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6-07-04尚兰新
尚兰新
所谓“电化教学”,就是采用幻灯片、投影、电视、录音、录像、语言实验教学、计算机教学等电教媒体,传送教学信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媒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转变成为清晰规范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声像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强化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当前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掌握和理解这一大堆的抽象的文字,困难重重,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要让这些抽象的文字鲜活、形象起来,让学生学起来有滋有味,有模有样。采用电化教学就可以有效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中,一改传统枯燥的讲解和朗读,而是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的充分结合,利用实景、实物的有效刺激,既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創设课堂教学情景
创设情景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它是在符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设定情景,帮助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最为困难的就是进行语言的表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渲染氛围,制造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指导情景模式,引出交际的话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以致用,学就是为了用,学习知识的手段,形成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电化教学手段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教学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教师可将文本中静态的图片转化成为动态的场景,指导学生正确地观察,提高观
察能力和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利用多媒体播放,不仅声音清晰标准,音调抑扬顿挫,而且富有感染力,能够吸引学生一起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穆志辉.浅谈电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J].都市家教,2010(09).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