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北“巴山背二歌”之音调类型与形态特征

2016-07-05陈国志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民族音乐 2016年2期
关键词:声韵巴山音调

陈国志 张 浩(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川东北“巴山背二歌”之音调类型与形态特征

陈国志 张 浩(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巴山背二歌”是曾经广泛流传于四川东北部一带的独特民间歌种,其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及开发与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曾通过资料收集、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其产生与发展的人文背景、各种现状及相关问题等撰文做过一些分析探讨。本文将进一步对其音调类型、不同类型的结构与材料发展手法、调式与音调结构及旋法特征等具象的音乐形态做深入解析,以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本质特征,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打下基础。

“巴山背二歌”的音调类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多次民歌收集整理活动中,收集到“巴山背二歌”的歌词不下上百首,但是其音调唱腔并不丰富。在笔者目前所收集到的近20首词曲完备的“巴山背二歌”中,其曲调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型:其一以达县的《背起背子难上坡》为代表,其二以宣汉县的《天上落雨地下稀》为代表。其中又以类型一最为典型、曲目最多,在整个川东北地区及附近都有流传。

1.类型一:《背起背子难上坡》

该曲不仅分别收录在《达县民间歌曲集成》 (以下简称《达县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 (以下简称《四川集成》)中,也是被其他专家、学者在其论文、专著中引用频率最高的一首,如江明惇的《汉族民歌概论》、匡天齐的《四川汉族民间歌曲述略》中均将此曲收录或列举。谱例一:

还有多首“背二歌”在音调结构、旋法、调式骨干音与落音等方面均保持着与此曲的相似性,仅节奏节拍、个别音调及歌词内容上有所差异,如《万源民歌集成》中的《郎门对到姐门开》 《背二哥我那奴的人》,《达县集成》中的《通南二江好小脚》 《十冬腊月穿一层》,以及筝鸣先生在其文《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征》一文中列举的第一首等[1]。此外,在《四川集成》中收录的“背二歌”中还有两首离万源、巴中等流传核心地带稍远的“背二歌”,即旺苍县《背架弯弯像只船》和南部县的《清早起来走上梁》,虽在旋律音调上与《背起背子难上坡》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偏离,但在结构、骨干音级、调式等方面依然保持着质的统一性,均属于同一类型。

2.类型二:《天上落雨地下稀》

在《达县集成》及《四川集成》中均收录有流传于宣汉县的“背二歌”《天上落雨地下稀》 (见谱例二,两本集成中所记旋律又有所不同,详见后述),其材料、结构乃至调式等都与类型一“背二歌”有所不同,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与其相似的类型,其是否是在另一个“背二哥”群体或另一地区所演唱流传的“背二歌”,抑或有其他更深层次的人文背景,目前还不得而知。在《达州民歌集萃·原生态卷》 (以下简称《达州集萃》)中收集的一首流传于开江(与宣汉毗邻)的“背二歌”《一天行路八十里》,其音调与歌词都与该“背二歌”属于同一类型。谱例二:

除了上述两种音调类型以外,还有少数介于二者之间的类型,如《达县集成》中的《郎在走来妹在看》 (该曲也被筝鸣先生在其文《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征》中列举)、《万源集成》中的《好耍不过背二哥》 《达州集萃》中的《背老二挑老三》等,这些“背二歌”的音调并不典型,只是在上述两种类型音调基础上或分裂出一些音调杂以其他音调,或将上述两种曲牌音调加以糅合。

3.“歌牌”的形成

在过去大巴山一带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的时代里,“巴山背二歌”的流传地域却又如此广泛,但其旋律音调却基本保持着这种“移步不换形”的板腔化、程式化传承与发展特征,这说明“巴山背二哥”这一特殊劳动主体在大巴山、米仓山一带具有相当集中的群体活动性,各地的“背二哥”们又有着自发而广泛的交流性;同时,相对于其他劳动群体来说,从事“背老二”工作的人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封闭性,有些甚至一生都从事背运工作,很少从事其他劳动。他们经常成群结队穿梭在巴山蜀水,或众人齐唱,或一唱众和,见什么唱什么,根据同一曲调即兴编词,“在相对固定的曲式及调式的框架内自由地抒发着自己赤裸的美学观点和美学情趣”[2]。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巴山背二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状态,具有很强大的阻抗力,以致接受外来的音乐信息比较滞慢”[3]。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巴山背二歌”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民间歌种,其音调旋律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逐渐形成“歌牌”[4]。尽管它的音调较少受到其他体裁民歌的影响,但它却深深影响着巴渠地区其他的音乐体裁形式,如巴渠地区的一些山歌、薅秧歌、放牛调也渗入了“背二歌”的音调,笔者也将在今后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类型一:“背二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1.结构与材料

