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高考名句默写的复习策略

2016-07-04牛金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名篇黄鹂篇目

牛金艳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考查的重点是名篇及名篇中的名句(景中传情的写景名句,富有生活哲理或抒发积极向上情怀的句子)。

一、考查内容

以《考试大纲》圈定的“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4篇”为主。

二、题型探究

根据近两年高考试题关于“名句名篇”的考查要求,其命题大致有如下特点:

1、试题的数量及范围

新课标卷从2009年至2015年一直保持三个题六个空的模式,考查范围没有超出64篇。

2、“名句名篇”考查与课文理解相结合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高考题型的不断革新,古诗文默写打破了传统那种识记性默写的单一形式,考查形式也精彩纷呈。以理解性默写为主,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试题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它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对考查的内容有所理解,才能准确选择,比记忆型默写的难度有所增加, 从2015年高考课标卷来看,已经完成了由单纯的识记性默写向理解性默写(或称之为“提示性默写”)的过渡,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可如下复习:

A、循环滚动

教师不断地将64篇名句默写以填空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进行重复滚动式练习。一个篇目学生大概能过手3遍左右,以天天练或常规训练的方式每天训练。

B、点面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将通篇背诵和重点句结合背诵,学生既要通篇攻克,又要有所侧重。

C、双向进行

将背诵与书写结合起来,彻底改变学生普遍眼高手低,会背不会写的现状。以课前常规训练的方式,要求学生黑板书写与作业纸书写相结合。

三、识记方法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

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识记方法。如:

(一)字形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容易写错字。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上方是西字的错字。教师采用拆字的方法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结构,不是由“西”“革”“马”构成,而是由“四”“革”“马”构成,可借助谐音“四个马”识记,这样,默写时再也写不错了。

(二)字义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其中容易将“叶”写成了“夜”, “襟”写成“巾”,这是字义不清的结果。若理解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学生自然也就写对了。

(三)对比识记

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如: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记混写反。若想记准,就要让学生对比着识记。前者中的“繁”是“繁多”之意,指两鬓白发不断增多,后者中的“烦”为“麻烦”之意,刘备三顾茅庐确实有点“麻烦”诸葛亮了。如此对比着识记就不会記混。

(四)意境识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有的考生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岸”误写成“暗”,“残”误写成“惨”。只要明白此名句是写词人设想酒醒后看到的情景:杨柳的岸边,杨柳依依,晨风习习,天空中挂着一钩残月;“柳”而未能“留”,睹柳令人伤感,“月残”联想到人不团圆,令人倍感凄惨,学生就不会写错了。

四、古诗文默写的六种形式

另外,我们今年集中对理解性名句默写做了复习规划,将理解性名句默写的表现形式归纳为四类:

1、一线串珠式默写

命题者用一“话题”贯穿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联系与“话题”有关的名句,然后进行准确默写。例如: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清照《一剪梅》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2、比较式默写

此种考查方式单刀直入或用一个“主题”引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曲同工的诗句,要求考生在揣摩题旨和细细回忆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对名句进行准确默写。例如:如: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_”和《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嵌入式默写

此种考查方式交代篇目、作者和内容,要求考生在分析判断的同时准确默写出名句。例如: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4、引入式默写

命题者用一观点切入,然后连缀一组名句,让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大意和关键词,以达到正确默写的目的。例如:古人描写音乐往往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以上列举的这些题型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深刻正确的理解,能够赏析。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以上是我们在复习名句默写时的一点做法和思考,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名篇黄鹂篇目
千古名篇有矛盾?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两只黄鹂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问黄鹂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自媒体探索路上的“两个黄鹂”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