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2016-07-04诸瑞华
诸瑞华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环节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在小學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将阅读与写作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课。
一、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开展阅读教学,确保学生能深刻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每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仿写文章。仿写文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认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当教师要讲解《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本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在学生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画出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语句,并且让学生一一分析这些句子,把握这些句子的闪光点。由于这篇课文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描绘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米这样一幅秋天丰收的图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比拟这一修辞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来写一篇关于描写春天景物的文章。
二、联系课文内容,写读后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来进行读与写的训练。通过训练,既让学生将文章中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还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写作方法。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写读后感的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写作。
比如,当教师要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文章所蕴藏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写一则读后感。《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怀着感恩之心,不忘记那些曾经帮助、关怀过自己的人,因此教师要以“感恩”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在学生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展开联想,进行适当的改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作为基础来让学生进行改
写,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将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出来。其实语文教材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鉴于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教材中的素材,然后进行再加工,从而真正实现读与写的结合。
比如,当教师要讲解《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小白兔与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过阅读,学生了解到小白兔与小灰兔间的故事,并且从这个故事中也学习到了做人的道理。在学习完本篇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抛弃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改写小白兔与小灰兔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以此来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出来。
四、想象外延,开展续写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外延故事情节,结合自身的想象力,开展续写课文的训练。
比如,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曾这样描述法布尔:每次在放鸭子的时候,法布尔会捡一些贝壳和彩色的石头,尽管法布尔的这一行为受到了他父母的责骂,但是法布尔始终没有放弃。在每次放鸭子的时候,法布尔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捡一些贝壳和彩色的石头。讲到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关于法布尔放鸭子的故事,想象一下法布尔在下次放鸭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通过续写加深了学生对本篇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一些与读写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适当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影.回归语文,返璞归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案例[J].文理导航:中旬,2012(05).
[2]徐士才.创设情境 强化读写迁移:《秦兵马俑》教学中的读写迁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