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016-07-05郑建奇
郑建奇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也同其他行业同受沐浴、共披恩泽。偏远的云南德宏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教育信息化革命的高潮,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少数民族地区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设计能力低、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有待提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教育的发展。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服务,提高整个的教学质量?本文就以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少数民族地区 应用
当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教育在发达国家相当普及,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逐渐广泛应用时,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德宏少数民族地区也迎来了信息化教育的浪潮。德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稍微滞后,交通不便。因此,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接受新信息,开拓新视野成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德宏少数民族地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后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基本上只能靠政府。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适合教学使用的教育软件跟不上需要
一些学校尝试着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教学软件,虽然初衷是好的,然而这往往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消耗。软件开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对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对学校的管理、教学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开发出真正满足学校需求的软件。
(三)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由于在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地区家庭教育文化落后,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运用正确,网络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而无害。
二、关于多媒体应用的问卷和调查结果
2012年用假期时间,我专门去到了我的母校—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在实地问卷调查时,我根据自己主学的专业制定了问卷调查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发现同学们对电脑的使用有着极大的兴趣,也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但教师自己电脑操作不熟悉、网络使用技能不高。他们不熟悉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这些多媒体设备常常只作为一种摆设。
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德宏少数民族地区多媒体技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差距。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多媒体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各级政府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各级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出台一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在经费投入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力度。例如,对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学校实施专项经费补助,并确保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和维护。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取中央“西部大开发专项”、“信息化专项”、“服务业专项”等一切可能的资金支持。
此外,还应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免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海内外企业家和知名人士为少数民族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进行捐赠。
(二)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
对改革中出现的暂时矛盾情况给予理解、宽容和帮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而学校也要成为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支持者。教师们长期形成的习惯是很难改的,长期形成的经验是不容易放弃的。这就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提供最大的支持,鼓励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并加以落实创造条件。
(三)加大现代多媒体技能培训,用教育理论支持教育实践
教育部门应重视多媒体教学。学校应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培训,让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基础,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如何依据思维规律为学生成功探索创造必要条件;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增加基础设备资金的投入,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培训电脑的基本操作技能、网络使用技术。结合本校实际,能用多媒体上课就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为榜样,并让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帮助其他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协助完成课件开发、设备使用等工作。
(四)提高师生现代化学习意识,重视多媒体管理人才建设
从源头上抓起,让未来的教师从走出校门时就已具备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此师范院校上教育技术课的教师应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
人才是学校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重视网络信息人才工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引进具有高学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担任教学任务,建立一支稳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可确保高校网络工作、信息工作的正常、安全、可持续运行。
首先,在多媒体设备建设应用上调动广大师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普及信息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和机制,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针和要求。其次,教育部门应重视多媒体教育问题:教育部门应培养广大师生的用机意识。
(五)科学规划,着眼未来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实践不但要“请进来”,更要不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信息技術的应用,要“走出去”,建成适应民族地区学校发展的教学资源。能通过网络把我们民族风情、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来了解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四、总结
展望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多媒体教育的前景,多媒体教育的发展中要重视教育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育资源软件、教育教学应用要符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教育观念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教育资源软件是核心,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民族学校信息教育更上一层楼,取得切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进宝,杨雪萍,斐纯礼.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思.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4期
[2]刘建平.大学生德育教育读本—国情、省情、州情及德宏州民风民俗. http://wuxizazhi.cnki.net/ Search/DHJB200803034.html
[3]加涅.教学设计原理.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56页-57页
[4]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件.2006年05期.142-143
[5]张艳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展望.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81114/11035719.html
[6]苗逢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