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照料者是门学问

2016-07-06马金玲张婷赵景欣

心理与健康 2016年6期
关键词:隔代监护人监护

马金玲 张婷 赵景欣

有些心理问题,缘于不同的监护类型,所以,有学者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關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代替亲生父母……

母亲监护型

父亲外出打工,主要由母亲在家照顾儿童。在这种家庭中,留守的母亲需要独自承担起干农活、打理家务等重任,对孩子的学业和成长的关注会相应减少。另外,由于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但是,与其他监护类型相比,母亲监护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母亲能对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进行更为细致的照料;留守儿童与母亲更容易交流沟通,母亲可以更全面地关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不少实证研究也发现,父亲外出母亲在家的儿童在情绪适应和行为表现等方面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几乎没有差异,可见父亲单独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

父亲监护型

母亲外出打工,主要由父亲在家照顾儿童。由于心思不细腻、不够耐心等原因,父亲独自照顾孩子可能会出现较多生活上的问题,如饭菜做得不好、孩子卫生状况差、意外伤害频发等。在这种家庭中,父亲对待孩子可能比母亲更为严厉,孩子遇到事情一般不愿意向父亲倾诉,这使得孩子在留守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同时,由于“男主外,女主内”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母亲外出打工所导致的“女主外,男主内”的状况,也很容易导致家庭的破裂。

当然,父亲监护与其他监护类型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父亲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承担者和“顶梁柱”,可以避免增加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当遇到突发变故时,父亲也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隔代抚养型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孩子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较低,难以在学业上给予儿童指导;老人年纪大且精力有限,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使他们在养育儿童上力不从心;祖孙之间在情感沟通交流上存在各种障碍。同时,祖辈可能会溺爱孙辈,在孩子犯错误时舍不得严加管教。

然而有研究表明,在父母亲情相对缺失的情况下,祖辈作为儿童应对外界压力的重要社会支持,他们对儿童的照顾和情感联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父母外出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

亲友代管型

这类留守儿童被寄养在姑姑、叔伯或其他关系较为亲密的亲戚家。对于监护人而言,他们一方面担心管教过度容易造成误会,另一方面可能还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料,所以对孩子的监督力度会比较低。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寄人篱下的生活可能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消极感知。

不过,亲朋监护人一般比隔代监护人年轻,更容易与儿童沟通。亲朋监护人的家庭如果是一个拥有“父亲”和“母亲”角色的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只要“代理父母”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能像留守儿童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和关心孩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亲子分离的消极影响。

所以,家长应该认识到“父母双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尽量不要双方同时外出打工,尤其是母亲要尽可能地留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工作。当父母双方不得不同时外出打工时,应尽量选择能真正承担起抚养孩子重任的人来托付—隔代监护人要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亲友代管要找有责任心,并且愿意接受孩子的家庭,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留守在家。

猜你喜欢

隔代监护人监护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