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青子衿 我写我心

2016-07-04程实

金融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多元化文字金融

程实:投行经济学家,2003年至今在国内外财经报刊发表文章1800余篇,独著、参著财经书籍9本,代表作包括:《金融与国家安全》、《多元化退潮:数据背后的经济真相》、《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等,独著《想把我唱给你听——音乐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将于近期出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字,是我们存在的印记。

放在20年前,我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在未来的时空里以“1800多篇文章和十本书”的方式来留下关于成长的回忆。

高中的时候,我学的理科,数理化是强项,对文科和文科生总隐隐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对语文和作文从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过,觉得那是母语,从不认为文字里会藏有多少聪明的花样。甚至有一次,我在语文课上写数学作业,白发苍苍、又有些暴躁的男老师走过来,一把抓过我的本子丢出窗外,冲我大吼一声:“程实,语文课别在那儿写数学作业!”。那种斩钉截铁的气势直到现在想起来都有些目瞪口呆。然而,后来,我却学了文科,念了金融,读了博士,做起了经济研究工作,写了一大堆煞有介事的分析文章和另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感性文字,有时回头想想,自己都觉得人生奇妙。

那么多林林总总的文字,也许,一开始,还可以用成就感来解释。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印成铅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书的封面,那种感觉就像初尝美酒一般令人兴奋异常又飘飘欲仙。但是,当这种事情重复了很多、很多次,它的边际效用几乎无法在我的心上再有涟漪。可有意思的是,虽然发表对我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但写作本身却越来越让我心安。是的,写作依旧是痛苦的,而且随着年岁积累,我对自己的文字要求越来越高,这让每一篇文章的出炉都越来越煞费苦心。但是,我却越来越享受这一过程,于我,写作成为纯粹的记录工具,观察这个疯狂又有趣的世界、思考经济运行的逻辑、寻找经济内里的生命气息,让我获得了无限的乐趣,且唯有通过文字的梳理和记录,这些思考才真正变得美丽、变得无懈可击,才能让我在世事浮沉雨打萍中寻找到内心的平寂。

人的心是有颜色的。我们的心境总是在不同的颜色间跳跃,把我们的文字也染成了不同的色彩。除了纯粹的学术论文,我写过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它们隐射的心境颜色也是如此截然不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手写我心,我文寄我情。无论人世如何无常,无论世界如何多变,无论事业如何起伏,无论生活如何调侃,只有用心写过的那些文字,才是我在这世界来过、经历过、思考过、绽放过的唯一痕迹。

《多元化退潮》,

蓝色的忧患意识

2014年3月,我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多元化退潮:数据背后的经济真相》,这本书的封面是蓝色的,对应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的趋势潮汐,还有一个观察者对经济运行的理性思虑。做了很多年市场研究后,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经济世界和金融市场,充满矛盾,这些矛盾如此高深又暗藏人性,带有一种不规则的美感,光是读懂它就能让人获得一种智力上的快感,而解剖它、战胜它则更需要超越书本的智慧和无欲则刚的淡然。

经济世界的矛盾体现在:市场里每一个个体都是聪明的、理性的,但市场整体却经常有诡异的愚蠢共识和非理性行为;几乎每一个人都爱谈论长期、谈论周期,但市场在大多数时间里却是短视的、健忘的;人们好像永远生活在危机的阴影里,但往往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就能让市场甩掉疑虑,突然变得群情激昂。由于这些矛盾,市场总是显得变化无常、动荡不安,不确定性干扰着每一个关于未来的判断。

在动荡中把握趋势,在不确定性中甄别确定性,我们需要的是谨慎、内敛又自信的忧患意识。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变化的趋势,没有不闭环的风险,周期的强大之处,恰在于,它可能会推迟,但从不会真正缺席。不过,长期的辉煌和短暂的胜利很容易蒙上世人的双眼,就像2009年之后的新兴市场,一度展现出舍我其谁的增长锋芒,而美欧的颓势更是助涨了金砖国家们的胆气,2013年、2014年之前,关于美国走下神坛、美元去霸权或中国拯救欧美的言论不时出现在媒体和研报的醒目位置,似乎这些笃定都会成为事实,而随着新兴市场的经济体量于2013年正式超过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所谓“西退东进”的多元化已经势不可挡。而我当时的判断是,这一切论断还为时太早,变局已经在悄然发生。信用的崩塌、风险的轮转和周期的转变需要的只是时间,多元化正从涨潮向退潮演化,新兴市场正在迎来一段前所未有的失落时光,而这段时光甚至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正是我写《多元化退潮》的原因,而这,也并无意外地成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现实。

