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
2016-07-04余武明代萍姚雪李薇李潇博
余武明 代萍 姚雪 李薇 李潇博
摘 要: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是我国学者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我国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新生适应内容的构成、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44-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愈演愈烈,大学生的数量和规模不断的扩大,大学新生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与紧迫。面对日益凸显的新生适应问题,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现从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构成、测量工具、影响因素、教育对策以及不足方面进行综合描述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提供借鉴,为高校新生适应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一、 大学新进学生适应的内涵意义
对大学新生适应的概念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完全适应生活发展的过程中抓住大学新生适应的意义。是一个大学新生适应所有的过程中一种特殊的适应。它指的是大学生心理状态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条件下,无论对自己有利或者有害,都可以客观地理解,从行动上积极调整,让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1]。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新生适应定义。也有其他学者认为,大学新生适应主要指的是进入大学后,去体验生活的调整,学习和心理调整,完成社会化,协调各种城市发展,消除自卑心理的过程和阶段[2]。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构成内容
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没有统一的结构系统。西方研究适应性比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他们的研究都集中在角色认知灵活性、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适应性的特定区域。我国开始研究后,2 o世纪8 o年代以来,国内有一些研究各种条件学生的心理适应。学者提出相关的五因素模型的大学新生适应的结构,包括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独立的生活环境和适应一般的识别和身心症状[3]。,一些学者认为简单的划分是不完美的,学生的心理认知、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所以有些学者把大学新生适应进一步分为生活环境适应,沟通适应,学习适应和情绪状态四个维度[4]。
三、大学新生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往探究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大学新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研究发现造成新生心理冲突的原因主要有角色难以转换所引起的适应不良、自我意识所引起的自我评价偏差等[5]。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还包括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认为新生行为和心理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系统尚不完备,往往缺乏对自己能力和适应水平的客观认识,常表现出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等极端化自我效能感倾向[6]。
(二)家庭因素。家庭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首先,家庭制度因素影响大学生适应形势。之前的研究表明,大学生适应形势与父母的教育水平、程度的亲戚,亲子关系,好或坏显著相关[7]。其次,父母的教育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状况。发现即使离开家进入大学,原仍将影响个人适应家庭动力学。
(三)学校环境因素。研究表明那些感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关心,尊重,和良好的教学气氛活跃、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的学生有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情绪调整和适应的职业,和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学者提出了大学新生发现他们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学校适应水平呈正相关。
(四)社会文化因素。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对社会文化的适应具体包括社会习俗、地域文化观念、民族文化特点等方面的适应。另外,还有部分研究表明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住校经历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有显著影响。
四、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对策
大学新生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个体与环境互动不恰当的结果,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新生在内的不同系统环境。所以,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对策或干预措施。如对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方面,有研究探索出六种实际操作模式,即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教育模式、环境陶冶模式、榜样示范模式、角色扮演及问卷调查模式[8]。在对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研究视角方面,有基于学校教育工作的视角,有基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衔接的视角,还有的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重视社会工作的介入等等。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
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针对大学新生适应这一问题有比较多的成果,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研究角度多种多样。但仍然存在不足,具体体现为:
第一,对大学新生适应的概念、结构,学者虽已从各个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但是缺乏统一的认识,没有统一的界定。第二,研究工具各异,大都是自编问卷,专门针对新生适应性的测量量表仍比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第三,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最近几年学者才开始借助统计分析的手段进行定性研究,但往往限于证实某一因素与新生适应性的相关,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2014103)
参考文献:
[1]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
[2]裴学进.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06(2).
[3]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
[4]陳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6,26(1).
[5]向群英,陈玉兰.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冲突及对策[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25).
[6]徐习军.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的疏导和调适[J].文史博览理论,2007(11):94-95.
[7]史莲萍,寇增强.大学生适应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校医,2005,19(4).
[8]杨新宇.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