此类“背二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属于典型的“原生性自由节拍”类型。从该类型的记谱看,多记成2/4和3/8的混合拍子,且有多处自由延长的时值处理让演唱者自由发挥。也有记成2/4单拍子类型的,但观其旋律并没有规律性的节拍重音循环,应是人为记谱不准确所致。这种节奏节拍必然伴随着结构与材料的“放浪形骸”:基本结构可看作是由上下两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每个乐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但句与句之间、乐节与乐节之间的结构并不对称、方整;每一个细分结构之间均为承递与引申发展的关系,旋律线条一气呵成,没有原样的重复或再现。自由的节奏节拍、散漫的速度,却又保持着各个骨干音调的稳定框架,使其具有一种“形散而神不散”、外松内紧的结构张力。

在演唱的开始和结束,通常都伴有一声高昂而极富特色的吆喝(或称为甩腔),音调成一个先上扬再下滑的滑音。开始的吆喝声是背二哥们在背着沉重的货物蹒跚前行需要歇气时,将货物撑在T字形“打杵”上后,那瞬间的轻松快感而不由自主发出的咏叹,同时也是即将起歌抒情的清嗓和准备;结束时的吆喝声是背二哥们在歇完气、唱完歌后又不得不提起“打杵”继续前行前的一个呼吸和准备。从收集到的曲谱记录看,其吆喝声有些记有音高,有些只是一个节奏滑音记号,也说明这是一个音高游离和长度自由的呼喊。

2.调式、音调结构与旋法

关于“巴山背二歌”的调式,正如四川音协蒋筝鸣先生文中所言:“将收集到的所有背二歌曲谱作一分析,发现其调式全是民族五声徵调式。这在巴山民歌中极具典型意义”[5]。在笔者收集到的“巴山背二歌”中,同样发现绝大多数“背二歌”为五声音阶且五音齐全的徵调式,其中又以流传更为广泛的类型一为代表。这类“背二歌”的调式支持音(即上句的落音)大多为商音,与下句的终止音形成上下五度关系,与南方的很多徵调式民歌支持音相同。按理,这类徵调式民歌的特点是“上句终止较下句终止轻柔,下句终止稳健,因而音乐一般比较柔和、甜美”[6]。但事实上这类“背二歌”却并不具备“柔和、甜美”的风格,其原因既与音调旋法有关,也与其自由的节奏、高昂的音区、散漫的速度、呼喊式的演唱方法及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方式等方面有关。

此类型“背二歌”的旋律音调结构以la-do-re窄羽声韵为主,间杂以少量其他声韵。在开始和结束分别以so-mi-re和do-la-so两种相同音调结构(窄徵声韵)行腔,形成一个八度五声音阶内下行五度平移;do-re-mi的近声韵结构只作为过渡存在;上下两句分别以la-do-re上行、do-la-so下行的窄羽、窄徵声韵做终止,一开一合、遥相呼应;全曲没有la-do-mi类型跳进的五度三音列小羽声韵音调结构,当与“巴山背二歌”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强度有关。从旋法上看,这类“背二歌”通常以级进和曲折小跳为主,但因为其音区较高,通常最高音在小字二组A音左右,最低音也不会低于小字一组的G音,从而形成高亢的呼喊性音调。整个乐段4个乐节的句读落音分别为宫、商、宫、徵,使其整个旋法进行成先扬后抑的总体态势。各种表现要素结合,使此“巴山背二歌”听来质朴坚韧、悠远苍凉而又荡气回肠,既有别于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也不同于江南民歌的抒情婉转,歌声里似乎蕴含着“背二哥”们对现实的无奈和挣扎,又似潜藏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类型二:“背二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1.结构与材料

