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讪河道整治工程设计研究
——以杨梅坑河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为例
2016-07-05江锦燕
江锦燕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 518020)
城讪河道整治工程设计研究
——以杨梅坑河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为例
江锦燕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518020)
【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河道,使城市河道变成纳污通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为此要积极推动河道综合整治,以解决河道内涝水浸及沿线水景观问题,改善周边水环境。文章以深圳市杨梅坑河道整治工程为例,从堤岸整治工程、设施完善工程和景观环境工程等方面探讨了河道综合整治设计措施,可供参考。
【关键词】杨梅坑河堤岸整治设施完善景观环境
1 项目概况
杨梅坑河位于大鹏新区南澳街道东山社区,河道为“山+小镇(杨梅坑)+海(大亚湾)”空间布局,向北流经杨梅坑、新东路,在杨梅坑口汇入大亚湾。杨梅坑河河流全长为4.65km,流域面积10.05km2,该河流为感潮河流,感潮河段长约0.7km。依据不同的形态分为三段,依次为上、中、下游,上游为河流发源至左一支流口,长4.0km;中游为左一支流口至新东路桥,长0.50km;下游为入海口至新东路桥,长0.15km。
依据《大鹏新区保护和发展规划》,杨梅坑所在桔钓沙片区,为大鹏新区规划确定建设的四个特色旅游区之一,以运动休闲为主题,包括北部滨海活动度假区、中部滨海运动型游乐区、南部生态旅游服务区,以保护为先,低强度开发,以运动休闲为主,含少量培训、疗养等功能,重点发展滨海旅游、航海、山野活动、沙滩运动和水上运动等。
杨梅坑河的现状环境与建设国际化的四个特色旅游区的总体要求极不相符,杨梅坑河的治理势在必行。
2 杨梅坑河的现状及整治思路
(1)防洪现状。杨梅坑河沿线未划定河道蓝线和管理范围线,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沿河管理和防护设施缺乏。整体风貌上河道下游入海口段为建成区河段,城市人工化河道形象,河道岸线平顺,浆砌石挡墙结构,矩形直立式断面,上部有栏杆,沿岸停靠小型渔船和游艇等,沿河建有居民商铺和餐厅致使同行受阻;河道上游基本上为自然生态型河道,基本上无路通行,现状为爬山沿河溯溪基本上通过河道内的卵石逐级逐步通行。
(2)沿河水质现状。杨梅坑河上游无水库截流,河道可常年保持生态基流,同时下游区域两岸开发密度不高,排放口也相对较少,沿杨梅坑中下游只有两个排放口未实施截污,左右岸各1个,对水质污染较少,因此河道水质相对较好。
(3)生态景观现状。河道上游为山间溪流汇聚,两岸水土保持良好,水质情况较好;中下游流经村庄及旅游休闲区,人流量较大,有部分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河道两岸空间绿化少,河道被侵占,水环境生态平衡已经遭到较大破坏,周边环境脏乱,河道周边生活环境景观受到破坏和影响。
根据杨梅坑河现状分析,应对河道采取有效的整治。在防洪潮方面,调整河道断面形态,丰富断面形式,为亲水和管养创造便利条件。在生态景观方面,根据河流两岸以及片区的城市发展定位,采用河沿岸打造“山林型”自然生态休闲系统。
3 综合整治工程措施
3.1堤岸整治工程
本次设计结合考虑杨梅坑河河道宽窄变化、堤岸覆绿改造等情况确定堤岸断面形式,具体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入海口至新东路桥(设计桩号0+00.00~0+ 144.97)。该段根据防潮要求改造现有河道断面为复式断面,拆除破旧浆砌石挡墙结构,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浆砌卵石护脚防冲,多年平均潮位以上设置一级亲水平台以满足亲水需要,一级平台以上设防浪块石护坡,堤顶设防浪墙和巡河路(兼做绿道)。如附图。
附图 入海口至新东路桥段横断面图
(2)新东路桥(设计桩号0+158.7~0+180.6)。该段基本保持现状河道底宽36.2m和河底高程-0.10m,左岸拆除现状已有居民私建挡墙,新增一级挡墙(高1.8m)兼做平台(宽2.5m),平台后新增二级挡墙(高2.3m),挡墙顶部空间设巡河路;右岸维持现状浆砌石挡墙和上部钢筋混凝土挑台。
(3)右岸支流入口(设计桩号0+335.46~0+283.56)。该段基本保持现状河道底宽20.5m和河底高程0.10m,左岸拆除现状浆砌石挡墙,新增一级挡墙(高1.8m);右岸新建一级埋石混凝土挡墙,上部边坡采用浆砌石护坡防护,顶部设置栏杆和绿道。
