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英语课堂出彩

2016-07-05张金凤

考试周刊 2016年49期
关键词:宽容反思习惯

张金凤

摘 要: 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使得人人出彩。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关键词: 宽容 反思 习惯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什么才是好的教学方法呢?怎样把学生从对传统教学的沉睡中唤醒过来呢?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使得人人出彩。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切课成功的基础。好的导入能有效地引导小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应力争课堂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灵活性,更具真实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加上积极的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而是要唤醒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帮助学生建立起旧知识的获取与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做到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学生自己能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我们教师提示和说出。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领、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唤醒学生对知识渴求,达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灵活应用。

二、爱与宽容并集

教师的爱不仅独特,而且如魔力般神奇。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也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一个好老师得基本条件。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所谓大爱之心,往往表现为尊重和宽容。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理解,你就拥有宽容,也拥有爱,试着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重点突出,每节课的内容应该少而精,不要贪多嚼不烂

有些老师满堂灌,每个知识点都涉及,每个知识点都有很多相应习题,这样表面看很好,掌握的知识多,实际上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顾此失彼。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来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达到提纲结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都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在黑板的醒目位置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四、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

圈点,指阅读时要用一套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它是读、思、记的综合过程,可以促进理解,增强记忆。在指导圈点时,要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要抓重点、难点、疑点。批注,指对文章的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风土认清等加以理解或提示,批注要准确、简洁,在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下进行。圈点批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把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五、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程序和方法,课堂教学时数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不可能篇篇精讲细读,这就需要学生自己真正拥出时间预习、自学。按照老师布置的研讨联系及课前阅读提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预习就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盲目地“走过场”,通过自己的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待到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前提和基础,对刚刚学过的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便于记忆而且不容易遗忘。

六、对教学误区的反思

以前我认为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就是好的教学,现在觉得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不顾来自于学生一方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的思维不能同步,学生只是被动 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这样不是听不懂,便是囫囵吞枣。在课堂的业余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同时也要及时反馈学生,加强效 果回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前没有经验的我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甚至这句话都成了口头禅。殊不知,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 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多元化地评价学生。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在学知识中全面提高其能力。

认清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坚信只要我继续努力,更新观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规范,制订出相应计划,抓好每一步落实,就一定能够让英语课堂出彩。

猜你喜欢

宽容反思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