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

2016-07-05曾晶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训室基地学院

曾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而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对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西科技学院多年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相关工作,基于“三层次+三平台+三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本文结合江西科技学院实践教学及实践基地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提出改进的办法。

【关键字】实践教学体系 “三层次+三平台+三模块” 实践基地 过程监控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因而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三层次+三平台+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分析和解決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培养和锻炼。

江西科技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层次、专业实践层次和综合实践层次,分别对应专业基础实践、专业能力实践和专业综合实践。基础模块包括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主要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强化独立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模块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强化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模块是以创新学分为引导,以大学生创新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强化适应社会和独立的工作能力。

二、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主要是各类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是高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各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

1、校内实验实训管理薄弱,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内容、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实践教学环节日常管理、制度规范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检查、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等,现有人员配置相对薄弱,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尤为缺乏。各二级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力量同样单薄,实验室管理队伍人员配备同样不足。

2、校外实践基地维系有待加强。江西科技学院内部管理部门掌握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信息滞后,对于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只有实习计划、教学大纲、任务书和实习结束后的实习总结等材料,缺失了对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控环节;其次,基地管理的主体是各二级学院,学院怎样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管理,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学院没有及时和校级管理部门交流、沟通。有些企业早期与学校签订过协议,但由于负责维系和管理基地或由于管理人员更换,企业信息与联系人没有及时更新,因而失去了校外实践基地。

三、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⑴统筹规划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在现有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实验实训室建设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建设校内基地,注重仿真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特别是专业实验实训室,模拟岗位环境,使教学环境和条件接近生产一线。⑵规范校内实验实训室管理。江西科技学院制定《实验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验室开放范围、方式、时间、规程等。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规范项目设置、实验教学过程、实验考核和质量评价。提倡实验室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实验室预约登记,安排具体的实验时间,完成实验任务,取得规定的学分。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⑴建设实践基地完备功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包括企业仪器设备、场地等硬件,更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编写实践教材编写;协议的签订是基地建设的重要标志,我校管理部门要制定关于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范流程的相关文件,建立完善的基地建设及退出机制,规范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流程,做好基地建档及档案保存等相关工作。

⑵建立过程监控机制。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学院内部的基地管理办法,规范校外实践教学教师培养、教材建设、教学计划制定、聘任企业指导教师等相关工作。校级主管部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各学院基地建设情况,深入到各学院的校外基地进行检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础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监督,包括教学任务安排、落实、经费使用情况等。

⑶合理配备管理人员,提高实践基地运行效率。切实做好基地管理人员配备工作,对于规模较大的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外基地多的学院配备至少一位副院长作为基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制度,由挂职教师具体做好学校与基地单位的联系工作,教学安排,资料整理等工作。

四、总结及展望

民办本科院校应通过加强校内投入、争取政府资助、企业赞助等多种渠道,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操作热情,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扩展合作的领域,广泛吸纳社会办学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实现“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3 (07).

[2]许家瑞,周勤,陈步云,程蕾,温光浩.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5).

[3]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沈奇,张燕,罗扬.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36-38.

猜你喜欢

实训室基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学院掠影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