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大质量观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
2016-07-05唐飞云
唐飞云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试论基于大质量观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
唐飞云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本文探索了基于大质量观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内涵,分析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提出了以“三主体驱动、四平台建设、五方联动”的新模式解决问题的策略.
大质量观;专业教学团队;模式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提出:“要加强专科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发展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然而强化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关键靠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师,因此,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非常有必要.
1 基于大质量观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内涵
大质量观属于质量管理的范畴,它认为品质管控不再局限于生产、研发部门,而是整个公司各部门都应全面参与,以便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其实质是跳出了狭义的“质量”概念,理论上把之前理解为“质量”管理仅是质量监管部门的职责拓展到了过程质量、经营质量和发展质量各方面,建立了全过程和局部结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这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大质量观来研究专业教学团队就不能仅局限教师业务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而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教师的全面发展、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等宏观要求,也要考虑教师个体的综合素质状况、业务能力、幸福指数等方面.与传统的质量观相比,大质量观内涵外延更丰富:一是内容更丰富.以大质量观评价专业教学团队质量时,更加注重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与社会需要的联系以及与个人生存能力的联系;二是关注对象更科学.大质量观更加注重教学团队每个教师个体及成长情况,注重教师为个人成长奠定基础的功能;三是评价更趋实际.大质量观的评价不再只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其评价主体应涉及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在追求内部治理和能力建设时,还应更加注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突出的问题
2.1 教学团队发展定位模糊
一是高职院校真正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与阶段目标较少,以此为依据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发展方向就更少,造就教师发展目标不清,团队努力方向不明.二是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建设实际和教师发展特点来合理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做的不够,教学团队的科学规划,有效融合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形成自有专业特色或品牌还不够深入,处于粗浅层面.三是根据专业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对团队教师需求结构及发展规划不到位.特别是专兼职教师比例的配置、基于课程需要的专业教师梯队的建设及基于教师能力与发展规划有效匹配课程建设的需要上考虑较少,常出现需有某方面特长或能承担重任的教师缺失.
2.2 团队成员缺乏共同愿景
专业教学团队各成员一方面因毕业院校不同、研究领域不同、主攻方向不同,持有不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理念.尽管在同一个教学团队,在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难免不存在分歧,初期团队群体目标分散而缺乏共同愿景,不能形成合力致力于团队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团队局限于带头人领导力.成员之间如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之间,不能有效的开展交流、合作与研讨,很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研究等方面也难以形成团队合力,更不能结合考虑成员个体发展与理想,团队共同期望难以有效形成.
2.3 成员考核激励机制缺位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存在轻团体重个体的现象,如考核激励措施上,对教师激励考核规定多且具体,对团队总体层面则考虑比较少并且模糊.在组织和管理上,关注团队成员负面、消极的工作行为多,激励成员主观能动性、个体获得感和集体归属感具体措施少;在专业带头人工作上,较少考虑过多考虑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较少考虑对成员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及发挥成员专长,也较少考虑促进个体成长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此外,高校从团队层面进行考核和激励的具体措施就业少.以上往往造成团队间不好比较、成员间难以互信和认同,不利发挥教师专长与成才,导致教学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2.4 外部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同样离不开外部环境和支撑体系.高职教育理应在开放的体系下运作,关门办教育,闭门授课等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教学团队建设也一样须在开放的大社会环境下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不少专业教学团队在建设时仍未理顺或很好利用这一关系,如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实践等基层组织仍按本科院校模式设置,有待优化重构和创新;信息共享、校企合作等平台仍停留在简单意义上的满足使用或表面工作上,有待深化以争取更多校外资源;卓有成效的教学团队建设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有特色的专业团队文化建设仍有待加强,以引导团队建设健康开展.等等.
3 “三主体驱动、四平台建设、五方联动”模式(见图 1)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策略
图1 基于大质量观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新模式
3.1 围绕“课程—教师—学生”三方需求驱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1.1 专业课程建设需要驱动教学团队建设.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需求,构建特色专业体系和特色专业群,适应新常态、新技术和新业态实际,关键在课程建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强化诸如课程资源库等项目建设,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及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因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单纯依靠过去传统教师个人“单兵作战”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迫切需要专业教学团队凝心聚力依靠集体共同努力,方能满足新常态下课程建设需要.
3.1.2 教师成长成才驱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师的全面发展,在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单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须借助教学团队坚强的后盾支持.当前不管是从国家,还是地方,都在推行以项目为载体实施专业或课程等建设,已成为专业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不少项目申请,很难以个人力量立项或高质量完成.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借助团队集体力量,群策群力不仅可争取项目或课题,在专业或课程建设中也有所建树,也有助于教师个体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自身的成长成才,增强获得感.
