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作业习惯
2016-07-05玉腊
玉腊
【摘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校以及教师的目标都很一致: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作业习惯 教育 基本技能 态度 规范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校以及教师的目标都很一致: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小学低段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业习惯,这是小学生学会学习最基础、最必要的一项任务。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因此要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练习,一旦形成了习惯,也会受益终生。在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尝试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
一、端正态度。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小学生年龄偏小、好玩爱动、天真活泼、抽象说教式不适应学生的生心特点。因此,教师思想上要重视,进行持久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让孩子们讨论态度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一时的失误在工作生产中可能会犯上大错,造成严重损失。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才能做好,如《小猫钓鱼》的故事。教师也可讲古今中外名人小时侯专心学习的故事,也可自编一些教育人专心做事取得成功的故事。利用班队活动开展集中教育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途径。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计算出现错误,在医院要出医疗事故,我国的卫星要上不了天,发射的导弹就会偏离方向,后果是不可设想的。使学生逐步养成作业专心的好习惯。
2、提高家长思想认识。提高家长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书写的兴趣。家长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静心集中精力学习,做作业,将一切有碍于学生作业的活动,尽力与学生作业时间避开,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重视作业登记。
有些学生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常常丢三落四,询问其家长,家长说孩子没把作业抄回家,家长无从检查;有些低年级的学生由家长来接送,学生每天的作业都由家长一手包办――替他抄好,导致学生的潜意识里并没有每天抄作业的概念,当家长不能亲自来接送孩子时,孩子就会忘记或漏抄作业。
因此,我与家长取得配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作业登记本,并利用午休时间把当天作业抄在黑板上,由学生自己抄作业。当学生在校时,由老师或小组长随时抽查孩子的作业登记本是否完整地把当天作业抄好;当家长来接送时,由家长随时检查抄作业情况。同时,还可把这本作业登记本当作家校联系本来使用,老师可把孩子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把孩子在家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样,就避免了孩子因没有完整地把作业抄回家而耽误了学习;学生也养成独立抄作业的习惯;同时家长与老师还能随时反馈孩子的情况,真是一举多得。
三、强化写字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发育和学习本身都具有影响。因此,每次写字时,我都要让学生背一背写字要求:“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沿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并在背口诀时也摆好写字姿势。同时,取得家长配合,让家长在家也能随时督促孩子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经常开展与书写有关的活动,如:书写比赛、书法作品欣赏等。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业本,学习、欣赏各种字体的规范写法,比较优秀书写和普通书写的不同,带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由于经常进行这样的宣传、指导、教育,学生也意识到只有做好正确的书写姿势,才能写好字,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习惯。这样完成后的作业也比较整洁。
四、严守时间
在課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保证上课时间,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教学时语言要精炼,不拖泥带水,紧扣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最佳时间,调动学生大脑、口、手、眼等各个器官的积极性,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保证学生当堂完成,每节课做到按时下课,不拖堂,言传身教,这样坚持下去,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逐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五、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一种手段,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所以,设计作业应坚持“少、活、精”。“少”就是各年级的作业量控制在国家教委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一些“弹性作业”,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个人特点有选择作业的自由。使那些学生中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被作业吓倒。“精”就是作业要避免机械重复,如一题数遍,一词多写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的安排作业练习。
六、教方法,练速度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书写方法,如写字,写前看清字形结构,把握笔的力度轻重适当,姿势端正。如答题,要求读懂题意,理解问题等。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记下起止时间,以便检查评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抓紧作业时间。坚持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
七、认真检查、及时订正
不少学生没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经常提醒学生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作业本发下来,不少学生一般只注意看得分多少,而不留心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因此,必须对学生强调:作业本发到手中,要集中注意力去寻找错误、缺点,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认真订正作业,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作业质量也是一个有利的推动。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 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应在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做好更加耐心细致的工作。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
《给教师100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