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弈论的民营企业在军品市场中的利益分析

2016-07-05蒋玉娇谢文秀

装备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博弈分析市场准入民营企业

蒋玉娇, 谢文秀, 屈 亮

(1. 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 101416; 2. 装备学院 装备采办系, 北京 101416;3. 空军装备部 军通部, 北京 100843)

基于博弈论的民营企业在军品市场中的利益分析

蒋玉娇1,谢文秀2,屈亮3

(1. 装备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 101416;2. 装备学院 装备采办系, 北京 101416;3. 空军装备部 军通部, 北京 100843)

摘要对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进行博弈分析,有利于解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分析了军品市场博弈主体的行为和动机,构建了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博弈经济模型,对民营企业与军品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政府通过合理地设置准入门槛可以保证军品市场最优的经济规模,提高民营企业获得军品订单的概率可以减少寻租情况的发生,以及以军方需求偏好为导向可以增加订单量等客观规律。

关键词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博弈分析;消费者偏好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推进,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近年来虽然国家颁布了许多政策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扫清了障碍,但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是一个涉及多方主体的复杂博弈过程,市场中各主体对民企参军采取的措施和反应各不相同[1]。运用博弈论方法对民营企业与军品市场中各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理清军品市场中各主体的行为动机,有利于发现影响民企参军的内在原因,使政府和军队在军品市场调控中做到有的放矢,为进一步消除军品市场壁垒提供依据[2]。

1博弈主体及其动机、行为分析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博弈论为基础的应用模型在经济学中得到迅速发展,到80年代博弈论已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民企参军就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因而本文尝试使用博弈论对民企参军过程中各博弈主体所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的最佳应对策略。

1.1军品市场的博弈主体

传统的军品市场主体主要由政府、军队和军工企业组成。政府部门在军品市场中担任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的角色;军队作为军品市场的采购方提出军品的采购需求;军工企业承担着我国军品科研、生产、维修保障等任务,是军品市场的主要生产者和供应商。

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军品的研制生产中,使军品市场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当前军品市场有4个博弈主体:政府、军队、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文中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

1.2各博弈主体的动机及行为分析

政府是军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制定者,主要负责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法规制度,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破除“民参军”过程中的壁垒,构建统一的军民融合信息平台,并通过科技项目、军民标准、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等手段对军品市场进行调控。

军队作为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与采购者,通过制定和调整武器装备采购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可以使军品市场的卖方主体多元化,更好地实现武器装备的竞争性采购,达到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性能优良的武器装备的目的。

军工企业作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我国绝大部分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任务。随着民营企业不断涌入,在一些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领域改变了军工企业长期以来“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为维护自身利益,在位企业必然通过各种措施阻挠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先进的技术往往首先被应用于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因此民营企业又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下军品市场的生力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进入军品市场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不仅可以享受军品免税政策,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和品牌效应,因而民营企业有很高的“参军”热情。

各主体在军品市场中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各博弈主体在军品市场中的作用

2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博弈分析

2.1民营企业在军品市场中的博弈经济模型

设qi代表企业的产量,ai代表企业的边际成本,Pi= Pi(qi)代表逆需求函数(P是价格),Ri(qi)代表企业的利润函数(其中i=1,2,1代表军工企业,2代表民营企业)。企业总收入函数为RTi= Pi(qi)×qi,生产成本函数为Ci(qi)=ai×qi。

由于武器装备订货总量通常是根据部队实际需要和作战部署等需求按计划给定的,所以实际中q1=q2=q0。在没有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情况下,军工企业垄断着整个军品市场。按照现行军品“(1+5%)×成本”的定价模式,军工企业预期的收益为

(1)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大背景下,理想的军品采购模式是通过竞争性采购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此时军工企业的收益也随之变化。军工企业预期的收益变为

(2)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需要进行前期的资金投入,令其需要付出的成本为Z,民营企业的成本函数修正为Ci(qi)=ai×qi+Z。民营企业预期的收益为

(3)

2.2民营企业进入与政府接受的博弈

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进行博弈时,民营企业的战略集是{进入,不进入},政府的战略集是{提高门槛,降低门槛}。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过程是:民营企业被军品市场高额的利润吸引准备进入,首先对自己的产品、技术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评价,估计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较在位企业产品的优越性,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进入军品市场。如果企业发现自己的实力与在位企业相差悬殊或者进入军品市场前期需要付出的代价过大,就会放弃进入,博弈结束;如果企业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进入军品市场,则需要做前期的资金投入,使自身满足进入军品市场的条件,然后向政府和军队的有关部门提出申请[4]。如果政府拒绝接受民企进入的申请,则博弈结束;但政府出于理性考虑通常会接受民营企业的申请,因为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会使装备市场规模增大,激发军品市场的竞争机制使武器装备的平均成本降低,增加消费者剩余,节约装备采购经费,如图2所示。

