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海洋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2016-07-05撰文张开城

海洋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海洋精神

撰文|张开城

中华海洋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撰文|张开城

中华海洋精神举要

海洋文化具有交流性、商业性、自由性、拓展性等特征。体现这种特征的海洋文化精神是海洋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海洋文化精神是一种博大兼容精神、开放交流精神、刚毅无畏精神、开拓探索精神、平等自由精神。中华海洋文化的特质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

“协和万邦”,“四海”一家

“协和万邦”语出《尚书·尧典》。“协和万邦”的整体和谐观是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永久性价值。现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人类的主导,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

中国明代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给沿途各国带去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带回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信任和友谊,没有掠夺一件物品,没有带回一个奴隶,更没有强迫别人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圆满完成“和平之旅”“友谊之旅”,是互通有无,而不是侵略掠夺,体现的就是“四海一家”的精神。

海纳百川,包容宽恕

《说文解字》这样释海:“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中华民族文化融入海洋的元素,具有包容宽恕、含纳万物的气象和胸怀。《老子》第三十二章谓“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金人铭》谓“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儒家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华文化因其吸纳百川、兼收并蓄而博大精深、川流不息。从“盛唐气象”到今天的“对外开放”,莫不体现博大兼容和开放交流的精神。

刚毅无畏,百折不挠

大海变幻莫测,海上生存充满变数,踏浪而行是对生命的挑战。海上遭风暴遇礁石、船毁人亡、葬身鱼腹是常有之事,遭遇海盗抢劫也不可避免。而为了生计人们又必须铤而走险,这样无形中成就了海洋人的冒险拼搏精神。海洋人在长期与海浪和风险的搏斗中形成了刚毅无畏、强悍机智、知难而进的精神。中华先民中的东夷族、百越族,依海而生,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从事渔业、盐业生产和贸易活动。即使在中国明清海禁时期,“海滨之民,唯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冲风突浪,争利于海岛绝夷之墟”。

战国少见徽记百越族矛头

宿州出土的东夷族鸟形陶器

开拓探索,尚新图变

从徐福东渡、郑和下西洋到近代华人下南洋、闯世界形成令世人瞩目的华侨势力,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今天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手笔,无不体现开拓探索、尚新图变的中华海洋精神。

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不安于故乡故土,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凌波而出,勇于进入未知领域和神秘境界,开新域探新路历新境走新途创新业,形成海上生存者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开拓探索,尚新图变。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沿海开放地区得到充分体现。

重利务实,吃苦耐劳

“君子谋道不谋食”,这种重文章道德、轻技艺农商的取向,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影响了一代代知识分子。但海洋人则是无利不起早的,长期的海内外贸易,形成了海洋人开放变通、重商务实的性格。海洋人“逐海洋之利”,以“大海为命,自富贾大商以暨龙户渔人,咸于是托业焉。”从唐代开始,粤人就敢于冒险犯难,前往南洋、澳洲和南北美洲等地建立家园并从事商业经营,从而使粤地成为我国侨胞最多的地区。即使在明清实行海禁的年代,粤人也敢冲破禁令出洋贸易;到了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粤人则把握时机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修铁路、办工厂、设医院、引进技术设备。海洋人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征。华侨出洋历九死而得一生,历千辛而成一就。

守海卫疆,死生度外

中国历来重视在沿海地区和领海内布置防务,以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登莱吭也,去鼍矶岛四百里,逾铁山联广鹿岛,公(袁可立)设骁将一,守备一,兵三千,造艅艎为海防。”清魏源《圣武记》卷八:“自上世以来,中国有海防而无海战。”陈毅《潜艇上留题》诗谓:“面对侵略者,必须有海防。” 中国军民戍边守疆,把生死置度外,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如中日甲午海战,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抗英等等。

郑成功收复台湾

关注海洋,以海图强

在中华海洋文化中不乏海洋意识之呼吁——《韩非子·大体篇》主张“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谓“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法国学者费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有郑和劝谏皇帝保留船队的记载:“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针对西方海权的扩张和中国海权的积弱,呼吁要以郑和创造的海上辉煌,激励中国人重振国家海权。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英、美、日、俄等国发展史来警醒国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

孙先生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而移于太平洋矣。昔时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谁握此门户,则有此堂奥、有此宝藏也。”“人方以我为争,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

平定台湾战图

祭海谢洋

亲海敬洋,人海和谐

中华海洋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人海和谐,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祭海谢洋。中国沿海各地的海神信仰和祭海习俗包含感恩海洋、热爱海洋的成分。帝王祭海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多是象征性地对四海遥祭。《礼记·月令 》云:“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周天子及鲁国等诸侯国已有祭祀山川海渎之事。每年休渔期间,中国浙江岱山便举行规模盛大的祭海谢洋庆典,渔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大海诉说自己的拳拳之心,道出海岛人心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中华海洋精神的时代价值审视

其一,大国争雄的时代呼唤和平和安宁。一个尚“和”的海洋民族注定要对人类有所贡献。而今,西方文化遭遇了世纪性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无数次的民族冲突,西方曾经引以为傲的殖民地纷纷独立,使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存在的合法性受到颠覆性挑战, 特别是21世纪之初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事件,使得原来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的理念再次受到震撼而摇摇欲坠。西方文化中有两个致命的缺陷:囿于一己和侵略扩张。海洋文化的博大和宽容,西方文化是不具备的。

其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坚守。中华文化在发展史上先后包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乐于接受域外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中国历史上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状况表明, 中国本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它不易被外来文化吃掉和消灭,相反,由于拥有强大的包容性, 外来文化最终反而被中国本土文化纳入自己的体系框架之内, 逐渐被同化。唐代政府以一种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胸襟对待外域和外来文化,7世纪以后的长安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不仅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中心。据《唐六典》记载,和唐朝来往过的国家,曾经有300多个,最少时也有70多个,在长安城居住的,除了汉族人民以外,还有回纥人,龟兹人、吐蕃人、南诏人以及国外的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及阿拉伯人等等。

在当今的时代,全球化是一个事实,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话题多多,我们需要坚守开放包容的心态。费孝通先生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岱山祭海典礼

其三,做海洋的朋友和地球的朋友。目前,人类需要面对全球升温的世纪性难题。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焦虑的时代。一代有一代的烦恼和险情,但也蕴藏着希望。寻求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家园最好的守望,就是在关怀视野下的明智选择,同时也是终极意义上的人类行为法则。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华海洋文化讲求的天人合一、人海和谐,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祭海谢洋的实践理性,对于今日的中国和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做海洋的朋友,做地球的朋友。

猜你喜欢

中华海洋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