(4)左岸支流入口(设计桩号0+459~0+578)。该段基本保持现状河道底宽14.0m和河底高程(0.8~3.0)m。左岸拆除现状浆砌石挡墙,新建石笼挡墙兼做绿道平台。右岸以现状岸线拆除原有破旧卵石砌筑结构新建石笼挡墙,堤顶平台设置绿道,并采用浆砌石加固现状边坡。
3.2设施完善工程
3.2.1慢行系统
(1)沿河慢行。沿河慢行系统包括干流和天然潭支流慢行系统,慢行工程设施依据河道的特性以及现状河道岸顶的通行方式确定。考虑到杨梅坑河道具有良好溯溪的天然基底,在上游河段,慢行系统分为水中和岸上两个独立系统,同时实现水中游和岸上行。
(2)跨河慢行。沿河慢行系统分为可亲水和不可亲水两个类别,可亲水则依靠设置在壅水堰上的汀步来实现。对中游、上游有河心洲的河段,则利用河心洲作为通道,两侧分别采用汀步连接。本工程干流分别设置2处低堰、2处河心洲汀步,干流与天然潭支流和右一支流分别设置1座低堰和汀步,共计4处低堰和汀步以及2处河心洲汀步。
3.2.2防护栏杆
从防落水角度出发,临河处设置仿木栏杆,结合埋石混凝土挡墙、石笼挡墙以及栈道、桥梁布置,经统计本工程须设栏杆长3.15km。
3.3景观环境工程
随着河道水利建设后的河道景观改造,河道将形成“一带三区三节点”的景观格局。
一条生态带:杨梅坑河水生态景观带。
三个滨水风貌区:杨梅坑河形成上游滨河游憩区,中游休闲运动区,下游碧海眺望区。
三个景观节点:曲广汇芳、花溪叠瀑、滨海休闲绿道。
3.3.1河道分区设计
(1)碧海眺望区(设计桩号YMK0+00.0—YMK0+376.0):该段河道基本为自然的溪流状态,有着良好的生态基础。两岸绿化空间较少,设计巡河路兼绿道,并设置告示牌,让人们在休闲运动的同时了解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2)休闲运动区(设计桩号YMK0+400.00—YMK0+478.71):该段左岸有绿地可以景观设计,设计中绿化面积约2 724m2。河道形态自然多姿,设计保留了河道的原走向,对右岸边坡设置休闲绿道。对左岸绿化做梳理、提升,利用现有山林地形高差和植被,在河岸局部建设景观休闲带,丰富河道景观层次和活动类,增进人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3)滨河游憩区(设计桩号YMK0+500.00—YMK2+084.80):该段河道因景观设计范围有限,且现状有一个鱼塘,规划及根据现状将该段设计为休闲垂钓区。河道右岸结合山体设计不同主题的观赏景点,打造自然野趣、生
4 水库高水位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1)高水位运行时的弃水可能。以茜坑水库为例,城市供水量逐渐稳定有一部分余水可能在水库高水位运行时出现弃水问题,由于水库年来水的不均衡性,水库在调蓄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在水库运行过程中结合供水现状开展预测工作,制定可行的对策。在实际应用中,在满足防洪、灌溉和下游涌水的前提下,更需预测降水量的大小,估算可能产生的径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保证弃水量在径流时段最小,提高水库的调节效益。
(2)推进地表水和水库水的调度。对水库调蓄功能进行优化,相关部门必须通力协作,在丰水年多用地表水,加强可靠地联调,加快水库取水设施的建设。在政策上适当调整地表水与水库水的售水价格,提高自来水厂的积极性。另外可以统一管理市内水资源,利于地表水和水库水的联合调度。
5 结 语
本项目是在已建工程的基础上扩建的,原有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发生,且负面影响是轻微的;泵站工程、输水管线、隧洞等工程,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在使用期几乎不存在新增的负面影响,且施工中的影响是可控制的,所以项目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和短暂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控制“三废”的排放,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同时做好环境监测,抓好安全生产,并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做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李健晗.供水水库在正常水位运行期间的输水构筑物设计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22(8):161.
[2]方军旗.水库建设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水力发电,2012,38(12):57.
[3]张东波,徐海燕,肖敏杰,等.给排水方案设计[J].给水排水,2014,40(1):94-96.
作者简介:江锦燕(1981-),男,广东深圳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