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07-04李可福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理念小康社会

李可福

摘 要:本篇文章针对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创新发展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导条件、协调发展是促进薄弱领域平衡发展的内在需求、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的必然选择、开放发展是扩大发展空间的必经之路以及共享发展是构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以期能够对我国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五大发展 新理念 小康社会

一、引言

小康社会的建成,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目标,通过创新式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并且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小康社会的构建工作中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因发展动力不足而导致工作协调性差、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严重、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以及共享意识不高等等。基于此种情况,进一步落实和开展“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和改善上文所提到的几点问题,同时还能够根据针对性的体现出小康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所组成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不仅充分的说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的治国理念与理政战略,同时还充分的表现出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以及进步着力点等,具体化的体现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标。

二、创新发展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导条件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产业领域都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创新部署,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都开始积极的投身到科技创新的行列当中,一方面要对自身的科技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同时关注国家的军事、安全以及外交等诸多领域,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达到当前的国际标准。经过了超过三十年以上的发展历程,我国俨然成为了国际中的经济大国,之所以距离经济强国还有着很大一段的距离,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创新能力仍然不高,很多关键领域中的核心技术都要去向其他发达国家所引进。目前,在新形势的催化下,我国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同時也意味要承担更大的发展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由此可见,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即为将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的突显出来。首先,要重视科技创新所能够带来的一切发展机遇,将创新发展与党和国家的所有工作活动都紧密的关联到一起,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创新氛围。各个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管理者要将更多的发展和管理重心都投放在自主创新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强化和完善核心技术;其次,要积极创新原有的技术模式、管理制度以及商业理念,从根本上激发出创新意识与创业活力,让我国的经济发展主力从最初的土地和资本要素逐渐的转变成为创新驱动;最后,要确保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同时具备针对性高、开放性好、兼容性强、可控性优秀等诸多特质,并且还要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航天、海洋以及信息技术等新型服务行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三、协调发展是促进薄弱领域平衡发展的内在需求

协调发展是促进薄弱领域平衡发展、补齐发展短板的一项内在要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曾提出过一个十分著名的“木桶理论”,在国际中又被称之为是短板效应理论,简单一些解释,木桶的装水量并不是取决于其中最高的一块挡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只要木桶的挡板高度是参差不齐的,那么它就永远不可能将水装满。纵观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可持续理念的缺失凸显出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一方面对经济水平的提高速度与达成时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涵盖领域、人口数量以及核心地区做出了系统化的规定。与此同时,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并不是针对“初步”和“局部”而言的,而是要达到“全面”的标准。换言之,某一个地区的或某一部分人群的小康只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一个地区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掉队”才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最终目标。如今,我国仍然在面临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协调的矛盾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东中西部与东北地区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速度与国民素质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文明程度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等等。只有着眼于现在,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才有可能将已经失衡的发展比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平衡,从而让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政治、文化、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文明等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中的得以顺利的实现。

事实上,经济增长并非是一个总量问题,而应属于是结构问题的领域,如果不从衡量生产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是很难对经济增长进行充分理解的。由于我国的地域宽广且幅员辽阔,所以产业类型非常的多样化,并且各种新型化工业、农业、城镇也是层出不穷,无论是产业体系还是市场空间都存在着非常大的韧性与潜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例,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基本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东部地区中的资源供给以及产品需求重点也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井然有序的转移活动十分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并且有效弥补中西部地区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我国各个地方上的政府部门如果能够对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加大对区域梯度、联动以及协调性的发展力度,那么就能够形成适合我国发展形势的“雁阵模型”,有效实现“结构红利”的驱动式发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协调发展理念的贯彻需要进一步坚持区域协同与城乡一体,充分发挥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价值,尤其要针对薄弱的领域来加大协调力度。

四、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国的各级领导也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来进行,不仅要调节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还要全面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发展理念,要整合一切管理资源来自觉的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以及循环发展,坚决不能够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纵容破坏环境的行为。除此之外,各级政府中的管理人员还要从根本上提高自身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强战略实施的定力与忍耐力,一定要忍耐住由GDP增长速度过快而造成的短期阵痛,尽可能的加大对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以及提升科技含量的生产模式,着重推广绿色环保、低碳节约、勤俭文明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政治生态建设同时还要着重坚持“山清水秀”,不仅要坚决杜绝掉腐败分子与腐败现象,同时还要大力倡导那些反腐倡廉的优秀活动,通过树立榜样典型的方式来加大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还原绿色发展的真实性。

五、开放发展是扩大发展空间的必经之路

早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先生就已经提出了“开门搞建设”的主张,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与进步,运用开放来促进改革、运用创新来促进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国家的各级领导人员需要进一步树立起开放的发展和进步理念,严格遵循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改革活动,运用现有的资源来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完善好对外开放基础上的区域布局、贸易布局以及投资布局,运用扩大开放来进一步带动创新发展、推动改革进步、促进水平提高。除此之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改革原则,还需要去尽可能的接纳所有有利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营养元素”,不断的去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速度,根据我国当前的结构形式来不断的强化内地与港澳以及台湾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各个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的投身到全球经济的治理活动中,积极的承担起自身的国际责任与改革义务,争取在当前的基础之上去进一步的扩大开放范围、开放领域以及开放层次,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经济水平,结合国际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来建设出能够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的开放式区域环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六、共享发展是构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我国的十三亿人民都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核心力量,中国人民不仅在这项伟大实践中发挥出了创造性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还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了不容小觑的力量支持。毋容置疑的一点是,中国人民是享受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发展成就的第一角色,并且有资格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提供一些带有建设性的意见。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发展成果也理应由人民来共同分享,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不变的内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此可见,由于我国目前已经进步到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关键性阶段,因此必须要牢牢把握共享发展的理念原则,坚决不能够因为某种客观原因而放弃掉某个团体或个人,一定要朝着同一个富裕目标而共同努力、共同前进。首先,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共享能力。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普惠性、基本性、平等性、均衡性以及持续性的目标方向所发展和进步,深入到普通民众身边来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与实际困难,从最基本的现实和利益问题处来着手改进,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覆盖;其次,要具备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必胜决心。各级政府不仅要从根本上发挥付出自身的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同时还要根据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与经济条件来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要推进贫困地区中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实现;最后,地方上的政府部门要尽快形成一个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情况来做好相关的调整和平衡工作,并且要保证好对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调节和掌控,采用健全再分配的机制来进行调节,科学化的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增加中等收入劳动者的人数比重、缩小各个层次劳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尽快的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模式。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崭新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目标势必会催生出更多新型的发展理念,而新型的发展理念同时也会对发展行动与发展方式提供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上文中所详细描述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之间不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同时还十分的符合我国当前形势下经发展的内在需求,几乎包括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所有内涵,与我国的现实发展需求如出一辙。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五大发展”新理念是攻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遇难题的强大武器,尤其实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五大发展”新理念几乎成为了我国发展全局的一次深刻变革,并且还是小康社会建成的一项“秘密武器”。显而易见的是,这“五大发展”中的任何一个理念没有落实到位,都会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速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在“十三五”时期内,我国的各级政府与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积极的投身到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工作当中,一定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神器”的开关按钮顺利按下,确保我国的小康社会能够在一个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良好状态中完成构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02).

[2]本报评论员.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之一[N].光明日报,2015-10-31(01).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1).

[4]任理轩.党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飞跃——四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N].人民日报,2015-07-02(07).

[5]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01).

[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1).

猜你喜欢

新理念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新理念 新动能 新发展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中医药确立发展新理念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新理念下再启航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