3.1.3 学生多元化需求驱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情转变及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结合学生个性、成长与经历的多样化、差异化导致学生对课程教学多元化需求等因素,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赋予了更高要求.当前要提高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凸显高职学生主体地位是重中之中,只有从学生主体出发考虑,进一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方能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受学生欢迎,也才能取得实效.对此,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强化专业与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资源建设等措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3.2 开展“四平台”建设有效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2.1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团队业务能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可通过创新校企合作育人途径,进一步加强与外界交流与合作,以 “股份制”、“共赢”等多形式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教师培训基地等形式增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引导教师服务企业,加强自主学习,提升每个教师个体业务能力来实现提升整个教学团队业务能力水平.
3.2.2 构建项目研发平台,提升团队科研能力.通过制定科学的且倾向青年教师科研政策,搭建科技项目研发中心或基地,组建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单位的科研团队开展项目研发,以科研、项目研发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带动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向突出专业特长,发挥个人优势,研发层次多、领域广、能力强的科研团队转化,推进专业教学团队提升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3.2.3 构建师资整合平台,稳定团队师资力量.本着“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动态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优化师资配置,稳定师资队伍,实现优秀师资资源共享.一方面要加强团队教师内部培养平台建设.推进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从教师“传帮带”、教师下企业实践、校企互训、校校互训等渠道强化团队专任师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外部引进平台建设.依托校企合作、校友会等途径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从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企业实践等方面,严格规定入库师资遴选条件,遴选一批来自建筑企业、政府、行业院校等单位的优秀人才成为团队兼职教师,以充实团队师资,稳定队伍.
3.2.4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教育数字资源.一是加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可依托图书馆,引进丰富的数字资源,满足专业团队教师教学资源的查询、学习、共享,提升专业教师业务能力,为构建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奠定基础;二是加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要结合专业与课程建设、学生培养需要,开发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平台,满足教师建设专业和课程的需要 (如教学资源库、精品专业等建设)、团队教师的学习与交流需要及教师与学生互动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3.3 实施“五方”联动扎实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3.1 加强与宏观管理调控部门的合作.政府教育行政机构是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是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系列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作为高职院校和专业教学团队应认真领悟相关政策或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当前不少地方在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时,以项目为载体,在确定的建设期内,赋予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实施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应以此为契机,以项目为载体,科学设计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目标实施建设.
3.3.2 加强与行业监管部门的合作.行业监管部门往往是教育行政机构授权的第三方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的评估、督导、检查者.高职院校和各专业教学团队要加强行业监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缺点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并按团队建设政策要求,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认真完成每项建设任务.
3.3.3 发挥校友资源的积极作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涉及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需要了解生产一线和职业岗位实际需求,还需要现场实际的素材,才能满足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而校友资源是团队建设等建设最廉价的资源,也是最有效的资源.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才能更有利于团队的发展及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3.3.4 注重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引领.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它决定了专业教学团队水平的高低.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品德高尚,治学严谨,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强,在行业技术领域中有较大影响力等特点.对此,一要加强团队带头人遴选,摒弃论资排辈,如实将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思想品德高尚、组织领导力强的教师选为团队带头人.二要加强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可按专业教师、专业骨干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的次序培养带头人或做人才储备.三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学团队带头人考核即要注意结果考核也要注重过程考核,确保专业团队带头人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实施团队建设.
3.3.5 发挥课程负责人的关键作用.课程建设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心,起着学生和教师良好互动的桥梁作用,也是评价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指标.因此课程负责人的作用不言而喻.一要发挥其凝心聚力作用.课程没有负责人就会各自为政,良莠不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二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利用其丰富实践经验带领课程组人员集体完成系列课改与教学资源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师资后备人选.三要利用其丰富的社会关系开展校企合作,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和市场接轨,更好地服务于课程建设.
4 结束语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成就教师的重要内容,要建设符合学院实情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还是比较复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自 2014年实施了“三主体驱动、四平台建设、五方联动”模式,专业团队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果丰硕,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高,缺课率明显下降.先后建成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开发了10余本校本教材、5门优质教学课件、2个课程资源库,申报了 2个省级科研项目,协办了骨干教师国家培训,与湘潭天易示范区政府等 20余家政企开展了合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建立“业务精湛、品德高尚、区域示范、效果显著”的专业教学团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只是管窥之见,期待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与研究.
[1]程琦清.运用“大质量观”的理论与方法提升企业管理质量[J].企业技术开发,2014(08):27-28.
[2]景有林.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9(06):59-60.
[3]陆立才,沈进城.建立“五轮驱动”培养机制加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5(3):74-76.
[4]邵建东,王振洪.高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及其整合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168-170.
[责任编辑:张瑜东]
On the New Model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at Quality
TAN Yunfei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Xiangtan 411101)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quality,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The new mode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three main drivers,four platform construction,five party linkage”was proposed.
high quality view;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mode
F 270
B
1672-402X(2016)08-0104-04
2016-03-20
201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省级一般课题“基于大质量观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为例”(批准号:XJK015CZY014)阶段性成果.
唐飞云(1979-),男,江西万安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和商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