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

2016-07-06古十九

爱你·心灵读本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画院小票垃圾桶

古十九

作为讷于言的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我们沉默,但不寂寞。他的手机朗声播放“滴滴打车”提示,他听着这些生意信息临渊而羡——其中离我们最近的一单只有400米;我则知道,在这个疏雨滴梧桐的初冬下午,人们想去往何方。

一位女性说:“我在紫金山水苑,要去省国画院。”我认识的一位老画家就住在这个小区,可是他的家人要替他跑一趟腿?“我在长江路总统府,要去河西××酒店。”必是游客被雨扫了兴。还有一条用方言播发的请求反复了好几次:“我要去新街口。”他没交代自己所在的位置,目的地也不具体,况且那是令众司机们望而生畏的大堵点,所以……

做一单生意,或仅仅是听说一单生意,出租车司机就可以获悉人们奔波忙碌的起止点。早些年,我曾接替一位怀抱小狗、身穿皮草的女士上了出租车,司机满含羡慕地主动向我透露前一位乘客的路线图:她从下关(城西北)打车到这边(城东南)来打麻将——好一条犀利、奔放的娱乐对角线!

快递员知道我们买了东西,但线索在收货后就戛然而止;发型师知道我们将参加哪种形式的派对,但伙伴存疑;4S店知道我们即将开一次长途,但目的地不详。这些从业人员远逊于出租车司机,因为前者掌握的客人资讯仅限于起止点的一端,是点状的,不成线,更不成面。

另一种能对他人生活展开无限遐想的职业是超市收银员以及超市垃圾桶的拾荒者——人们随手丢弃的收银小票提供了密集的情报。如果一个人买了咖喱、土豆和肉,那么他家今天的晚餐主菜不用猜;如果他买了一次性纸杯、咖啡、茶、鞋套,外加一罐地板精油,那可能是新装潢的小家迎来第一拨客人;如果只买一瓶镇江香醋,指向不明;如果他还在蔬菜柜买了生姜,在酒类柜买了花雕,就令人期待了;如果他又买了固城湖螃蟹,干脆直接剧透了。

在大数据时代,自然不用翻垃圾桶這么麻烦。超市电脑系统的后台,能看到所有消费单据的构成。偶尔超市会打电话问我为何好久没有光顾,我申辩道:“明明上周五才去过。”对方“哦”一声挂了电话。我想,他大概分析了我的小票数据,可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我买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忍不住来找我询问正确答案,却没敢问出口。

我到了,捂着腮帮子下车。司机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个在上班中途忍不住牙疼赶来就医的公司职员。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国画院小票垃圾桶
“以小票之名”浪漫传情
苏州国画院名宿展·韩山篇
“以小票之名”浪漫传情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飞进垃圾桶
主持人语
苏州国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