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2016-07-04曾鹏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历史培养

曾鹏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于教育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此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问题,否则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创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借助追根溯源的课程特点充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91-0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不理解的理论能够主动地去怀疑、思考、探究,最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导的地位,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以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初中历史教学情况和学生认知特点来“裁剪”和“编辑”各类史料,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必定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有巨大帮助。例如: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秦朝的第10、11两节时,可以利用文物图“秦始皇陵兵马俑”引出教学内容并设问:“这幅图反映出秦朝怎样的社会现实?”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透过兵俑严整宏伟的军阵,联系到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耕战”政策,从而得出秦国富国强兵的历史事实;可以联系到秦陵建造的巨大耗费,并与秦朝的苛政、暴政相联系,深刻理解秦朝暴政速亡的历史事实;同时还能充分地理解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等。

2、利用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显性差异、历史现象间的本质差异等为切人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通过比较异同,产生认知冲突,积极思考。例如:“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和特点有何异同?对此你有何认识?”求异性思维要求学生关注客观事物的差异,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提出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能够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深化有重要帮助。

二、运用提问艺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1、归纳比较法。历史知识有衔接性和关联性的特点,通过对习得的知识作全面的分析、比较,可以高效地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学生拥有一定历史知识的积淀之后,通过比较提问可以类比迁移探求未知的历史知识。例如,探讨“为何秦和隋朝都是短命而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等,通过对同类事物、人物之间的比较或者同时代的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比较,学生可以在习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发挥知识迁移能力而获得新的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和把握、又能培养学生思考,提出及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励学生建构主动学习的问题意识。

2、换位提问法。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借助于假设来获得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用这种特殊的换位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鼎立》这节时,提出:“在三国时代,你更愿意做曹操、刘备还是诸葛亮?为什么?”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学生更容易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兴趣盎然地习得知识。

三、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起来,关键就是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缓和,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为像朋友一样的关系的时候,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心理负担,将学习的过程变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能够得到凸显,教师在课堂中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找寻答案。

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王朝的建国君主都具备着过人的才能,但是到了后期整个国家又出现一种更替的局面,学生就会很疑惑,“为什么后人就不能够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行表扬,然后要鼓励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就会去找寻资料,去自主地找寻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扩展,思考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的束缚,而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去考虑问题。

四、倾听学生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生的问题,即使是学生的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也要进行鼓励。中学生的想象力都比较丰富,对事物也总是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见解,因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留下专门的时间去倾听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发现问题是很美妙的事情,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比如教师让学生进行“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图进行欣赏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问教师“兵马俑这么严整宏伟,那说明秦始皇还是有过人之处,那为什么秦朝还是很快就灭亡?”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的认真思考进行表扬,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不是正是因为秦始皇关注了兵马俑的建设,从而使得秦始皇要大量消耗人力物力去修建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这是不是和秦始皇的残暴执政有关?秦始皇将整个王朝治理的重心放错了位置,是不是才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灭亡?”教师通过问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对学生知识的汲取和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学习与教学模式,促进历史教学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兴.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 2014(4)

[2] 张德荣.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3)

[3] 周良付.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学课程辅导,2014(18)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历史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