当然,所谓的忧患之心,本质上是“逆周期”的,这意味着,无时无刻都不能随波逐流,在风险到来前需要谨慎,在危机到来后又要坚定信仰。信仰来自视野,在《多元化退潮》里,我试图提出一个“小现实观”,呼应着黄仁宇教授在《万历十五年》里提出的“大历史观”。在我看来,只有把中国经济放在由时间纵坐标和世界横坐标构成的坐标系里,才能看到现在的位置和未来的方向,而即便在多元化退潮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依旧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中国的结构变化和凤凰涅槃依旧值得我们等待和期望。

《共鸣三部曲》,

多彩的玩票之心

2013年,蓝狮子和我签了三本书的合约,而这时,恰是我《共鸣三部曲》写作计划进行到一半之时。

这个计划,始于2011年。当时,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我开始给一份都市报写一个面向普通大众的通俗经济专栏,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就有了出一个“共鸣”系列的想法。这个计划的写作部分于2015年7月正式结束,出版部分也已接近完成。2013年,蓝狮子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那本书的封面是黑白的,就像胶片电影的感觉;2015年,《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原定的副标题是世俗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出版,这本书封面是俏皮的黄色,我叫它“小黄书”;2016年,《想把我唱给你听:音乐与经济的思想共鸣》也将很快出版,这本书封面不知会是什么颜色,我想,也会一如既往的多彩吧。

看书名就知道,这个《共鸣三部曲》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经济学书。事实上,这的确是我的玩票之作,它没有摆出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而恰为了达到这种不严肃的效果,我却花费了格外多的心力,而且从头到尾都不敢有丝毫的不严谨。事实上,我用非常严肃的心态在写这三本玩票之作。在我看来,经济学家的学术正义,不仅在于在象牙塔内为经济学构建学术基础,或在庙堂之上为经世济民侃侃而谈,更在于在市井之间为普罗大众剥去知识霸权的虚伪外衣。之所以这个世界有这么多危机,之所以这个市场有数不尽的欺诈,恰因为知识是不对称的,拥有知识霸权的内部人轻而易举地就能在老百姓一脸崇拜的背景下掏空他们的钱袋。而消除这种不平等,让世人不再由于不了解经济世界而无力设防,才是一个经济学家的学术良心所在、社会责任所在。

正因为如此,我几乎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三部曲的构思和写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就花去了我五年的青春。这种通俗式的写法我渐入佳境,只是至今我对第一本书仍有些愧疚,写得还是太过专业;第二本书,也只能说是没有遗憾,但写得依然没有我期待的那样精彩;对于第三本书,我一直在想,如果说我真的有点“才气”,那可以肯定的是,我至少已将其120%地用在了这本书里。

这三部曲的写作过程,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种生活情趣和思维境界的升华,我经常会有种感觉:经济学在我心里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我听到的声音如此悦耳动听,以至于记录它们的过程就让我乐此不疲。所以,请让我写给你听。

《金融与国家安全》,

红色的家国情怀

2015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金融与国家安全》,这本书的封面是国旗的红色,我是第三作者,这本书有一个庞大而有力的写作团队。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出一本“红色”的书,但现在我却无比自豪自己的名字位列其上。甚至我会有种感觉,这一本参著的书,完全让我的其他所有著作都黯然失色,因为,一个学者,最大的人生价值,是怀着一颗透明的心,带着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将毕生所学用在为国思虑、为国建言上。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张红力博士,在遇到他之前,我还自鸣得意地活在经济学家的狭小世界里,为每一点微不足道的学术得失无病呻吟。而张博士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国家利益才是最现实的普世价值,在中国一些学者还在敝帚自珍之时,美国的很多学者早就将心力投入到了真正于国有利的事情上,所以,Google才会在AI技术上有长足进步并由于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而让世人震惊,高盛和大小摩们才会不遗余力地将国家战略与商业利益深度捆绑。国家安全的根本是利益,而金融是调节利益的重要手段,最大化国家利益,没有什么阴谋,只有阳谋,只有用好、用活、用对金融手段,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在写作《金融与国家安全》过程中,张博士经常对我说一句话:这是一本实用主义的书,也是一本思想解放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真正希望的,是能够唤醒中国金融人的血性,让为国为民真正成为中国金融的核心价值,而不是让西方价值观通过金融这个时髦的工具影响中国的中坚力量。我想,这才是《金融与国家安全》这本书的情怀所在、底气所在吧。过去,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依旧要为中华崛起而不畏险阻、不问前途。我想,这才是一个学者真正活过、思考过、燃烧过的最美印记。

猜你喜欢

多元化文字金融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P2P金融解读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