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天专家眼中的2015年世界航天五大事件
2016-07-05王国鹏编译
王国鹏/编译
俄罗斯航天专家眼中的2015年世界航天五大事件
王国鹏/编译
编者按:
本文作者为А.Б.热列兹尼亚科夫先生。他出生于1957年1月28日,是俄罗斯火箭航天技术专家,曾于2007-2014年期间担任“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总裁顾问,现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院士。作为著名的俄罗斯航天科普作家、记者,他发表了大量的航天科普作品。本文摘自其撰写的《世界各国2015年航天活动总结报告》。
通常情况下,年度重大事件的数量往往是10,而2015年作者只列出5项,并且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确实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
1 “新视野”探测器飞掠冥王星
2015年世界航天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当属美国行星际探测器“新视野”(New Horizons)飞掠冥王星。
该探测器于2006年1月发射,其使命在于探测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冥王星。早在飞往冥王星的途中,“新视野”就已经测定了该星的尺寸,并得出结论:它的尺寸在柯伊伯带已知天体中是最大的。与此同时,还成功测定了冥王星行星系统内5颗卫星的大小。此外还获得了为数不少的其他新发现。
不过上述所有这些成果都被“新视野”在2015 年7月14日拍摄的冥王星照片所“遮盖”了。当时,“新视野”距离冥王星仅约1.25×104km。这些照片确实令人着迷。这确实是一个别样的,我们以往未曾见过的世界。
在高速飞掠冥王星后,“新视野”继续其征程,其下一个目标将是柯伊伯带的另一个天体—2014 MU69号。探测器将于2019年1月1日飞抵该天体。其被认为是冥王星附近天体中的“经典”代表。也正是因此,它颇引人关注。“新视野”将至少运行至2026年。我们也期待,它还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2 “黎明”探测器飞抵谷神星
2015年3月6日,另一颗美国行星际探测器“黎明”(Dawn)进入小行星带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Ceres)的轨道。该探测器成为第一个直接探测而非飞跃多颗天体的人造设备。“黎明”在此之前还完成了对小行星带另一颗天体—灶神星(Vesta)的探测。
“黎明”将围绕谷神星轨道飞行16个月。其主要任务在于对该矮行星进行测绘,分析其化学组成,探究其地表的形成过程等。我们相信,“黎明”还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令人振奋的图片。
“新视野”探测器获取的冥王星表面图像
“黎明”探测器拍摄的谷神星
日本“拂晓”探测器
3 “拂晓”探测器进入金星轨道
很少有人会相信,日本的金星探测器“拂晓”(Akatsuki)能够完成其主要任务并着手探测金星。此前,“拂晓”的主发动机发生了故障,导致探测器抵达目的地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然而,日本专家最终成功将“拂晓”送入了金星轨道。
进入金星轨道,这首先应当被视为一大技术成就。确实,此前还没有人能够利用小推力发动机完成如此复杂的机动。这一经验将对未来那些初战不利的人们有所助益。最主要的是,不要丧失希望。这一次,日本人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
后续,“拂晓”将利用其搭载的仪器对启明星进行探测。无需期待该探测器能做出什么轰动性的新发现,毕竟此前已有苏联、美国和欧洲的探测器对其进行了非常透彻的研究。如果探测仪器能够捕捉到金星表面的活火山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当然这个就得碰运气了。不过“拂晓”必将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 “国际空间站”年度任务
如今,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已经无法让地球人感到惊奇了。“国际空间站”上长达半年的飞行已经司空见惯。不过,始于2015年3月,由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年柯及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共同执行的“国际空间站”年度任务,却有些特别。
首先,这是首度由两国航天员共同参与一次飞行任务。此前,类似的飞行往往仅有俄罗斯航天员参加。
其次,在开展实验过程中,除了轨道上的科尔年柯和凯利外,地面上凯利的双胞胎哥哥马克·凯利也参与其中。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医学项目,旨在观察外部环境给兄弟俩机体所造成的改变,这个过程中肯定有诸多令人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如果未来这项工作还将在“国际空间站”上持续几年,则科尔年柯和凯利的此次飞行将是后续类似任务的先行者,他们获得的经验必将对未来行星际的长时间飞行有所裨益。
此项任务计划于2016年春季结束。目前“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各参与方还未能就后续年度飞行的时间计划达成一致。如果该年度飞行任务得以延续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重要的记录之一,即单次太空飞行的时长记录将被打破。目前这一项记录是由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在20年前创下的。
探测金星示意图
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左)及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年柯(右)
猎鹰-9一级火箭进行陆地回收
5 它们去而复返!
整个2015年,美国私营性质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都在试图解决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升空后回收其第一级。1月、2月的几次尝试均告失败。随后,因6月该运载火箭的发射事故,回收尝试推后。然而,2015年底,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专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卡纳维拉尔角顺利回收了火箭第一级。
为何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总裁伊隆·马斯克要如此固执地追求这一目标呢?因为他坚信,此项回收技术将大大地降低发射成本。确实,使用可重复使用火箭级和发动机的想法十分有诱惑力。当然,我并不认同马斯克所说的,成本能够压缩100倍。不过,哪怕压缩15%~20%就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当然,单次的成功还说明不了什么。只有在回收的一级火箭再次升空,且再一次得以回收后,才能得出新的结论。我们距此还十分遥远,因为2015年12月回收的一级火箭将不再翱翔—马斯克已经决定将其安置于博物馆中。不过,未来还会有新的发射,届时,终将见分晓。
在谈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的同时,不应忘记另一家美国公司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也取得了类似的成果。2015年11月,“新谢泼德”(New Shepard)火箭发射升空,随后也得以成功回收,在发射地点附近实现了软着陆。与猎鹰-9不同,它仅用于亚轨道飞行。
祁首冰/本文编辑
2015 World Top Five Space Events in Russian Space Specialists’ 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