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教材 留心生活 艺术再现

2016-07-04周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观察作文教学

周丽

摘 要: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远远不够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着缺陷,对不同层面上的学生,教材总是存有缺陷。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制订一个详细作文计划。

关键词:作文教学;艺术虚与实;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93-0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规定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面对一次次更新的教材,具体到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具体怎么教,学生该如何去学,教师也许会茫然不知所措,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教材

现行课本,每册共六次写作训练,均与单元话题挂钩,而单元的课文文体不一,因此,每个年级的训练重点靠教师自己来把握。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比较简单。总之缺乏具体的关于作文方面的教例、教参、教案等辅助工具书。学生写作训练量少,几年下来,教材中仅安排三十六次作文训练,有些作文训练可以看作是重复出现,加之课本中提供的一些作文题目适用面窄, 因此实际可选用的作文题目太少了。

2、教师

教师首先苦于手中无作文辅助教材,仅凭课本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教、难备,故作文课堂教学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原初中语文大纲规定:“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六次,并经常进行片断训练。”教师时常因难教、怕改而将作文训练的次数等于六次,如此少量的作文训练又如何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所以,绝大多数教师仍较重视阅读课而轻视作文课。每学期二十周左右。大多数教师只忙于讲课文。却又把读和写分开,加上一个月两到三次作文训练占两三个课时,一学期包括两次统考的作文评讲,也只占二十多个课时左右。作文教学严重失衡是学生作文能力不强的直接原因,也是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

3、学生

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原因有三:学生生活面较狭窄,又没有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无话写;没有完全掌握各种文体的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语言词汇积累的少,驾驶语言能力不高——用不好;这是大部分学生作文的大难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的原因。那么,该怎样用新的方法去适用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呢?

一、 紧扣经典课文作范文

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远远不够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着缺陷,对不同层面上的学生,教材总是存有缺陷。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制订一个详细作文计划。然后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写作,阅读为写作铺路。选用经典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来指导学生:如何开头、结尾有何特色,怎样才能描写生动、丰富、细腻等。这些课文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的善用和巧用。其次也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二、留心生活享受创作乐趣

素质教育注重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须紧跟着时代的要求,要拓宽学生写作的宽度,写作的自由度。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来享受创作的乐趣。教师则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情因境而发,那么就会学生有话写、容易写、爱去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就有出路可寻。

三、艺术中的虚与实

在文艺作品中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分,虽然学生的习作不能同成人的文学创作等同,但这种创作应当被学生了解。事情不一定真实,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把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是转移到自己身上,但包含于其中的感情一定要是真实的,且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生活阅历、经验有限,可以运用于作文中的有价值的素材就相对贫乏,如果一味讲求写实,有令学生“为无米之炊”之嫌。“写实”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很简单,创新也需要基础,这基础就是生活,丰富多采的生活。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就没有源泉。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虚”写“实”。作文中事件的真实与否与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没有必要的关联,也不能把虚构事件同说谎等同起来。当然,“写实”与“写虚”之间有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对学生进行点播与指导。

我想,只要我们立足学生作文实际,精研教材,多想点子,灵活运用作文教学方法,教师难教、难改的现状一定会成为历史,学生乐写、善写的明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 方.现代教育,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观察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