图2 军品市场企业数量增加前后的需求曲线

图1中横坐标Q代表产量,纵坐标P代表价格,AC1是在位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MC1是在位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MR1是在位企业的边际收益,Pm1是需求量为Q1时装备的价格,AC2是企业数量增加后的平均成本曲线,MC2是企业数量增加后的边际成本曲线,MR2是企业数量增加后的边际收益,Pm2是需求量为Q2时装备的价格,D(P)为需求曲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前,消费者剩余为PmQ1Pm1,民营企业进入后,消费者剩余为PmQ2Pm2,消费者剩余的增加量为Pm1Q1Q2Pm2。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虽然会使消费者剩余增加,但军品市场中某类企业的数量不能无限增大,应该设置合理的军品市场准入门槛,使某类企业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持军品市场的稳定性和合理的竞争度。政府对军品市场某类装备准入门槛的设置需要从此类装备在位企业的平均成本函数和该行业的平均成本函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位企业的平均成本如图3所示。民营企业涌入军品市场后,会使该行业的生产规模变大,导致行业竞争压力变大,各企业会改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使生产成本降低,增强市场竞争力,由此会带来该行业平均成本的降低,平均成本曲线将会整体向右下方移动,如图4所示。当军品的实际需求量QQ*时,政府应该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军民市场,以增大该行业的生产规模[5]。

图3 在位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

图4 军品市场企业数量增加前后的平均成本曲线

2.3民营企业进入与军工企业阻挠的博弈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主要承担武器装备的配套生产任务,与军工企业之间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一方面在军工企业不具备配套生产能力的领域,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军工企业可以承担配套生产任务的领域,或者在民营企业自主研发水平超过军工企业的领域,二者之间又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对于存在竞争关系的民营企业,军工企业必然会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对其进入军品市场进行阻挠。假设军工企业为阻挠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设置壁垒需要付出的成本为K1,民营企业为克服壁垒需要付出成本为K2,民营企业不进入军品市场改投其他领域的收益为T。则军工企业的收益函数修正为

(4)

民营企业的收益函数修正为

(5)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与军工企业设置壁垒之间存在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民营企业的战略集是{进入,不进入},军工企业的战略集是{设置壁垒,不设置壁垒},为了获得博弈双方的支付函数,假定军工企业设置壁垒时民营企业获得订单的概率为α,不设置壁垒时民营企业获得订单的概率为β,并且假设Pi(qi)只与边际成本有关,与沉没资本Z和克服壁垒花费的资本K2无关,则构造的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民营企业进入与军工企业设置壁垒的静态博弈矩阵

1) 对军工企业在设置壁垒与不设置壁垒时的期望收益进行比较,令:

则有

得出

通常情况下P1(q0)>a1,从而可以得出β>α,即军工企业在设置壁垒时获得订单的概率大于不设置壁垒时获得订单的概率,因而通常情况下在{设置壁垒,不设置壁垒}策略中, {设置壁垒}是军工企业的最优策略。

2) 令α×{[P2(q0)-a2]×q0-Z-K2}+(1-α)×(-Z-K2)>T,则可以得出

当上式成立时,虽然需要为克服军工企业设置的壁垒支付成本K2,但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预期收益仍然大于投资其他领域的收益,此时民营企业依然会选择进入军品市场,(进入,设置壁垒)是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

3) 同样令α×{[P2(q0)-a2]×q0-Z-K2}+(1-α)×(-Z-K2)>T,可以得到α>(T+Z+K2)/{[P2(q0)-a2]×q0},即在T、Z、K2、q0等值一定的情况下,α的取值仅与逆需求函数和边际成本有关。民营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边际成本,可以增大获得订单的概率α。当α>(T+Z+K2)/{[P2(q0)-a2]×q0}时,军工企业采取设置壁垒的策略是不明智的,此时{进入,不设置壁垒}是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军品生产高额利润的吸引下,民营企业渴望进入军品市场参与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但通常情况下军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具有竞争关系的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持有抵触阻挠的态度,此时{进入,设置壁垒}成为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而这种情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提高民营企业获得军品订单的概率α,则军工企业设置壁垒的威胁就不会发生,此时{进入,不设置壁垒}是博弈双方的纳什均衡。降低边际成本是民营企业提高概率α的有效途径[6]。

2.4民营企业进入方式对军方采购的影响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方式的战略集为{差异化进入,同质化进入},差异化进入是指民营企业在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指标、生产成本上以不同于军工企业的方式进入,而同质化则是指民营企业在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指标、生产成本等方面与军工企业没有太多差别。军方在进行装备采购时的战略集为{选择民营企业,选择军工企业}[7]。

