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2016-07-04王凯林
王凯林
【摘要】本文从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恰当的使用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关键词】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心强,若能将枯燥的语言放在游戏中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英语课堂就会变成学生的乐园。例如,我在教人体部位的单词:face, mouth ,nose ,ear时,我将几个学生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Touch your face ,touch your mouth ,touch your nose等动作。做对了,下面的同学说“Yes”,做错了,下面的同学就说“No”,也可以由教师说:“Touch your face.”让全班学生做动作。通过这一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些单词。在课堂上多设计游戏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习兴趣趋于浓厚,也使得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再那么困难了。
有些直观的交际情景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完全可以突破这一点。它可以使所有交际情景在课堂中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吸引他们进入角色参与到交际中来。例如,在讲到有关动物时,我制作过这样的课件:布置动物园,包含tiger,monkey,elephant, panda等词汇及图片,可以让学生用鼠标拖动把单词和图片连接起来。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现自己,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二、优化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1.导入新颖,先声夺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新授课的首要环节,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可以设计的导入方式有多种:歌曲导入、图片、幻灯片导入、情境导入等,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式。
2.以活动为核心,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始终以“活动,训练”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物明星秀”的活动,让一些同学戴上动物的头饰,来扮演动物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其他同学如果喜欢哪种动物就大声说出它的名字。如S1:Hello, Im Mr Dog. Im your friend.“汪汪”。Ss: Dog ,Dog.学生把动物的神态和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们在这种身临其境的参与中感受到了英语课堂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乐说。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这也是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主要目标。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为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消除英语学习中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小组活动形式教学,这样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了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互助共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快乐、宽松、民主、互動的课堂。师生关系的融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教师必须要爱自己的学生,爱能让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和谐。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只关注优等生,成绩差的学困生同样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让他们也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也有得到教师肯定的机会。其次,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营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让微笑的阳光洒落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四、利用各种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仔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激励学生,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学生的优点,使他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要不吝于使用赞美的语言。有时,这些激励性的话语会像“兴奋剂”一样,使学生信心高涨、跃跃欲试。
总之,要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乐于学习英语,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编号:BY[2013]G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