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2016-07-06杨润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保护传统音乐

杨润

摘 要: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赫哲族历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与赫哲族的形成发展同步展开,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又提上了一个新的日程。本文从介绍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出发,阐述了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和音乐生活的现状,探索了在发展中保护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音乐;文化;传统;保护;研究

古往今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独特的地理文化生活环境不但造就了鲜明的赫哲族文化特征,同时创造了大量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1 古老的赫哲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俨然已成为一部反映赫哲族人民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大百科全书,为研究赫哲群体的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伊玛堪”是赫哲族曲艺曲种,流行于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伊玛堪”是单人演唱,夹叙,无乐器伴奏。精彩之处,听众发生“嗬”、“喀”等呼声应和赞叹。传统的“伊玛堪”故事多赞颂部落征战中的领袖人物,他们常被描绘塑造为“莫日根”(英雄)。作品具有民族史诗的性质,也有一些惩恶扬善、褒扬高尚情操、歌颂忠贞爱情的社会生活题材。曲目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长篇可说唱几十天。过去流传的曲目有四十多部,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的有十余部,均比较完整。旋律自由,节后无固定规律、五声音阶构成各种调式。按字行腔,句式长短不拘:唱段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后转低音区吟咏,结尾处又出现歌唱性旋律。音乐有苍劲悲壮的老翁调、委婉轻柔的少女调,还有欢乐调、悲怆调、叙事调等。听众能从演唱中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稳的民族性格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因而在很长一段历史过程中,“伊玛堪”在赫哲族群众中广为流传,“伊玛堪”民间艺人颇受群众敬重。

“伊玛堪”是一种大型说唱文学体裁,其历史久远,内容长,以口传心授为主,无乐器伴奏,内容主要以歌公布英雄事迹为主,也兼有描述青年爱情生活、与自然斗争等题材。表演时常采用说白与歌唱相间的形式,歌者会根据故事情节中角色扮演的需要,将自己融入表演中去,从语言、动作到神态都诠释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其唱腔丰富,语言简洁,词调押韵,“民间流传的伊玛堪作品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三种,长篇能连续说唱一两个月,现有五十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代表作有《西尔达鲁莫日根》《安徒莫日根》《满斗莫日根》《香叟莫日根》《阿格弟莫日根》《木都里莫日根》等。

2 以“嫁令阔”为代表的民歌艺术

“嫁令阔”是赫哲族一般民歌的总称,流行于黑龙江省三江流域赫哲族聚居区。内容多为表达爱情和歌颂家乡自然环境,以独唱和对唱形式为主。有多种曲调,节拍明确,节奏清晰,常用五声调式。旋律婉转流畅,轻柔悠扬,少用装饰音,而将四度、五度、八度大跳与环绕式相结合,音型似水中漂荡,造成江波起伏,轻摇微摆之感。结构简洁规整,大都是单乐段分节歌。男女音调各异,男调气息修长宽广,女腔明快活泼。有的人不愿说出心里话时,选择适合曲调,只用“嗬呢呐”这个虚词来哼唱曲子,表达心情。赫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嫁令阔”;第二,“天鹅”歌舞调;第三,“伊玛堪”调;第四,萨满调。其中“嫁令阔”占赫哲族民歌的绝大部分,主要反映了赫哲族渔猎生活习俗及年轻人的爱情生活等。例如,民歌《等阿哥》歌词中所唱到的:“鸟儿回窝,太阳落了山,圆圆的月亮挂天边。狩猎哥哥没回来,妹妹我等他在河边。”生动地展现了赫哲族年轻人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

3 赫哲族传统民间乐器

赫哲族的乐器较少,主要有单面鼓、口弦琴等。作为传统击乐器的单面鼓大多是由柳木制作的,鼓面蒙以鹿皮、狍子皮等呈橢圆形,周边的小槽内放有石子,敲击时可发出哗哗的响声。口弦琴是一种单簧片的小型乐器,赫哲语叫“空康吉”,因它是用铁丝扎成的外壳,中间嵌上细长的钢片,含在口唇之间,用手拨动簧片而发声的,常用做男女传情及模仿各种鸟叫之用。

赫哲族的乐器流传至今的有膜鸣乐器椭圆形鼓和圆形鼓,又称“抓鼓”、“手鼓”。这两种鼓过去都是萨满跳神驱鬼时用的伴奏乐器。大者鼓面最宽处达100厘米,框高3.5厘米。鼓圈多用柳树枝削制变成,鼓面用刮去毛的狍皮来蒙,将狍皮用鳇鱼缥熬成的胶粘在鼓圈上晒干,使用前,将鼓面烤干至能敲出高音为止。现在民间还保存有少数腰铃,在过去也是萨满做法时系在腰间的,其形状如小喇叭。50年前,民间流传的有弹拨乐器口弦琴,它虽流传于南北许多民族中,但形制各不同。赫哲族的“木克依恩地给”(口弦琴)是用四棱铁条变制成框架,手操部分呈钝三角形。伸长的两根细铁条平行,在两铁条中间安一根钢丝,钢丝尾部固定在手握三角圈内,钢丝头由两根铁条开口处伸出即为舌簧。舌簧稍头弯成90°,口弦琴的形状像铁把锥子。弹奏时左手拇指顶住琴把,食指和中指夹住琴框,把琴放在上下唇间,以右手食指弹拨琴的舌簧头部,过去多是妇女在家中弹奏,现在民间也难得一见。

4 赫哲族传统民间舞蹈

赫哲族的舞蹈早年有“萨满舞”“哈康布鲁”“批勒西雷”三种。其中,“萨满舞”是在跳神时才表演。除萨满外,还有许多人参加跳“萨满舞”。有时一人左手握大鼓,右手执槌,腰系铁管腰铃,击鼓把腰,绕周跳舞,多人同时跟着跳。后两种舞蹈没有鼓、乐,只是拍手击掌欢跳。新中国成立后,新编排的舞蹈有“天鹅舞”“钓鱼舞”“雪地上的轻舟”“织网谣”“捕鱼谣”等,都是反映群众新生活的舞蹈。

5 赫哲族音乐文化发展现状

由于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与乐谱,一切音乐文化都靠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来完成。师徒间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虽能使被传授者直接深入地领悟本民族音乐的精髓与神韵,但从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来看,这种以人为主体的自然传承方式又显得十分的脆弱。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环境也相继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其生产方式的多次变革与转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

赫哲族的音乐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财富,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赫哲族历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与赫哲族的形成发展同步展开,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又提上了一个新的日程。让我们为赫哲族传统而独特的音乐文化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 舒景祥.中国赫哲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通讯作者:牟乔

猜你喜欢

保护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