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与读者创造
2016-07-04贺昕
贺昕
目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发展学生的个性。那么,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呢?笔者以为,文本中的“空白”正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跑马场。
什么是文本的“空白”呢?空白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常用的技巧方法。如在书法、绘画、音乐作品中。在创作中不仅要考虑字体大小、笔画粗细以及运笔的流畅,更重要的在于讲求艺术的空白。如在绘画作品中,郑板桥的《竹》疏密分配恰到好处,而并非在纸张上铺满竹叶,又如齐白石的《虾》,通体透明,活灵活现却似有非有,这即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空白美;在音乐作品中,如钢琴曲《卡农》,时如微澜的湖水,及至高潮又宛如急流的小溪,緩急错落。不仅如此,在文学作品中也无时无刻的体现着空白之美。
那么,在语文个性化阅读中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文学作品的空白美呢?
一、利用想象与联想,再现、补充、丰富甚至改造作品形象和情节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很多艺术性的空白:或省略部分内容,或略写某一情节,或隐藏某些意义,等等。这些文本空白,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的空间,为学生张扬其个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他的想象与联想特别活跃的心理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个性体验的过程。通过想象再现文本中的人物、场面、环境、景物等形象,再通过联想把他们的生活体验与人生经验融入其中,利用创造性想象补充文本的空白与缺失,使形象更加丰富和完整。这个经过再创造的形象不可能完全与文本作者创造的形象一样,而是打上了他们个性的印记,是他们个性的体现。
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是一个贫穷的小公务员的太太,为参加一次舞会,借好友的一串项链,然而在参加舞会后回来发现项链不见了,这就给读者千万种猜测和假想。又如在沈从文的《边城》结尾处写道“而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没有回来。也许他永远不回来了,也许他明天就回来”,翠翠最终是否可以等到傩送是不得而知的,只能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由读者自己给故事续写上一个结尾。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情理揣摩文本的隐含意义
在教学时,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文本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和微妙的内心世界,体验到作者或直接或间接抒发的情感表达。这种感受与体验,是学生在阅读中情感投入与参与的双向交流的心理活动,是他们以主观的情感态度回应作品的情感评判过程。但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悟和体验的过程并不仅仅如此,既是学生与文本作者情感交流和评判的过程,也是对文本情感进行创造性再体验的过程。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宝玉之眼这样描写林黛玉: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妹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个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此段描写充分展现出宝玉眼中的黛玉之美,但具体怎样的相貌、气质神韵却是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尽可能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补充和说明。
三、通过探究、思考对文本的意义与主题等进行创造性理解与主观的评价,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蕴涵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空间,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因此,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探究、思考文本的内涵,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然后深入地发掘文本,这是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前提。鲁迅先生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是多元的,多元性是文学作品的必然属性。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获得艺术生命,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是因为不同读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社会背景、阅读目的、生活经验、传统及外来文化的熏陶、艺术文化素养、文学能力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角度、深浅程度和阅读结果,从而导致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理解的不同,对同一作品的审美评价也会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立场、角度看出不同的内容与意义,从而得出不同的主观评价,这正式欣赏文学作品的正常现象。
总之,对于阅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空白就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写作者,空白之美就可以使作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