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
2016-07-05肉孜江`吐尔
肉孜江`吐尔
【摘要】机械制造专业作为实操性极强的学科,在当下的中职教育中大多被割离了生产实践和专业实习的现实条件,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成为了只会说不会做的“眼高手低”的专业边缘人。因此,面临中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职学校必须要重视构建以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定位基础的课程群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 能力本位 机械专业 课程群 教学体系改革
职业学校的机械制造是理工专业中的战斗机,机械基础设计、机械制图、 金工实习、公差与技术、机械制造基础这五门课程是中职机械专业的必修基础专业课,同时也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学科为本位的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我国中职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作为专业院校,定位在高职之下;作为教育机构,社会各种办学团体层出不穷却又参差不齐。所以探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机械专业教育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的现状及分析
1.1专业培养和课程建设没有协同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体系的改革越来越倾向于加大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比重,从经费支持、师资力量培养、就业导向到普通学校向职业学校的转型,于此协同的课程群改革等都作出了很大的导向和支持。但在实际的中职学校发展和专业教育中,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并没有协同开展,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快速,另一方面课本编制远远赶不上技术的革新速度,至于职业学校对机械类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实施就有更大的时滞性了,诸多相关方面的不协调,最终导致学校重视的欠缺、教师教学改革不及时、学生学习模糊技艺不精等消极连带效应。
1.2 以学科为本位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倡导素质教育、开展以能力为教学本位的教学模式国家已经导向了很多年,但我国长期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学科本位教育理念已经深深地刻画在各行各业从事教育职业的专业人士思想中。职业学校一直在提倡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理念并未得到有效的實施。这种种现状约束,使得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事业进站缓慢。
1.3 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论指导天平失衡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用工单位提供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虽然比不上高职学校对培养人才的定位,但是即使是作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基层人才,也要掌握机械制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这不仅是教育的基本认为,更是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谋生立足技能。但当下的中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这些基本的技能,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储备严重不匹配,理论不实、操作不精的现状,让更多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就业的第一步就存在较大的问题。
2.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定位分析
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体系,是一个开放、循环的课程运作系统,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应该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达到学生毕业就可就业的目标。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的理念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对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安排进行系统筹划,及时对课程进行更新、改造,努力实现课程的先导性、适应性及开放性。在基础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开展教学过程,达到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目标。评价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能够检查教学分析、培养目标、管理方法是否按照预定轨道实行并及时做出相应改变。
3.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体系改革的应用实施
3.1 明确办学宗旨,转变办学及发展理念
中职学校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理念。职业学校与普通教育学校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职业学校的定位是为社会各用工系统培养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他们大多是蓝领,工作在生产实践的第一线,是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存在的一个专业技术群体。而普通教育学校更多的是要培养过更多具有专业兼综合性知识的理论型人才,他们擅长的是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技术指导或管理类问题。机械制造专业则具有更明显的代表性,中职学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必须要精通机器的操作,他们可以不需要很清楚设备的运行原理,能让流水线安全、按要求运转即可。即使在这个要求层面上,中职学校为了让自己长青发展,也必须找准定位,转变发展理念。
3.2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院所合作、产学协同运作的办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理论在实践中升华和改进,尤其是机械制造专业的重点发展模式。所以中职学校必须要立足自身资源,不断开拓职业教育与机械制造企业、政府工业发展管理部门、高等科研机构和院校之间的合作模式。首先,坚持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企业战略合作,促进供需双方的共赢发展。机械制造企业通常与世界先进的机械技术紧密接轨,运用着先进的生产线,中职学校与这样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技术实践的生产线;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能更早的引导和选择自己需要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其次,加强与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教学内容改革能力。职业院校毕竟在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而这些恰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不同教育形式相互合作,中职学校及时参考和借鉴高等院校在课程改革和教学经验做法方面的精华,不仅可以提高中职学校师资水平,也能给学生的进一步教育开辟合作渠道。第三,创新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公司化合作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教育体系的智力资源,也能为学生尽早的接触社会单位,提高学习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