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6-07-04蒋思佳杨丽
蒋思佳 杨丽
摘 要:应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职篮球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探讨和总结关于体育游戏教学法对篮球运动技术的教学影响。研究发现:体育游戏教学法在篮球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法;高职;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53-01
一、前言
20世纪来,国内许多高校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与提升教学质量。而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是教学质量好坏主要因素。体育课程而言,为保证学校体育课质量,教师应选择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体育游戏教学法是以体育活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进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特殊的体育活动。随着学界的深入研究和同行在课堂中实践的运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近几年来,体育游戏教学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各项技术复杂的体育项目中,它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旨在研究体育游戏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与传统体育教学法对比,发现和探究体育游戏教学发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分院金融与证券专业2014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三步上篮技术进行测试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技术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检索和查阅关于体育游戏教学法及体育教学和实验设计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做一定的理论支撑。
(2)实验法。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时间为2016年3月—6月,每周1次课,每次课80分钟,总学时为32,两组均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教学馆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的内容都是单手肩上投篮、三步上篮,实验组采用体育游戏教学发,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 18 周后,将两组的单手肩上投篮成功次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 spss19.0软件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法实施
1.对照组传统教学实施的模式
教师讲解学习内容——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总结评价
2.实验组体育游戏教学法实施的流程
图1 体育游戏教学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游戏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效果分析
实验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练习采用“投篮比赛”主题游戏,通过18 次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安排练习后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学习平均值为25.73,对照组为18.87,可见差距比较大,我们也从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组的实验组学习兴趣较高,参与积极性明显比对照组高。学生比较遵守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活跃,课堂中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没有实验组高,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要么学生聚在一起嬉戏打闹,要么无精打采,不积极参与练习,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真的学习并参与练习。
2.体育游戏教学法应用在篮球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效率
表1数据所示是篮球运动第 18 次课后两班间因变量数值比较,数据显示: 实验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P=0.000 < 0.05),表明,篮球技术教学时应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加速他们掌握的速率。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学生积极性很高的情況下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从而导致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在时空上更加稳定、精确,有些技术动作甚至可以无意识正确的完成,再通过巩固和加深练习,促进记忆,技术动作很自然的就会形成自动化。
3.体育游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地位的主体性
体育游戏教学法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地位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有不同的个性、积极主动、有独立尊严的人。例如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采用投篮得分的比赛游戏相对于传统的粗糙一直轮流投篮练习,它可以在竞赛这种活跃的气氛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投篮技术动作的标准及正确性,例如:身体、手臂动作的协同性、用力的控制等多方面。教师只要适当的给予指点和错误的纠正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法,体育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造和应变能力等。在篮球技术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法是学生更容易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体育游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本文通过对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也发现一些问题:一般来说在不同教学阶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最好不要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并且在进行体育有教学是一定要选择好游戏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注意监控整个游戏和学习的过程,这样方能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i9eFDp1lpNPhTkc300sIhyqqVzGKv_iCriZcVpOj9zG12hL10U2xNJgyh2uhZd5aWK2GZV_CKMQ9zmCAUw3mq.
[2]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