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形象教学例谈
2016-07-04任金兰
任金兰
许多小学生说数学难学,小学生抽象思维比较欠缺,需要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进行认知,所以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能抓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契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教学方式。介于此,下面我们就从遴选三个角度进行例说。
一、结合生活实物,形象阐释数学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完善,对于抽象理论理解困难。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用合适的方式给予指导,那学生肯定无法领会到概念的本质,更无法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所以数学教学中要少阐述理论,多通过鲜明的案例进行渗透。
就拿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学习来说。对于周长,有的学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的长度,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释:我们围绕操场跑步一圈就是操場的周长,一只蚂蚁沿一片树叶边缘爬一圈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就令他们恍然大悟,这时再回味周长的概念“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成功完成了抽象知识的形象认知。
二、指导动手实践,体验知识生成
知识不是凭空生成的,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只告诉学生知识点,那学生肯定理解不了,记不住,更不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为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来完成教学过程。
如,在教学“面积”时,许多孩子理解不了面积指的是什么,不知道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动手体验来认知面积的缘由:每人画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然后再划分成边长是1cm的正方形,这样让孩子们通过画一画、数一数就认识到面积的概念,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面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意查漏补缺,培养反思习惯
小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许多问题可能只看到表象,许多知识和概念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时刻要能在学生容易犯错的环节,设置启发和引导,甚至可以设置陷阱问题,让学生将问题出在课堂上,这样就能避免以后“阴沟翻船”。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学了角的概念就本能地以为一个端点发射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发出三条射线组成两个角……针对这样容易发生认知错误的地方,教师就要特别提醒,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数一数到底同一端点发射出三条射线组成几个角。如此一来,学生就很容易弥补知识漏洞,增长数学技能。
总之,针对以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一定要形象,要能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及时掌握知识,迁移能力,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