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2016-07-05陈小琴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

陈小琴

【摘要】适当及时的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的提问是连接教师和学生数学知识和思维交流的重要桥梁,提问不仅仅是促进课堂教学进程正常进行的方法,更是保证学生对知识点完全消化理解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进一步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索研究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问题分析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普遍重视,并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设计并应用到位的数学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尤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不断探索与实践,优化课堂提问,注重提问方式方法的运用,在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实施上探寻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特征及类型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主要特征

对于小学的数学课堂提问而言,不仅是有课堂提问的特征,还要能够反映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其中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问题的设置有着很强的层次性,这一特点的显示主要就是对小学数学思维特点的程度进行的反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内容是由教学的内容直接决定的,所以能够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氛围分为低层次认知提问和高层次认知提问,其中在低层次认知提问方面主要就是知识层次的提问和理解层次的提问一会应用层次的提问。

2.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

按照提问的信息交流方式进行对其加以分类,能够分为泛指式提问以及反诘式提问和特指式提问等。还有就是根据老师的发问方式以及作用进行分类,能够将其分为选择式提问和查考式提问等,按照课堂的提问具体方式能够分为直问以及曲问,快问以及慢问等提问类型。总之,针对多种的提问方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能够遵循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问的真正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缺少问题意识。因为年龄经验的局限,小学生很难对于自身疑点提出准确问题,导致绝大多数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对于疑难点问题主动性不足。甚至还会因为教师的资历水平关系,课堂问题往往质量参差不齐。长此以往,课堂提问对于教学的启发作用不足,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不能达到教学所需效果,课堂提问所带来的作用也会大大缩减。缺乏课堂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对于学生吸引力不足,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课堂积极性。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拒绝回答问题或因心态的不成熟而抵触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班内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导致课堂提问效果不显著。学科思维不足。培养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往往对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很熟练,却难以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导致,更是教师教学过程欠缺思维方式的培养、只注重机械性解题模式导致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具体策略

1、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课堂提问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思维发展特点,以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问而去提问学生,应该问到关键处,问在核心点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2、要有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教师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把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前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尽量使问题显得新颖一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把思维仅仅局限在某一固定答案上。

3、要根据学生的分层进行提问。小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分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让他们稍加思考就能回答正确,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激发回答的欲望。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他们层层突破,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

.4、教师提问还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广泛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实际,增强问题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同时,在提问时教师应从学生整体出发,尤其要注意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敢于回答,并努力回答完善。

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为学生提供运用高水平的思维和推理的机会,发展学生认知水平

数学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一些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解决,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水平。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所提问题,绝大多数属低级认知水平问题,严重缺失高级认知水平,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即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属于知道和理解层次,而较少使用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问题,导致学生的认知活动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不前,直接影响高水平认知能力的发展,制约了学生思维成果的大小,还严重妨碍了他们获得独特而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因此,要尽可能提认知层次高的问题,以期引发学生积极、广泛和有深度的数学思维活动。例如,在学习“可能性”的时候,有这样一道习题:每次箱子里应放什么球?(1)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红球;(2)随意拿一个,一定是红球;这时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无非是放几个黄球和白球,或是只装几个黄球,只装几个白球。若是教师在此时就认为回答完毕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话就会失去好的提问时機,这时教师应适时的增加一个问题:“随意拿一个,可能是红球应怎么放就可以了呢?”这样一个高级认知水平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从现象总结出问题的本质,学会独立的思考,扩展问题,从而掌握学习的技能。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的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要能够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问题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具体化的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对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促进。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