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成长的“爸爸”
2016-07-04骆真芳颜勇
骆真芳 颜勇
【案例描述】
小唐、小许、小周三个孩子逃课去打乒乓球,于是,三人商量以“肚子不舒服,上厕所”为理由,试图掩盖事实真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三个孩子认识到所犯错误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并且都用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当我得知这件事后,相当愤怒,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此事的情节太恶劣,今天不到课堂,明天不到学校,后天就会不回家……越想越害怕,五年级的学生,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这件事,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教育、引导,那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更不可思议的是,犯错误的是平时一直表现不错的学生。小唐是班干部,小周是上学期的数学课代表,小许给我的印象也是遵守纪律的孩子。
【案例剖析及对策】
首先,我摆正心态,提高认识。西方有句俗语:孩子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对待孩子的错,我们要宽容,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一双慧眼,理智地提取其中的积极因素。我们不要以成人的要求去衡量孩子,让我们铭记“错误”是孩子的特权,孩子需要一个多姿多彩的成长历程,孩子需要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快乐中。
整个调查的过程,小许支支吾吾,好像有什么话总在喉咙说不出口,并且目光闪烁,表情僵硬,说话的时候总是把头埋得低下去。我也知道,要在当场就揭穿他们撒谎的真面目是何其困难。思想交流进入了无法开展的地步。
“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密切配合”。根据我平时的了解,三位家长对学生的成长都比较关心,加之离学校都比较近,三位家长接到通知,不一会儿就赶到了学校。其中有一位家长还是放下手上繁忙的工作匆忙赶过来。
其次,夸大优点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出缺点。家长来了,我并没有当面就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反而是当着家长的面,把三个学生极力表扬一番。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和赞美。《好班规打造好班级》也提到: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每个学生都有令人津津称道的优点,教师应及时发现,不着痕迹地公开给予表扬。这样的表扬既不会让学生感到盲目,还会成为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刻苦求知的巨大动力。
刚刚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三个学生,肯定了学生身上的优点,学生愿意听,家长也乐意听。表扬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突然,一句微弱的声音传来“我们说谎了”,虽然声音有点小,但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三人的“攻守同盟”已经瓦解,而且是彻底瓦解。“以优点缺,以优识缺,以优改缺”初现成效。我能够感觉到,说出这句话,需要多大的勇气,这句话是勇于承认错误的心声,是向“错上加错”宣战的号角,我深深舒了一口气,深深明白教育即将胜利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接下来的教育完全是顺风顺水。
再次,抓住重点,挖掘本质。本次教育紧紧围绕“逃课”这一教育棘手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层层剖析,挖掘本质。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发现三个学生都特别喜欢乒乓球,意志力较差,自控能力不足,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最后,提高认识,知行合一。挖掘了事情的本质,下一步就是提高认识,做到知行合一。何谓“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第二天,三个孩子悄悄地把写有家长批语的“检讨书”放在了我的数学书里,小周甚至用日记本足足写了五页,其中他母亲还在“检讨书”末尾写道:“好吧,行动能证明你所说的一切!”是呀,行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这样信任孩子的家长,孩子能不成长吗?此后的一段时间,三位孩子用实际行动证明教育效果明显、可靠、高效。
【案例反思】
犯了错误勇敢地站起来,会站得更高,会走得更稳、更远。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在错误当中不断进步,真正体验错误带给我们生命的意義,收获惊喜和快乐。错误会伴随老师和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错误是成长的“爸爸”。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