此类“背二歌”的节奏节拍依然保持着自由与即兴性,通常以2/4拍为主,杂以4/4、3/4、1/4拍子形成混合拍子。但不同于类型一的大量弱音起拍,而是每个乐句均在强拍位置起音,因而其弹性张力较类型一小,在结构上也表现出较类型一规整。其整体曲式结构接近于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首段由两个乐句构成,前一乐句“高开低走”,结束下行落于主音;后一乐句先是三小节1/4拍有板无眼的加垛结构,节奏变得密集,与前乐句的情绪对比更加强烈;随后节奏拉宽,回到第一乐句情绪,结束仍落于主音。在此两乐句之间有一个巧妙而富有特色的“桥腔”做连接过渡(见谱例中5~6小节),使下一句的引入自然而顺畅。其吆喝式的“甩腔”不同于类型一用在开始和结束,而是用在了上下两句之间。后乐段的前一乐句音区压低、起伏变小,音调有所改变与首段第一乐句形成“同质”对比;中间的桥腔连接及第二乐句是首段相同部分的原样再现(歌词有变化)。从此类“背二歌”的规模、结构、节奏以及桥腔、垛句、再现等手法的运用看,似乎其艺术性更强,甚至带有人为加工的成分,其成因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2.调式、音调结构与旋法

此类“背二歌”的代表《天上下雨地下稀》在《四川集成》和《达县集成》中因版本差异而表现出调式与音调的声韵结构不同:在《达县集成》里记成徵调式,内部音调结构及结束终止均以so-la-do窄徵声韵为主;而在《四川集成》中却记成的是羽调式,内部多处记谱都比《达县集成》中提高了二度,音调结构与结束终止变成了以la-do-re窄羽声韵为主(见谱例二)。但两个版本所记的演唱者、收集者、记录者及整体结构、材料发展手法都相同,颇为令人费解。不知是因为这本就是两首“歌牌”相同、音调略异的“背二歌”,还是不同集成编辑者的“好心”修改,或者是该“背二歌”演唱本身就比较自由即兴、音调游离而难以准确记谱等原因,导致二者表现出调式与音调结构不同而形成风格上的差异。笔者也曾走访咨询过达州及宣汉的相关人员,演唱者及记谱者或已仙逝,或已联系不上,原始音像资料也早已遗失。因此,究竟哪一个更为准确难下定论。

此类“背二歌”的旋法与第一类既有相似,亦有不同之处:一是仍以级进和小跳进行为主,但旋律线较类型一稍平稳,内部的小环绕曲折进行也更多;二是各个句读落音态势不一样,两个乐段的4个乐句均落于羽音(《达县集成》版本中为徵音),呈较平行、平稳的态势,只是中间的桥腔终止略有上扬;三是“高开低收”的冠音式发展不仅体现在全曲的开始和结束,也体现在各个乐句之中,但起伏感没有类型一强烈;四是高音区带来的高亢、呼喊性音调与类型一相同,音域也在小字二组的A和小字一组的G之间。

结 语

透过上述对“巴山背二歌”旋律音调的分析,我们可以管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与形态特征,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欣赏、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美韵,更有利于我们有效地传承、创新、弘扬这一艺术形式,例如可根据其节奏与旋法特征来创作具有一些巴山风格与特色的音乐作品,或者利用其中的一些特性音调为具有巴山风味的音乐作品编曲、配器等。这不仅能够对“巴山背二歌”的保护与传承发挥巨大作用,且对于地方文化的建设与繁荣也极具价值和意义。笔者也认为,对于当前诸多濒临消失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当在对其音乐形态及艺术内涵进行充分理论分析与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寻觅有效的、实用的、可持续的活态传承方式,才是拯救这些艺术形式的根本办法。

注释:

①该集成由四川省达县地区(今达州市)文化局编,1983年出版。

②该集成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ISBN中心,1995年出版。

③该集成由万源县(今万源市)文教局、文化馆编,1983年出版。

④该集成由达州市文化和广播影视局、达州市文化馆选编,2012年出版。

[1]筝鸣.“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J].音乐探索,2008 (1):10~12.

[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8.

[3]陈国志.川东北独特歌种——“巴山背二歌”之相关问题探讨[J].艺术研究,2014(1):36~37.

[4]刘正维.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

四川文理学院2013~2016年校级教改项目《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2013JY28); 四川音乐学院2014年研究生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巴山背二歌艺术形态及传承与弘扬研究》(项目编号:CYYJ201405)。

猜你喜欢

声韵巴山音调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巴山送红军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儿哥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普通话声韵配合表的规范问题
湖北田歌旋律三声韵命名及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