军方作为武器装备的采购者具有稳定的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喜好程度)。通常武器装备的价格、科技含量、精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等是军方在进行装备采购时需要进行衡量的指标。对于同种功能用途的武器装备,军方从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中采购武器的数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军方的偏好,如图5所示。

图5 军方采购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图中I1、I2、I3为军方采购偏好的无差异曲线,距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表示军方采购需求得到的满足程度越大。A、B、C表示军方从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中采购武器装备数量的组合,同一条曲线上的A、B、C组合是无差异的,如果军方采购军工企业产品的数量减少,则采购民营企业产品的数量就会增加,例如从C点移动到A点。假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采购军工企业产品的数量为q1,采购民营企业产品的数量为q2,则q1、q2的取值分别由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综合参数决定,综合参数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技术指标等要素。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为边际替代率,即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表示军方愿意以一种产品替代另一种产品的比率,它取决于军方对供给方产品综合参数的需求。P为军方的最大消费预算,如果军工企业的最大生产规模为q*,军方为了满足最大消费需求,会从民营企业采购更多的武器装备,这种情况通常会在战时出现。一般情况下军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满足军方的需求,民营企业要想提高承担军品科研生产的任务量,就应该充分考虑军方的采购偏好。

民营企业如果以同质化的方式进入军品市场,则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产品的综合参数基本相同。军方在面对与军工企业相差无几的产品和服务时,将不会选择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军方在民营企业产品和军工企业产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相同,但军工企业因“军”而生,长期服务和保障部队,与部队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信任关系,而民营企业以利益为导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随时面临着企业转型或者破产倒闭等问题,给装备的持续维修保障带来很大的风险。当民营企业选择与军工企业同质化的产品进入时,必然会失去军品市场[8]。

民营企业如果利用自身资本、技术和创新优势,以差异化的方式进入军品市场,则可以使产品的综合参数高于军工企业产品的综合参数。民营企业在进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时应及时掌握军方的装备采购需求,了解装备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使研发产品的综合参数能更多地迎合军方的采购偏好[9]。对于不同的装备,民营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研发策略,例如,对于需要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装备,民营企业应注重武器装备抗击恶劣环境的性能,根据武器装备的工作环境从耐温性、耐腐蚀性、防尘性或者密封性等方面提高装备的性能;对于正常环境下工作的装备,可以在兼顾质量的同时着重在成本控制方面下功夫等等。

3结论

构建民营企业在军品市场中的博弈经济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影响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收益的因素。通过对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可以扩大市场的规模,使消费者剩余量增加。军品市场准入门槛是政府对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进行调控的有力杠杆,通过合理的设置门槛,控制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数量和质量,可以保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2) 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不仅与国家出台的政策有关,还与在位企业采取的战略选择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进入,设置壁垒}是双方的纳什均衡状态。民营企业要想改变这种均衡状态,不能只依靠军方提高对民营企业产品的采购量,还需要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来赢得市场份额,使双方的纳什均衡状态变为{进入,不设置壁垒}。

3) 民营企业应以军方采购武器装备的偏好为导向,选择不同于军工企业的差异化产品进入军品市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艾克武.军品市场准入制度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71-75.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43-45.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86-192.

[4]王继翔.我国国防军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95-97.

[5]李晓松,吕彬,肖振华.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76-81.

[6]贺新闻,候光明.民营企业准入国有垄断行业的制度选择与博弈分析[J]. 中国软科学(增刊2),2009:173-177.

[7]夏世进.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市场的博弈分析[J].国防科技工业,2007(10):32-35.

[8]张炜,郑晓齐.寡头垄断军品市场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0(5):54-57.

[9]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463-466.

(编辑:田丽韫)

Game-based Profit Analysi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in Military Market

JIANG Yujiao1,XIE Wenxiu2,QU Liang3

(1. 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Equipment Academy , Beijing 101416, China;2.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Acquisition, Equipment Academy, Beijing 101416, China;3. General Ministry, Air Force Equipment Department, Beijing 100843,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conducts the game analysis o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military market to solve out the conflicts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epth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First of al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ehaviors and motives of game player in military market; builds up a game economic model for entra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military market; mak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gam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all other players in military market. Result shows: the government can guarantee the optimal economic scale of military market by setting the entry threshold; can reduce the rent-seeking activities by improving the proba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acquiring military orders; and can increase order levels by meeting the military requirements.

Keywordsprivate enterprises; market access; game analysis; consumer preference

收稿日期2015-09-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GL078)

作者简介蒋玉娇(1985-),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采购、军民融合。910812922@qq.com

中图分类号E92

文章编号2095-3828(2016)03-0080-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6.03.016

谢文秀,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博弈分析市场准入民营企业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军事装备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研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自媒体时代我国众筹出版的问题与对策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风险与防范
关于金融支持与金融抑制分别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处理的博弈分析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我国将放宽停车场建设市场准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