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07-06王春英
王春英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的正确教育,家长的积极领导,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和作风,并且这种良好的习惯和作风会伴孩子的一生,会成为他一生都将习惯运用的解决问题的特点和手段。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数学教师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的良好习惯包括:专注听讲的习惯、勇于发言的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正确解题的习惯、严谨纠错的习惯、积极自我肯定的习惯等。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专注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媒介,这个媒介通畅,信息传输就顺利;反之,信息传输就会受阻。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学习活动本身和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但一节课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小学生又都有积极表现的特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长期没有提问到其中的某个学生,就有可能使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教师不能够厚此薄彼,更不能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应
该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这节课没有提问到的学生,下节课要力求能兼顾到。
二、精研教法,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全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能。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对数学问题往往会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有时对问题就是不沾边,但对任何数学问题又总有一种好奇,教师就应当积极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因素,活跃的思维方式,有效地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因此,针对问题需要再次思考,设计有效的思维题型并加以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有的放矢的思维模式,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学生数学思考的模型,无疑会形成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思考能力。
三、勤于研讨,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
解答的步骤是学生对题目深入思考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判断学生解题好坏的依据。解答过程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都能反映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两个习惯:
1.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它关系着解题质量的高低。通过审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线索及突破口。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题,找出题干中的已知项,然后明确未知项,最终确定如何通过已知项求得未知项。要向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如果审题时没有把题意弄明白,就很难把题目做出来;如果题意理解失误,曲解了题意,那么做出来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而如果要求不明确,解答时就会出现答题不完整等丢三落四的现象。
2.解题
解题是最终考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一旦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落墨在作业本或卷子上,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数学水平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教师应把指导学生如何解题以及解题的方法步骤作为平时训练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以上审题,当学生明确了目的要求,在理清思路后,还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解题步骤,形成一个清晰的解题轮廓,然后按这个轮廓开始写解题步骤。写每一步时都要想想这一步骤有没有必要,要保证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句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让人一眼就可看清每一步所表达的内容。要养成使用草稿本的习惯,因为打草稿,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四、注重完善,培养学生严谨的纠错习惯
认识到错误就是改正了错误的一半。不要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方法出错,不出错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说,小孩子就是在经常犯错又经常纠正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针对数学学习而言,教师要注意经常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加以分类剖析,可精心制作出一定数量的、带有各种计算错误的试题卡,分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把试题卡上的错误逐一更正,同时向全班说明每道试题的错误所在和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有时学生犯的错误经老师指正后,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又犯同样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千万不能急躁,要耐心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形成严谨的纠错习惯。
五、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肯定习惯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形成。评价包括来自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错误的时候不气馁,正确的时候要善于总结,可以时时处处都握紧自己的拳头,给自己鼓劲加油。还可以暗暗告诫自己:“我是最棒的!”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的形成。
总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苏丽.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1).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