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区别

2016-07-04赵长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体育教育区别

赵长华

【摘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武术和体育本是一家,武术与体育训练有些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它与体育运动又有着些许的区别。武术是一项集训练和实战于一体的运动,相对而言体育运动是更加注重实用性的一项运动,因此,武术教学和体育项目教学必然会有所不同。近些年来,武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存在对武术课“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的感观。为了改善现阶段武术教学的现状,本文从价值主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四个方面探析武术教学与体育项目教学的区别,希望能够促进传统武术教学的革新和发展。

【关键词】武术教育 体育教育 区别

中国传统武术被纳入现代学校体育教育领域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校开设传统武术课程不仅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是对武术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但是,实际上,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武术教学。现在学校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学生起初是对武术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才选修了武术课,但是由于目前各个学校对武术的教学更注重的是武术套路的教学,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繁杂枯燥,并且课堂上缺乏互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对体育课的期许不符,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认为武术套路只是花拳绣腿,毫无实用性,这就进一步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就背离了学校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旨。

实践表明,现在学生更喜欢对抗性强的、刺激的散打、跆拳道、空手道等体育项目,在这些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在交给学生动作要点与技巧后,学生可以借助相关体育器材,两两之间进行攻防的练习,并且学生还可以对技术难点进行探讨和交流。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活泼,并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就比较理想。为了改善武术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区别,并为武术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以及理论依据。

1价值主旨

体育教学与武术教学一样都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体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耐力等为目的。但是,武术与其它项目又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武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与演变,它蕴含了多元的民族精神,具有了艺术和哲学的特征。通过武术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调理气息,还可以在无形中接受传统哲学思想的有益熏陶、受到美的陶冶。这是一般体育项目所不能达到的价值期待。

2内容设置

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主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但是,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师大多是从体育院校毕业或者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竞技性,而忽略了武术精神的传承。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现代的武术教学中,将武术分化为功法、格斗、套路这3个方面,在内容设置上形成了套路与散打分别开展的格局。我们知道,中国武术讲究的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神随形转,形随意动”,如果只注重套路和散打的教学,那么学生只能学到传统武术的“形”,并不能领略到传统武术的精神,那么武术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丢失了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对于非武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项目化的内容设置,与他们的期许相去甚远,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不是机械化的掌握被简化后拳法的套路,而是“知其法,明其理”,體会每个武术动作攻防变换之间的意蕴和妙用。

总之,在一切的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需求与期许,摒弃项目化、套路化的武术教学方法,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喜欢武术,也喜欢上武术课”的目标。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采用与教学内容的设置息息相关。“闭锁式”和“开放式”运动技能教学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其中前者一般采用安静的、个人式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个人对教学内容的自我认知和感受;而后者一般采用热闹的、集体式的、强调根据外界的不同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教学模式。如果武术教学是按照“项目化”的内容设置,那么在套路教学中,采用的是“闭锁式”教学模式,散打则采用的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仅背离了传统武术教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与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学练方法想去甚远,特别是套路教学,它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实际上,我国传统的武术,比如,太极拳、咏春拳等等,古人在习武的过程中,本身就采用的是“闭锁式”和“开放式”兼容的训练方法。为了满足学生对武术课的期许,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武术课,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我们可以不必遵循一般体育项目所采用的单一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4组织形式

现阶段,体育教学和武术教学均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一位教师可以同时教许多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率,我国人口较多,班级授课制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教师资源少这一问题;缺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强调教学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没法做到因材施教。“师徒制”是中国所有技艺门类通用的最久远的传承方式,很多民间武术的传承任然沿用这种古老的传承方式。“师徒制”多采用一对一的传授方式,能够使武术精微技术得到完整的传承,但是这种传承方式传播的规模有限,且往往存在“门户之见”。

通过上文对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析,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有强烈的互补性。近些年,我国有些学校也实验性地采用精英教学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构建师徒制协助学院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推进武术教学的改革。

结束语

本文探讨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在价值主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四个方面的区别,并提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希望找到可以满足学生对武术课的期许的武术教学模式、探寻出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武术学练方法,让武术教学真正的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体育教育区别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