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相公”与“司马牛”
2016-07-06释颢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4期
释颢
宋朝的王安石和司马光十分有缘,两人在公元1019年与1021年相继出生,年轻时都曾在同一机构担任完全一样的职务。两人互相倾慕,司马光仰慕王安石的才华,王安石尊重司马光谦虚的人品,在同僚中,他们俩的友谊简直成了某种典范。
然而,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官越做越大,心胸却慢慢地变得狭窄起来,相互唱和、互相赞美的两位老朋友竟然反目成仇。倒不是因为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是因为互不相让而结怨。
有一回,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开,包拯邀请全体僚属饮酒赏花。席中包拯敬酒,只有王安石和司马光酒量极差,待酒杯举到司马光面前时,司马光眉头一皱,仰着脖子把酒喝了。轮到王安石时,王安石执意不喝,全场哗然,酒兴顿扫。司马光大有上当受骗、被人小看的感觉,于是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一个满脑子智慧的人一旦开了骂戒,比一个泼妇更可怕。王安石以牙还牙,痛骂司马光。自此两人结怨更深,王安石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而司马光也沒给人留下好印象,他忠厚宽容的形象大打折扣,以至于苏轼都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司马牛”。
到了晚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后悔,大概是人到老年,心境平和,世事洞明,可以消除一切拗性与牛脾气。王安石曾对侄子说,以前交的许多朋友都得罪了,其实司马光这个人是个忠厚长者。司马光也称赞王安石,夸他品德高,功劳大于过错。仿佛是一种约定似的,两人在同一年的五月相继归天,什么政治斗争、利益冲突、性格相违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摘自《要懂得一点低调》中国华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