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6-07-05肖鹏夏祥慧

中国市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大学生

肖鹏++夏祥慧

[摘要]网络信息化建设是影响大学生的有效手段,也是覆盖大学生的重要载体。结合当今时代特点,文章从新时期高校团组织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对发挥网站的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运用新兴媒介、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做好舆情信息工作五个方面,就如何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建设;大学生;高校团组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147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团组织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充分认识网络信息化建设在推动高校团组织工作变革中的重大意义,增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1网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团组织凝聚大学生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是上网最多的群体,“截至2009年6月30日,18~24岁的网民人数占整个网民人数的353%,而高校在校生占到了其中的212%,高校在校生上网率达到了100%。”[1]而且网络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等方面深刻影响着大学生。高校团组织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中的新变化,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善于利用网络引导大学生、组织大学生、凝聚大学生,针对网络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把网络作为团建的重要方式来利用,并通过开展满足大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各种网络活动,使大学生围绕在团组织周围,形成对广大大学生的吸引和凝聚,巩固党在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

1.2网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团组织创新工作方式的重要途径创新是高校团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在传统工作方式对青年影响力下降的情况下,互联网以其立体、交互、便捷等显著优势为高校团组织创新工作方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面对网络这一新的工具和载体,高校团组织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在团的领导动员方式、活动参与方式和基层组织建设方式上进行相应创新,构建网络与大学生、团组织与大学生、大学生与团的活动的互动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性,扩大高校团组织的影响。

1.3网络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团组织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高校团组织传统的通过文件部署、会议传达进行层层安排的工作方式,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低,难以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工作的要求。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拓宽工作渠道、有效共享资源,为团组织搭建了新的工作平台,也为进一步深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网域内,通过议程构建、吸引或说服,信息手段可以被用于形成网络空间的软实力。”[2]团干部应运用网络对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地向大学生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全面提升高校团组织的工作水平。

2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网站的作用

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团组织网站的团务管理功能,将能够借助网络的团务工作全部上网,增加工作信息量,拓宽大学生参与团工作的渠道,从而凝聚大学生。二是充分依托现有网络平台,根据当前大学生兴趣点,创建和开展一些网络品牌活动,提高团组织网站的吸引力,实现团工作在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工作领域的双向互动。

2.2切实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对现有高校团干部专业培训的力度,培养一批既懂得信息化技术,又熟悉共青团工作的人才,为今后进一步推进高校共青团网络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二是通过开展大学生版主、大学生博客、大学生网络评论员等评选活动,广泛团结凝聚一批优秀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人才和大学生网络志愿者人才,进而组建团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志愿者队伍,组织他们参与建设和维护团组织网站,进一步提高团属网站的建设水平。

2.3积极探索运用新兴传播媒介开展工作

一是充分认识微信朋友圈、QQ群、飞信、手机报、网络电台等新兴传播媒介对高校团组织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新兴传播媒介与团工作的结合点,使新兴传播媒介成为团组织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又一重要渠道,提升共青团的影响力。二是高校团组织应在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和大学生手机报两个方面进行工作尝试。高校团组织也应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开展相应的探索工作,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新模式。

2.4要搭建网络服务大学生的工作平台

一是建立宣传教育网络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开辟宣传教育的新阵地,“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全面服务大学生的平台。”[4]二是建立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发布等服务,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三是建立扶贫帮困网络平台,收集发布亟待帮助的困难大学生信息,组织动员热心人士资助困难大学生。

2.5要做好大学生舆情信息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收集上的优势,探索搭建包括舆情收集、舆情分析和舆情预警为基本框架的大学生舆情信息系统。二是建立以团干部、青年大学生、青年学者为主体的网络舆情信息评论员队伍,组织网络贴文,开展网络评论工作,运用大学生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三是切实做好团的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提高信息质量,强化信息报送,努力提升高校团组织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汪玉娣.网络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10(3):108.

[2] 约瑟夫·奈.权利大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