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2016-07-04毛文强
毛文强
【摘 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针对“体”而言,初中体育教育者必须要充分落实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基本工作,把初中学生当做受教育的主体,站在他们的视角,以解决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为入手点,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方案。本论文借助对我国体育教育模式与测试方案等的分析,引申出提升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方案,以期能够为我国中学以生为本的体育教育工作给以相应的教学依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以生为本;有效方案
根据我国的教育国策,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必须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加以革新,并且结合现今的实际教育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育的根本。而在实际体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落实教育者观点革新的相关工作,以初中生的视角开展实际的教育工作,切忌以提高学生体育测试的水平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另外还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必须对他们的兴趣点与特长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在培养他们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尽可能的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必须要针对当下多变的形式与初中生青春期的心理状况,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最终达到保障他们身体健康的目的。
一、必须对当下的体育教育理念加以革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目前,在大多数中学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因为受到了以往教学理念的限制,教学过程往往以体育教育者为施教的核心,主要是体育教师讲解动作、技术规范,完成相应的体育训练,最终实现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把控,而初中生往往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各项指令,这基本上等同于机械式工厂的加工手段,而将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另外,这一教育理念也将在很大程度让初中生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再加上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这就更加会激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教育者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加以革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还需要尽可能满足初中生对于体育理念与实际技术学习的要求,进一步促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另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者与初中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教育者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开展前,必须要通过交流来确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态度与兴趣点。对于那些对体育学习已经产生厌烦心理的学生,则需要重点关注,而通过交流可以让教育者充分了解他们对于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的具体缘由,进而给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课堂之中的积极性。教育者还需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加以适当的引导,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革新,最终达到确保体育教学高效性的目标。
二、更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要求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否合理体现在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上,而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下,合理教学模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者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必须要针对各种体育基础的学生制定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教育模式,不能对全部学生都做统一的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另外,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点与优势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将设定的目标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导向,这就让他们有了一个看得见的努力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意识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另外教育者还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导向作用,不能凡事都加以干涉,而是指出学生的不足,进而给出具体的修正方案。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划分为一个集体,在通过自身的合理引导,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变成体育课程上的主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
三、保证体育測试的公正合理
教育者必须要明白初中学生的好动特性,充分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期望,进一步合理的安排需要学习的体育项目,而不能一概而全,对于所有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考评办法。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必须让学生对于体育竞技的精神加以了解,因此必须要通过合理公证的体育测试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结果的准确与公正,不能仅仅因为某一学生和自己关系好就存有一定的私心,而是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教育者的公平对待,让学生树立起公平竞争的意识,进一步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红.有关如何在体育课堂上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析[J].新课程(下).2016(04)
[2]倪晓丁.浅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6(29)
[3]朱世能.刍议如何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