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7-04刘云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师

刘云芳

【摘要】当前,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写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下,本文就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 学生 教师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

1.1 写作兴趣欠缺

笔者经常发现,每到作文课,同学们总是发出“又要写作文”的抱怨,一篇课堂能够完成的作文,总有许多学生需要拖到课后。长期以来,我国的写作都学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条条框框,如强调作文应从道德高点以及大爱的角度出发,在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天性,增加了学生写作负担。其次,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作文是自己思想感情表达的一种途径,而将其视为包袱,长期采取应付的态度写作。

1.2.不注意素材的日常积累

我国作文教学长期延续着命题—写作—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师极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缺乏素材的写作就像无米之炊,学生觉得无话可话,作文内容就只能靠摘抄拼凑,或者信手编造,没有新意也缺少真实感。

1.3.写作知识与技巧欠缺

通过对初中学生写作知识与技巧的观察发现,许多初中生在作文写作时生搬硬套,以凑够字数为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审题不准,没有全篇布局的意识,立意陈旧,行文呆板单调流于形式等等现象,都使得作文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1.4.教学指导不科学

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写过的作文,再加上日记以及随笔,写作数量不能说不多。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写作,效果却仍然令人失望。究其原因,教师在写作教学时的指导不科学应是主要原因。作文教学费时较多,成果较慢,需要教师长期耐心指导。当前,许多教师都极少花时间来研究写作教学方法,长期沿用的陈旧方式下,老师主导,学生被动参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独立为文的能力,但是缺少交流与借鉴,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升。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

2.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作为语文教师,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从以下三点着手:首先,在作文题目的安排上应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中作文题目主要由命题及半命题作文两部分组成,作为教师,要调动初中学生表达的欲望,在题目的设置上应遵循學生认知能力,安排学生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确定写作题目;其次,抓住学生情绪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写作情绪,捕捉学生情绪点,抓住转瞬即逝的写作教学机会;再次,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电脑、手机以及各种多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为学生写作兴趣的调动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热情,借助网络声像并茂的优势,对载体单一的作文教学问题进行优化。

2.2.强调写作素材积累

作文素材积累不足,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文教学再努力,学生仍然感觉无从下笔。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日常下功夫,而为了不让素材积累成为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可以将素材积累融入学生日常,当成一件感兴趣的事去落实。如课堂即兴微博形式的开展,结合当前初中学生都爱玩的网络微博形式,针对一件事情,一个现象,用限定字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观点,培养学生思考与清晰表达的能力。其次,在课后培养学生用生词造句的能力。教材中每篇课文后都有生词,作为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生词外,还可有意识的让学生选择生词进行造句,帮助学生对生词形成记忆,保证学生的练笔频率与质量。再次,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书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做到眼到、心到。通过引导学生及时对读书时获得的珍贵资料与感受进行记录,对好句好段,写作技巧进行收集,帮助丰富学生素材积累,学会多种表达方式。

3、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写作技能

首先,提练主题。针对当前初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跑题,主题不鲜明问题,要教会学生提练主题,审清题目。在写作中抓住“题眼”对题目所要求的范围、内容、体裁等要求进行明确把握,找准立意方向,从而明确应从哪个角度下笔。其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立意,多角度发掘观点,写出具有特色的作文。再次,合理选择素材。在素材的选择上应遵循突出主题的根本原则,围绕主题,切忌偏离写作方向。与此同时,要选择真实可靠的素材,以增加作文的可信度与感染力,并且素材的选择上要求新求进,避免太过老套的题材选择。例如写亲情的作文,大家都写妈妈冒雨送伞,半夜送生病的我上医院等,这种千篇一律的题材无法使人有耳目一新的印象。最后,确定写作的重点。一篇优秀的文章,在结构上、中心上都有一个写作的重点,这就需要紧扣文章主题。如在描写父母的辛劳时,可以将“一根白头发”作为全文线索,引出父母的辛劳,如此更能表现出作文的写作情感。

4、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作问题,自觉的纠正问题。如通过小组合作互评方式,每个人以自己的角度对作文进行评价,拓宽一篇作文带给作者以及读者的写作意义与思维启迪。其次,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修改作文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作文完成后,再独立阅读思考一次,进行至少一次修改。通过对自己文章的重读,思考与分析,有针对性的修改后,最终养成自己写作,自己修改的能力,并终身受用。

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积极应对写作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探索突破困境的方法,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谭凤麟.陈权.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下旬.2014,(3)

[2]许瑞军.巧用素材.拙笔生花—谈初中作文素材之积累.[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9)

[3]邹燕柳.探析对初中作文写作与修改能力的有效培养.[J].谭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9)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作文教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