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2016-07-05迟源
迟源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在科教领域的不断深化,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也持续增加。高校作为我国科研的主要力量,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相应的科研经费也逐年增长。近年来,科研腐败问题层出不穷,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如何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管理方式中,财务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职责及意义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职责
高校科研经费形式多样,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科研经费,都要由高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自身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会涉及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三个主要责任方。
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与科研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定本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寻找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参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开展、中期检查、成果鉴定、文档归集整个流程。在此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还要负责对科研经费委托合同进行审核、组织专家对科研项目进行指导和科研成果的鉴定工作。
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完成科研经费的入账工作,对项目负责人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原始票据进行审核和各项经费的报销,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度进行监管和反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科研经费专项审查工作。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提供项目申请的有关材料,根据研究过程中的经费使用情况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立项后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工作,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并进行相关报销工作,形成科研成果,接受监督和检查。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意义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贯穿整个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资金的使用效率是衡量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科研经费管理,一方面对科研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规范,可以规避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术腐败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项目负责人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认真对待每笔支出,使同样的资金产生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其次,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科研管理部门在立项论证过程中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管理,在中期检查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在项目验收过程中对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管理。通过这些管理过程促使项目负责人按照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学研究,使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科研项目的开展相匹配,从而保证科研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最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整个社会的资源是一定的,一笔科研经费的增加会导致其他科研经费的减少,科研经费总额的增加也必然会导致其他支出的减少。通过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将科研经费分配到急需发展的领域,使每笔科研支出都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产生相应的效果,从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早在2005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针对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对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提出了诸多要求。这些法律法规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具体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以参照,给财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按照《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本单位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实行包干制度,但是对于非本单位的科研项目参与人员的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没有明确规定;针对公务卡报销问题,财政部、科技部联合颁布了《关于中央财政科研项目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高校承担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以及纳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科研项目,所发生的属于《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范围的支出要按规定实行公务卡结算”,但是对于横向科研经费却没有明确是否参照此规定执行。
(二)主要责任方协同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过程与各主要责任方密切相关,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很多项目负责人认为是自己申请下来的课题,资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支配。这是缺乏基本的财务概念造成的。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科研经费,一旦入了学校的账目,就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自身的财务规定进行统一管理。一般情况下,高校的科研经费是由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两者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存在很多风险点。科研管理部门收到项目申请后进行立项论证,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财务部门参与对科研经费金额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财务部门会通知项目负责人对进账的科研经费办理入账手续,因为缺少与科研管理部门的事前沟通,会出现先入账再立项甚至未立项的情况。财务部门收到项目负责人的报销申请,审核通过后即支付相应的款项,却没有考虑到科研项目的执行进度及支付比例。科研管理部门会对科研项目执行进度进行跟踪督促,但却未对科研经费进行结项管理,经常出现结项不结账的情况,形成大量科研经费的结转结余资金。
(三)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工作一般是由项目负责人来完成,这些人员虽然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但是对于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却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把握也不是很全面。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预算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来填报相关的经费内容,很多时候填报的内容与高校设置的会计科目无法对应,会出现支出的科研经费找不到对应的会计科目入账的局面。科研经费预算金额也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内容超支严重、有些内容完不成预算的情况。由于科研经费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财务部门的人手不足等原因,高校的财务部门不能对所有的科研经费预算进行编制指导和审核。
(四)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现象突出
科研经费金额大、内容多、范围广,一直是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由于科研项目负责人财务管理知识的缺乏,导致很多科研经费支出不符合相应的要求。按照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计算机、空调机、乘用车等支出内容要通过政府采购进行,对有些特殊项目或者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项目还要通过公开招标进行;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符合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内容要列入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很多项目负责人在采购时没按照政府采购的程序进行采购,或者没有将相关的资产纳入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科研项目负责人为了将科研经费报销出来,提供的票据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发票虽然是真实的发票,但相关的支出并不是为科研项目而发生的;有的与科研项目相关的支出并未列入预算或者超出预算;有的办公用品、图书等支出项目未提供明细清单;有的差旅费发票并不是科研项目组成员的发票等。按照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规定,这些支出都不能在科研经费中列支。
(五)科研经费支出评价机制缺位
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科研成果方面,相关的奖励办法也是围绕科研项目的级别、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等方面展开。虽然在项目验收时要附上财务部门提供的科研经费开支明细内容,但是科研经费的完成情况、使用效率的高低并未作为相应的奖惩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项目负责人把重点放在完成科研项目、形成科研成果方面,对于及时完成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相关的报销工作缺少积极性。虽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清理该项目收支账目,编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审批书》中的项目决算表”,但并未指出科研经费未完成的情况该如何处理。支出评价机制的缺位,造成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账面上有大量资金沉淀的情况。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
法律法规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科研经费具有数量大、范围广、渠道多的特点,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应该针对科研经费的不同情况,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如社会科学类科研经费普遍存在报销难的问题,在科研成果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大部分依赖于科研人员的深度思考,而这些都无法通过相应的支出票据来体现。是否可以针对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和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的不同特点,项目资金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比例。同时,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应该抓紧研究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另外,各高校应该以已经出台的管理规定为基础,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者管理办法,做到在财务管理中有据可依。
(二)加强主要责任方的协同管理意识
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问题涉及科研项目的各主要责任方,缺一不可。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着科研项目的执行进度,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报销,在这个过程中,两个部门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前,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对科研经费预算进行审核。财务部门接到科研项目立项通知后再对进账的科研经费办理入账手续。在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该与科研管理部门对票据进行联合审核。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对票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财务部门负责对票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报销。科研项目结项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并督促项目负责人对剩余科研经费进行报销。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定期清理账面上的科研经费结转结余资金。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要随时与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
(三)加强主要责任方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
财务管理知识是科研经费合理、合法使用的基础。针对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缺少财务专业知识的情况,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问题,可以开展预算编制的专题培训,列明科研经费可以报销的内容范围以及财务管理中与之对应的会计科目,每项内容中可以支出的具体费用等,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针对科研经费的报销问题,可以开展定期培训,列明科研经费可以报销的费用,以及每种费用的报销流程及需要提供的明细清单等。如图书资料费和办公用品费需要提供购买的明细清单,差旅费需要在出差之前请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审批,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物资采购要通过政府采购进行等;针对相关部门新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开展不定期培训,对新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进行解读,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规范。同时,财务部门也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多学习、勤思考,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科研经费数量多、金额大,给日常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加强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这个信息系统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账务处理和查询汇总。在账务处理方面,要给每个科研项目单独设立一个项目编号,并根据科研经费预算给每个具体内容分配可以报销的额度,这样既可以保证每项支出都有对应的会计科目可以入账,又可以防止超预算报销的情况出现;在查询汇总方面,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询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已经发生的费用及其金额,剩余科研经费可以支出的内容及其可用额度,生成科研经费决算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实时查询每一个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跟踪科研经费的执行进度。该信息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查询时间,避免了人工计算的失误。
(五)建立科研经费支出评价机制
科研经费支出评价机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评价机制应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定量方面主要评价科研经费各项明细内容的支出金额、总体支出金额及预算完成率等;定性方面主要评价支出票据的合理性程度、报账时间与项目执行进度的匹配程度等。要将科研经费支出的评价结果列入科研项目的总体评价中进行综合考评,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当年度年终考核及以后科研项目立项的考虑因素。完善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项目负责人更加合理、合法地使用科研经费,及时完成报销程序。
本文针对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主要责任方的协同管理意识、加强主要责任方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建立科研经费支出评价机制等对策,希望对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高校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将会越来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