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中生物中的“结构与功能观”
2016-07-04唐庆圆
唐庆圆
摘 要 从生命系统的多个层次对“结构与功能观”这一基本生命观念进行了筛选、挖掘和整合,力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生物及其发展规律,建立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结构与功能 例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06 - 0003 - 02
生命观念是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观点,其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无论分子、细胞,还是个体、生态系统,构成生命体的各个层次无不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筛选、挖掘和整合这一观点的实例,对学生科学认识生命及其发展规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有很大帮助。
1 元素——以碳元素为例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其在干重中含量达到55.99%。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生命的基本单元氨基酸、核苷酸都以碳元素为骨架。可以说,没有碳元素,就没有生命。究其原因,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第ⅣA族第一个元素,它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是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难以形成离子键,易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共价键。它能构成多种不同的结构,形成碳链后结构表现出对称性,因此,构成的多聚体结构多种多样。
2 分子——以ATP为例
细胞的生命活动为什么都以ATP作为能量“通货”呢?首先,ATP分子很不稳定,远离腺苷(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开,形成ADP(二磷酸腺苷)和游离Pi(磷酸),同时释放出能量;其次,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每摩尔ATP水解可释放能量30.5kJ;第三,ATP和ADP可以实现快速相互转化。因此,ATP能够及时而持续的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成为良好的能量代谢中介。
3 细胞器——以线粒体为例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其特有的结构使其能够供应细胞内95%的能量。线粒体是由双层膜围成的封闭囊状结构。外膜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因此,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90D)能够自由通过外膜进入线粒体,并被主动运输穿过线粒体内膜到达线粒体基质,与辅酶A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一旦生成,就会进入三羧酸循环。内膜是有氧呼吸中ATP合成的主要场所,其向内折叠形成嵴,扩大了化学反应的面积;膜上存在着大型酶复合体(NADH-泛醌还原酶、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能够利用能量将质子逆浓度梯度泵入内外膜间。当质子被泵入膜间后,质子就会有顺浓度梯度扩散的趋势。当质子通过复合体从膜间回到基质的时候,ATP酶复合体可以将ADP和磷酸合成ATP。
4 细胞——以神经元为例
神经元是构成多细胞动物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是动物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神经元细胞膜上有三种重要的载体蛋白:Na+通道、K+通道和Na+-K+离子泵。静息状态下,K+通道打开、Na+通道关闭,形成了“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的兴奋部位,Na+通道打开、K+通道关闭,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当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有了电位差,就产生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刺激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动作电位,兴奋就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与此同时,K+、Na+通过钠-钾离子泵完成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的K+、Na+浓度重新恢复到静息状态,从而维持了细胞正常的兴奋性。
5 个体——以人体为例
人类作为陆生、站立行走的哺乳动物,四肢肌肉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80%,其中下肢约50%,上肢约30%。下肢肌肉较粗壮,与其支持人体体重的功能相适应,如粗壮的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上肢肌肉细小,与上肢适宜做灵巧、精细的动作相适应,如前臂肌中除了有伸肌、屈肌,还有回旋肌。
此外,人的心脏为两心房两心室。房室完全分隔的心脏,其肺循环和体循环完全分开。这样,动静脉血不再相混,体循环大动脉中全是含氧多的鲜血,各种组织细胞可得到更多的氧,大大提高了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使代谢水平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
6 群落——以园林植物群落为例
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结构和群落生态效应息息相关。以上海松江区公园中的两块园林绿地为样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群落降温、增湿、增加负离子浓度3个生态效应中,生态效益总体水平较高的群落是D6,较低的是D4。从表1可以看出:D6的群落内植物种数多,乔木层结构较复杂,可以有效阻挡太阳辐射并减少水分的蒸发,起到很好的降温增湿效果,整体生态功能较高。
7 生态系统——以“石油农业”为例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其物种组成简单,营养结构单一,因此抵抗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低下。人们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和产量,“石油农业”孕育而生。然而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农药和化肥不能被作物充分利用,而通过各种途径对土壤、水体和食物造成污染。新兴的生态经济要对“石油农业”进行改革,就应遵循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相统一的规律,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优化营养结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如“桑基鱼塘”模式。
以上实例仅例析了“结构与功能观”在生命体不同层次的体现,实际上“结构与功能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体现。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点为指导,挖掘教材,理清各章节、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只有教师自身对知识、观点的理解上升了,才有利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生命观,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130.
[2] 任衍钢,樊广岳.ATP研究历程[J].生物学通报,2010,45(12):56-58.
[3] 任衍钢.钠钾泵是怎么发现的[J].生物学通报,2011,46(3):60-62.
[4] 周美娟,段相林.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86.
[5] 衣官平,卓丽环,汪成忠,等.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3:248-252.
[6]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