调值,所以要对基频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是朱晓农(2005)《上海话声调实验录》[5]中所设计的对数z-score(LZ)方法。经过计算,所有对数值的平均值是2.22,标准差是0.07。最后用归一化公式求出其LZ值。每个调类从0~100十个时刻点的LZ值结果:阴平:1.36、1.40、1.37、1.37、1.28、1.38、1.33、1.32、1.28、1.30、1.42;阳平:-0.23、-0.46、-0.52、-0.45、-0.15、0.32、0.77、1.18、1.32、1.39、1.44;上声:1.32、1.23、1.29、1.23、0.99、0.57、0.08、-0.48、-1.07、-1.60、-1.99;阴去:0.24、0.09、-0.13、-0.39、-0.61、-0.87、-1.16、-1.41、-1.67、-1.87、

-2.13;阳去:-0.46、-0.45、-0.49、-0.50、-0.51、-0.54、-0.56、

-0.59、-0.63、-0.64、-0.69;阴入:-0.13、-0.35、-0.85、

-0.97、-1.05、-1.13、-1.13、-1.18、-1.21、-1.17、-1.20;阳入:0.64、0.65、0.56、0.48、0.46、0.32、0.41、0.43、0.42、0.40、0.60。根据以上数据,作出LZ图:

3.2 音强值的处理

同样,提取出来的音强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也是没有意义的。对音强值的处理,采取的方法与对基频值的处理一样。经计算得出音强LZ值数据:阴平:0.15、0.60、0.60、0.82、0.82、0.60、0.60、0.38、0.15、-0.52、-1.85;阳平:0.15、0.38、0.60、0.60、0.60、0.82、0.82、0.60、0.15、-0.74、-2.30;上声:0.38、0.82、0.82、0.60、0.38、0.38、0.15、-0.29、-0.74、

-1.85、-2.52;阴去:0.60、1.05、0.82、0.82、0.60、0.38、0.15、

-0.29、-1.19、-1.85、-2.52;阳去:0.60、1.05、1.05、0.82、0.82、0.82、0.60、0.38、-0.29、-0.96、-2.08;阴入:0.38、0.60、0.60、0.38、0.38、0.15、-0.29、-0.74、-1.19、-2.08、-2.75;阳入:0.60、0.82、0.82、0.82、0.60、0.60、0.38、-0.07、

-0.52、-0.96、-2.08。根据以上数据,作出音强LZ图:

3.3 时长的处理

对厦门话声调时长的归一化处理,运用如下公式。其中,Di为绝对时长,NDi为归一化后的相对时长,n为厦门话调类的个数。通过对18个样本数据的处理,得到(注:数据模式:调类:绝对时长(单位为ms)/相对时长)阴平:424/1.33;阳平:345/1.08;上声:290/0.91;阴去:338/1.06;阳去:418/1.31;阴入:253/0.79;阳入:165/0.52。绝对时长与相对时长柱形图如下:

4 实验结果分析

4.1 基频值实验结果的分析

“声调格局中,每一声调所占据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状的声学空间”(石峰、王萍)。即从五度制的图上展示的各声调是一条曲线,实际上真正的声调分布并不是一条曲线,而是分布在曲线代表的一个声调音域中。同时,在确定声调调类和调值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全部的曲线部分都看成调类段,调头和调尾往往呈现出与整条曲线不和谐的状况,这种情况也值得考虑,是否是受到了前头声母的影响,或者受到了后头结束音的影响。目前对调頭和调尾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但是一般来说调头和调尾大致是在音高曲线上不超过20,且与总体的音高变化趋势不同。通过对基频值LZ图的观察,可以得到:

折合成五度值,-2.14至-1.42为1度;-1.42至-0.70为2度;

-0.70至0.01为3度;0.01至0.73为4度,0.73至1.45为5度。因而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52、阴去31、阳去33、阴入32和阳入4。需特别说明的是上声调与阴去掉的处理。上声调的调尾处在第一度调域内的部分不到20%,符合上文提及的那种情况,故将调值描写为52;阴去调的调头部分,只有10%左右在第四度的范围内,故将其调值描写为31。

综上,对基频值所做的实验分析,与传统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在调类升降描写上几乎一致,但有些调类的调值存在差异。阴平,有些把其调值描写为44,但实验所得是55;阳平的调值均与传统的不一致,但都是升调;上声也与传统的描写有一定出入;阴去的描写差异较大。传统上一般认为阴去是一个低降调或低平调,而实验所得阴去调是一个高降调。

通过实验分析,认为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语有7个声调,分别是阴平55、阳平35、上声52、阴去31、阳去33、阴入32和阳入4。

4.2 音强实验结果的分析

从音强LZ值图中可以看出,厦门话声调的音强LZ曲线总体上都是先升后降,且其峰点均在50之前,阳平的峰点最靠后,但也分布在40~50时刻之间。吴宗济和林茂灿根据字音曲线上强度最大点位置和变化总趋势,把实验所得的音强曲线归纳为五种类型,即平台型、前强型、中强型、后强型和双峰型。[6]从以上所做的音强LZ曲线图可看出,所有调类的曲线都较曲折,其中阳平的峰值大致出现在40~50时刻之间,可以归划入中强型,阴平的峰值大概出现在30~40时刻之间,也可以归入传统意义上的中强型。其余调类的峰值均在30时刻之前,应划入前强型。厦门话的调类中,除了前强型与中强型外,没有看到其他类型的音强型。

4.3 时长实验结果的分析

从对时长的数据提取中可以看出厦门话各个调类的时长分布情况。阴平最长,阳去次之,阳入最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阳入调,极其短促,绝对时长和相对时长不到阴平调、阳去调、阳平调和阴去调的一半,仅是绝对时长和相对时长第二短的阴入的65%,因而在前文的声调描写中,为了凸显阳入是短促调的特性,我们将其调值记为4。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厦门话声调的时长与调类是有关的。时长最长的两个调是阴平和阳去,都属于平调。而降调类的上声、阴去和阴入均比平调的时长短。唯一的一个升调阳平,其时长居于中间位置。在所有调类中,阴入与阳入的时长最短,这可能与阴入调和阳入调都属于入声调,有塞音韵尾有关,因而发音较短促。

参考文献:

[1] 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周长楫.闽南语与普通话[M].语文出版社,1991.

[3] 林宝卿.闽南话教程[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 陈楠.乐山话声调实验研究[J].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朱晓农.上海话声调实验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 吴宗济,林灿茂.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赖文,男,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实验语音学。

猜你喜欢

声调
声调范畴感知和声调复杂度对音乐音高感知的跨领域影响*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曲谱与元刊杂剧校勘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小小帽子作用大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