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画像》中的深度翻译研究
2016-07-04郭宁宁
郭宁宁
【摘要】深度翻译自美国翻译学者阿皮亚提出以来就被广泛地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本文旨在分析朱世达的译作《青年艺术家画像》中深度翻译所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证明深度翻译的合理性和价值,探讨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深度翻译 《画像》 乔伊斯
一、引言
自1993年美国翻译学者阿皮亚( Kwame Anthony Appiah)撰文 thick translation 以来,这一翻译策略和翻译研究方法就被广泛地应用到翻译研究中。阿皮亚将“深度翻译”定义为:译者试图通过注释、评注等方法在语言文化内涵深厚的语境中构建的译语文本。通过采用“深度翻译”策略,源语的文化特征得以保留。同时,作者认为译语文本中包含大量的译注、说明、脚注等阐述性文本材料,能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信息,从而引起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以便实现更佳的接受效果。
在朱世达的译作《青年艺术家画像》(以下简称《画像》)中,译者采取了深度翻译的策略,翻译了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本文旨在分析该译作中深度翻译所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证明深度翻译的合理性和价值,探讨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和启示。从形式的角度考察,在该译作中深度翻译主要表现为序言和脚注,因此文章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叙述。
二、序言解读
《画像》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一部虚构小说。小说用意识流的手法描述了斯蒂芬从童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在他经歷了从无知到堕落,到忏悔,复活,最终走向流亡的历程中,斯蒂芬最终摆脱了妨碍他发展的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走向了追求艺术与美的道路。
该译作是《乔伊斯文集》中的其中一部,译作最前面是刘象愚先生所作文集总序,对乔伊斯的生平、创造、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做了详细的介绍,让读者阅读该系列作品前对作者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译作第二部分是译者序,以《艺术家的心灵历程》为标题,内容主要包括:1.作者的创作经历;2.原作的内容和写作风格;3.学术界关于该作品的争论。
这部分内容对准确解读该小说起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乔伊斯是在1904年2月2日22岁生日那天开始写作《斯蒂芬英雄》的……他对弟弟斯坦尼斯拉斯·乔伊斯说,这部小说将是自传性的,讽喻性的。在小说中,乔伊斯描写了许多熟识的朋友和天主教耶稣会修士。”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在乔伊斯的生活中都有原型依据,译者也通过大量的脚注试图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相对应。译者在序言中表明这点对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该小说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注释解读
注释是朱译本的显著特色之一,主要以脚注的形式出现。译作依据原作分为五章,脚注共计622个条目。根据注释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小说与现实的对应,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四方面加以注释。《画像》这部小说有着极强的自传性,主人公斯蒂芬经历过的事,作者乔伊斯几乎都经历过。因此译者在译本中做了大量的脚注,将小说中的人物事件与乔伊斯在现实中所经历的一一对应,加以说明。如在第一章中写道斯蒂芬在克朗哥斯公学的经历时,译者考证到除主人公斯蒂芬外,小说中共有22个男孩,这些男孩中的很多人都可以在克朗哥斯公学乔伊斯班的登记薄中找到。因此译者用大段的篇幅将小说中的这些男孩按出场次序的先后列出,并说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原型,以及他们在公学求学的年份。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背后是其实是两大片文化的差异。英语中一些特定的用法、习语俚语、语言的演变等,不懂英语的中国人不理解,因此很有必要作出解释。此外,语言要在语境当中才有意义,而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的意义可能有所变化,译者对此也作出了注释。如在第一章中写道斯蒂芬被同学韦尔斯扔进了厕所的小便池,原文所用词语为“square ditch”。
注释:原文为square ditch,它不是方形水坑,应是广场厕所的小便池,乃克朗哥斯公学学生俚语。所谓广场,实质是学生宿舍后面一个露天的厕所,在厕所的斜边上横着一条小便池,小便池是厕所的一部分。
3.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注释。小说描写主人公斯蒂芬摆脱各种束缚限制,最终走向追求艺术和美的道路。原文中提到了大量的对斯蒂芬产生影响的艺术家及作品,如莎士比亚、丁尼生、雪莱、维吉尔、歌德、易卜生、本·琼森、圣托马斯·阿奎那、叶芝、《基督山伯爵》《拜伦诗选》《拉丁文选》等等,译者都作了简要注释。
4.宗教。《画像》中,从始至终可见纷争复杂的宗教问题与纠纷对斯蒂芬的影响,甚至在斯蒂芬的名字中也包含着宗教的印记。主人公名字为斯蒂芬·代达罗斯(Stephen Dedalus),名与圣徒斯蒂芬相同,姓取自希腊神话中的著名艺术家代达罗斯的姓氏,这暗示着斯蒂芬将在宗教与艺术间面临艰难抉择。有关宗教的注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的矛盾冲突,理解小说的主旨。
四、结语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自传体小说《画像》被誉为解读《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的桥梁。由于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等多种写作手法,解读起来稍有难度。本文从深度翻译的角度对《画像》进行分析,发现采用该翻译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从而促进乔伊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参考文献:
[1]James Joyce.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M].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 &Translation Press,2013.
[2]李红霞,张政.“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15(2):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