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2016-07-04蒋宏彦

学园 2016年3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途径

蒋宏彦

【摘 要】学困生问题是学校教育的难题,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激发兴趣,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关心爱护,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分层教学,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效率;结对帮扶,建立学困生互助的机制;开展活动,创造学困生展示的机会;家校互动,形成学困生转化的合力等有效途径,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困生 转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94-02

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困生问题是学校教育中老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育人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积极探索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一 激发兴趣,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无形力量,它能推动学困生探求新知,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好学,主动接受教育。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会先在黑板上画一群小蝌蚪,学生们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让学困生观察画的是什么,他们齐声说道:“小蝌蚪。”我借机引趣导入:“小蝌蚪一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它多想妈妈呀!我们现在就去帮他们干什么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找妈妈!”这样导入新课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困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可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习的依赖心理,使其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把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出来,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办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困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他们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设置疑问,使学困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其求知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发其探索问题的热情。

二 关心爱护,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成功充满渴望,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完成目标的活动中去。所以,学困生要想脱离学习的困境,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去关心爱护学困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正确地引导教育他们。对待学困生的错误,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训斥,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引导,对待学困生与优等生要一视同仁,要拿出更多的爱心、耐心来关怀、照顾他们,鼓励、信任他们,要号召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使他们融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去。

我曾教过一位学困生,父母离异早,和年迈体弱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的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也较差,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很难说出一句完整流畅的话来,但他很爱表现,每次我提出问题,他总是把手举得很高,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主动多给予关爱,请他发言。尽管他的发言常会招来同学的笑声,但他不怕错,不气馁,我也常常鼓励他:“你很勇敢,老师看到你第一个举手。”“这么长的句子,第一遍只错了两个字,不容易,再练一遍,肯定会更好的。”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也不再笑他了,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与激励恰似一缕温暖的阳光渗入孩子的心田,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现在,这个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了,学习进步也很大。

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学困生更是如此。爱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如果我们能让每位学生都在爱的阳光下成长,那么学困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因此,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地迎头赶上。

三 分层教学,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效率

课前分层备课,在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才能有的放矢。教师可针对本班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备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同步进行。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通过典型课例分析,研究分层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如结合课文教学目标,让学困生自己设计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习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当堂让学生动手完成。如教学《看月食》一文时,我考虑到这是一篇反映自然现象的讲读文章,学困生理解能力较差,我在课堂中首先设计了一道填空练习题:“大玉盘咬去了一块像(小船)→( )→(眉毛)→( )→(锣)”,让学生认识到月亮的形状变了,“太阳转到了( )的中间,( )了太阳光。太阳光照不到( )上,就叫月食”,使学困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月食形成的原因。然后,我根据学困生好奇、好参与的心理,填空题一做完,马上又出了一道现场演示题:用自己准备好的台灯、乒乓球,再加上学困生自己的手来演示月食时三个天体所处的位置。学困生兴趣十足,跃跃欲试,增强了学习效果。再如识字教学,针对学生识字状况的差异,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从汉字的构字特点入手,不仅让学困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更能让学困生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四 结对帮扶,建立学困生互助的机制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时时刻刻关注学困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交往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因此,为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班集体中可营造同伴互助的氛围,构建和谐、愉快的学习和心理环境,建立学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的机制。

在结对帮扶中,要让学优生明确学困生的转化目标,了解学困生的优势与弱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给学困生以帮助和指导;当学困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可以与学优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帮扶包括课内与课外,课内学优生带动学困生集中注意力,当学困生积极性不高时,学优生要给予及时的提醒,提高学困生听课的效率;课外学优生要对学困生没有听懂的部分进行再讲解,对练习中遇到的难题要进行指导。如我班有一个学困生,学习基础较薄弱,性格内向胆怯,作业很马虎,常常拖欠,缺乏学习兴趣。于是,我特将他安排与课代表小刚同桌,在學习方面,按照我们事先制订好的帮扶计划,让学优生主动帮助他,不厌其烦地讲解,并每天坚持督促检查当天的作业,两个孩子渐渐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大约半个学期,我发现他各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学习进步也很明显,在一次班干选举中,他竟然毛遂自荐要当语文小组的组长。

这种结对帮扶机制,可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教学知识点,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和班集体的关心,满足其归属感的需要。反之,如果没有生生间的互助,学困生会一直受到班集体的疏远,学困生转化的效果也会在班集体的这种氛围中逐渐消解。

五 开展活动,创造学困生展示的机会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广播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困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展示自我,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困生变得自信、自立、自强,从而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自我觉醒、自我辅导、自我发展。

如在教学中,为有效利用少年儿童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经常组织“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困生划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活动中,可把他们的作业、课外阅读、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这样既能有效地调动学困生自觉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困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成绩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六 家校互动,形成学困生转化的合力

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家访可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学困生的家庭背景,加深教师与学困生的感情,找准转化学困生的切入点。

新学期开学,我发现有位学困生的情绪低落,上课时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老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作业练习也不好好写,是同学公认的“坏学生”。我曾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我准备去家访了解情况。家访时,我向其家长介绍该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了解了该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表现,了解该生的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并取得学困生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育,他有了明显转变。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听了非常高兴。家访时,与家长交流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也要多给孩子些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體谅孩子的不足。从此,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孩子的学习也有了自信和热情。

家庭教育是学困生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应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密切联系,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改进教育方法,积极寻求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尤其应关注学困生的发展,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用责任来督促自己,用爱心来教育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责任编辑:林劲、李婷婷〕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途径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