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要写作的有效课堂教学

2016-07-05盛玲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词块记叙文要素

盛玲艳

【摘要】本文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中对概要写作所提出的要求,通过调查高中生在概要写作时所存在的问题,根据语言学的输入输出理论,同时结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The Return of the Milu Deer一课为例,总结出概要写作的有效课堂教学。

引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中提出要求考生基于一篇350以内的短文用60词左右概括其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在概要中准确把握原文的要点,准确应用语法结构,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概要写作是浙江高考改革的新题型之一,它是转述文本信息的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它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关注文章的结构安排,有利于学生把原有的文本信息通过内化整合再有效地输出,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写作题型来说,对考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保持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探索新颖的有效课堂训练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概括寫作能力。

前些天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教学的內容是人教版必修二UNIT4workbook里的一篇阅读材料――The Return of the Milu Deer, 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有了自己的感悟,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概写教学有了一定的感悟,下面就以这一文本为题材,谈谈如何对学生们的概写能力进行有效的课堂训练。

必修二Unit4,workbook中的The Return of the Milu Deer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麋鹿的故事,远在明清时代,由于人们的狩猎和滥杀,麋鹿濒临灭绝,所幸的是,通过中英两国的友好合作,麋鹿又在1985年成功地回归中国。这篇课文由于几乎没有学生所不熟悉的生词,非常适合作为学生概要写作的训练内容。

一、理清文本的六要素,架设概写阶梯

Carrel&Eisterhold认为内容图式(即对文章的熟悉度)和形式图式(即对文章的体裁的熟悉度)常常被作为一对相关概念,用以说明不同背景知识对理解的作用。因此首先学生必须学会判断文章的体裁,对于一般的叙事性的记叙文,重点是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when),地点(where),

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和结果(how).关于此类文章,抓住了这六要素,其实就是对文章的概写,因此必须教会学生们通过把握文章的六要素来完成概写任务,这是非常关键的。

开始上课时,教师首先应以“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free time?”和学生们进行热身,活跃课堂气氛,然后通过和学生们的freetalk自然地过渡到a story:Long long ago,there was an old temple,where lived an old monk and a young monk. The old monk told a story to the young one, “Long,long ago, there was......”虽然是一个短短的再简单不过的小故事,但是也能引导学生找出记叙文的几个要素——when,where,who and what happened,使学生感悟到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原来是如此简单的一回事。与此同时,回归文本,教师也可利用相同的办法引领着学生找出文章的六要素when,where,who,what,how和why,理清文章的六要素之后,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文章进行概述。最后,教师为了巩固这一概述文章的技巧,又呈现出另一篇“狼来了”的故事,同样地,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四要素,然后加以归纳,因为有了前面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归纳出这文本的大意,个个脸上露出开心地微笑,甚至还有些学生大喊不过瘾。因此,在这档口,教师应立马展示了当天的家庭作业:选出你所喜欢的一则故事加以概述。

教会学生抓住文本的六要素,就会使得貌似一篇幅长长的文本立马就清晰起来,为原本抽象的概写架设了阶梯,这样学生们只要顺着这阶梯往上爬就可以了,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对文章的概写信心满满的,充满了希望。

二、聚焦文本词块,提供概写素材

程菁华曾在《培养词块学习和运用意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文中说过:词块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具有特定的语义和结构并以固定或半固定形式存在的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式。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提问,提炼出文中的关键词块,根据这些词块所提供的信息完成概写。

举例说明,教师可以从标题The Return of the Milu Deer出发,通过How did the deer disappear?; How did they come back? Who took the deer to Britain? 等几个问题提炼出thanks to, used to, luckily,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It is hoped that..., etc.这些关键词汇,学生输入这些词块后进行内化,然后通过恰当地使用这些词块,再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加以概写。然后教师就可以这些词块为中心,提供给学生一篇七选五的任务型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们结合这些词块对这篇任务型阅读加以概写训练,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学生们掌握了这一以词块为中心进行概写这一写作技巧。

通过这种捕捉关键词块这一训练方法,学生掌握了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这一写作方法,由于有关键词块提供的信息点作为支架,概写相对于学生来说就变得不再是无章可寻了。

三、提炼文本结构,搭建概写支架

结构主义强调认识一个现象必须先明确这一现象的内在结构,因此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文本结构来熟悉文本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学生提炼文本结构这种课堂训练方式,首先教师得引导学生进行语篇的分析,从整篇文章的理解入手,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找出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的整体思路,通过剖析文章的结构使得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从而搭建起概写的支架。

通过提炼文本结构,学生们对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加以整合概括,理清了文章结构,把握了文章的脉络,然后再进行概要写作的训练,从而大大降低了其难度,学生们对这一技巧能轻松掌握。

结束语:

概要写作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但这些能力学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勤于思考,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参考文献】

[1]常万里“以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意识的行动”,《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年第2期

[2]程菁华“培养词块学习和运用意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赵群英“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词块记叙文要素
记叙文阅读专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